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加林专利>正文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3371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包括摆杆、推杆、转动块、滑动块、滑动销、齿轮及上、下齿条,两滑动块滑动设置在编织单元的中心线对称两侧,并相对编织单元的中心线斜置,每一滑动块上设有上、下推导槽;上、下齿条上分别通过滑动销在上、下推导槽中的滑动与滑动块滑动连接;摆杆设置在下齿条下方,下齿条的下端面上设有摆杆拨动槽和两摆杆回位槽;两转动块可弹性回转地设置在摆杆对称两侧,推杆滑动设置在下齿条下方并与摆杆活动连接,且设有推动面;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时,摆杆上端处于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内,摆杆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摆杆上端抵于齿轮的下端面。优点是可实现活动编织