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63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基板,基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基板上还设有若干组驱动单元,各组驱动单元均匀分布在圆孔周围并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形,每组驱动单元上均设有携纱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无轨道板,传动平稳,可以减少摩擦、磨损和振动,使编织机灵活度和编织速度大大进一步提高,可以避免携纱器上的中心轴c与机器的其它部分发生碰撞摩擦,使携纱器的运动转换更平滑稳定,也大大减少了噪声,便于参数化设计,使机器便于系列化,从而快速研发出不同规格的机器来满足不同编织产品的要求。

A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May column knit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a May column braiding machine, including a base plate. A circular hole is provided at the center of the base plate. A number of driving units are also provided on the substrate. Each driving unit is even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circular hole and enclosed in a closed circle. Each group of driving units is equipped with a yarn carr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lanetary gear drive mechanism for the May column braiding machine. It has no track plate and smooth transmission. It can reduce friction, wear and vibration, greatly improve the knitting machine's flexibility and weaving speed, and avoid collision fric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xis C of the yarn carrying device and the other parts of the machine. The movement of the portable yarn is more smooth and stable, the noise is reduced, the parameterized design is easy to be designed, the machine is easy to be serialized, and the machine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can be developed quickl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woven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
,涉及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编织作为纺织行业中一个古老行业,起初被广泛应用于民用产品的制作。但是,随着人类的需求的改变和编织技术的发展,如今,编织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对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制作。编织技术可以分为二维编织技术和三维编织技术。传统的编织机编织出的管状等编织物一般为二维编织物,当然也可以通过复杂的芯轴来编织出三维编织物。对于三维编织机来说,有两大类编织方式,一种是回转角轮编织技术,另一种是纵横编织技术。在回转角轮编织成型技术中,主要依靠一种专用机构—角导轮,完成携纱器的驱动,实现携纱器在编织平面的编织运动。而在纵横编织技术中,携纱器是以行列方式排列的,典型的有二步法和四步法编织工艺,但此种编织工艺相对来说效率较低。编织物一般是绳状的狭长结构,由三组或多组纱线通过对角交错编织而获得。在传统的回转角轮编织技术中,携纱器绕着一个环形轨道旋转,其中一半携纱器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另一半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即五月柱编织机的安排方式,这两组纱线相互交错编织在一个芯轴上,来形成编织物。目前,五月柱编织机的传动系统,大多都是带有轨道板的,轨道一般都是正弦八字形轨道。在这种带有轨道板的编织机里,携纱器底角沿着轨道做正弦八字形运动,这种编织方式效率高,但噪声大,传动相对来说不平稳,编织预制件的尺寸通常受到所带携纱器数量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能避免携纱器上的载体轴与机器的其它部分发生碰撞摩擦,降低编织机的噪声。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基板,基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基板上还设有若干组驱动单元,各组驱动单元均匀分布在圆孔周围并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形,每组驱动单元上均设有携纱器。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其中每组驱动单元的结构为: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驱动机构A和驱动机构B,相邻驱动单元之间的驱动机构A和驱动机构B交错设置,携纱器通过安装支座设置在驱动单元上。其中驱动机构A包括中心轴a,中心轴a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转盘a、转盘b及转盘c,转盘a的盘径与转盘c的盘径相同且均大于转盘b的盘径;转盘a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a,定位轴a的一端连接在转盘a的底部,定位轴a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滚轮a;转盘a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a;其中转盘b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b,定位轴b的一端连接在转盘b的上表面,定位轴b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滚轮b,滚轮b所在方位与滚轮a所在方位垂直;其中转盘c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b,转盘c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a、齿轮b及齿轮c,齿轮a、齿轮b及齿轮c均套接在中心轴a上,齿轮a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d,两个齿轮d均与齿轮a啮合,齿轮d套接在定位轴c上,定位轴c的一端与转盘c连接,定位轴c的另一端与齿轮c的盘面连接;齿轮c的盘面上还设有一对定位轴d,两个定位轴d分别位于齿轮b的相对两侧,两个定位轴d上均设有齿轮e,两个齿轮e均与齿轮b啮合。其中驱动机构B包括中心轴b,中心轴b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转盘d、转盘e及转盘f,转盘d的盘径与转盘f的盘径相同且均大于转盘e的盘径,转盘d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e,定位轴e的一端连接在转盘d的底部,定位轴e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滚轮c;转盘d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c;其中转盘e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f,定位轴f的一端连接在转盘e的上表面,定位轴f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滚轮d,滚轮d所在方位与滚轮c所在方位垂直;其中转盘f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d,转盘f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f、齿轮g及齿轮h,齿轮f、齿轮g及齿轮h均套接在中心轴b上,齿轮f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i,两个齿轮i均套接在定位轴g上,定位轴g的一端连接在转盘f上,两个齿轮i均与齿轮f啮合,齿轮g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j,齿轮j套接在定位轴h上,定位轴h的一端连接在转盘f上,定位轴h的另一端连接在齿轮h的盘面上,齿轮j与齿轮g啮合,齿轮h与齿轮c啮合。其中安装支座包括中心轴c,中心轴c上套接有圆盘架和齿轮k,齿轮k设置在中心轴c的一端端部,携纱器设置在中心轴c的另一端端部;圆盘架的外缘同轴设有挡套,圆盘架位于挡套的中间,挡套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开口,且挡套两侧的开口均被圆盘架从中间分隔成两部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无轨道板,传动平稳,可以减少摩擦、磨损和振动,使编织机灵活度和编织速度大大进一步提高,可以避免携纱器上的中心轴c与机器的其它部分发生碰撞摩擦,使携纱器的运动转换更平滑稳定,也大大减少了噪声,便于参数化设计,使机器便于系列化,从而快速研发出不同规格的机器来满足不同编织产品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驱动单元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3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携纱器的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a)、图8(b)、图8(c)、图8(d)、图8(e)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安装支座带动携纱器在驱动单元上运动的五个状态示意图。图中,1.基板,2.圆孔,3.螺母,4.驱动机构A,4-1.中心轴a,4-2.转盘a,4-3.转盘b,4-4.转盘c,4-5.定位轴a,4-6.滚轮a,4-7.半圆槽口a,4-8.定位轴b,4-9.滚轮b,4-10.半圆槽口b,4-11.齿轮a,4-12.齿轮b,4-13.齿轮c,4-14.齿轮d,4-15.定位轴c,4-16.定位轴d,4-17.齿轮e;5.驱动机构B,5-1.中心轴b,5-2.转盘d,5-3.转盘e,5-4.转盘f,5-5.定位轴e,5-6.滚轮c,5-7.半圆槽口c,5-8.定位轴f,5-9.滚轮d,5-10.半圆槽口d,5-11.齿轮f,5-12.齿轮g,5-13.齿轮h,5-14.齿轮i,5-15.定位轴g,5-16.齿轮j,5-17.定位轴h;6.安装支座,6-1.中心轴c,6-2.圆盘架,6-3.齿轮k,6-4.挡套,6-5.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2,基板1上还设有若干组驱动单元,各组驱动单元均匀分布在圆孔2周围并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形,每组驱动单元上均设有携纱器。如图2、3所示,每组驱动单元的结构为: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驱动机构A4和驱动机构B5,相邻驱动单元之间的驱动机构A4和驱动机构B5交错设置,携纱器通过安装支座6设置在驱动单元上。如图4所示,驱动机构A4包括中心轴a4-1,中心轴a4-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转盘a4-2、转盘b4-3及转盘c4-4,转盘a4-2的盘径与转盘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2),基板(1)上还设有若干组驱动单元,各组所述驱动单元均匀分布在圆孔(2)周围并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形,每组所述驱动单元上均设有携纱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2),基板(1)上还设有若干组驱动单元,各组所述驱动单元均匀分布在圆孔(2)周围并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形,每组所述驱动单元上均设有携纱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驱动单元的结构为: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驱动机构A(4)和驱动机构B(5),相邻驱动单元之间的驱动机构A(4)和驱动机构B(5)交错设置,所述携纱器通过安装支座(6)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五月柱编织机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A(4)包括中心轴a(4-1),中心轴a(4-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转盘a(4-2)、转盘b(4-3)及转盘c(4-4),转盘a(4-2)的盘径与转盘c(4-4)的盘径相同且均大于转盘b(4-3)的盘径;转盘a(4-2)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a(4-5),定位轴a(4-5)的一端连接在转盘a(4-2)的底部,定位轴a(4-5)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滚轮a(4-6);转盘a(4-2)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a(4-7);所述转盘b(4-3)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有定位轴b(4-8),定位轴b(4-8)的一端连接在转盘b(4-3)的上表面,定位轴b(4-8)的另一端端部设有滚轮b(4-9),滚轮b(4-9)所在方位与滚轮a(4-6)所在方位垂直;所述转盘c(4-4)的边缘处均匀分布有至少四个半圆槽口b(4-10),转盘c(4-4)的下方依次设有齿轮a(4-11)、齿轮b(4-12)及齿轮c(4-13),齿轮a(4-11)、齿轮b(4-12)及齿轮c(4-13)均套接在中心轴a(4-1)上,齿轮a(4-1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齿轮d(4-14),两个齿轮d(4-14)均与齿轮a(4-11)啮合,齿轮d(4-14)套接在定位轴c(4-15)上,定位轴c(4-15)的一端与转盘c(4-4)连接,定位轴c(4-15)的另一端与齿轮c(4-13)的盘面连接;齿轮c(4-13)的盘面上还设有一对定位轴d(4-16),两个定位轴d(4-16)分别位于齿轮b(4-12)的相对两侧,两个定位轴d(4-16)上均设有齿轮e(4-17),两个齿轮e(4-17)均与齿轮b(4-12)啮合。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轩王永强刘静李鹏飞周能陈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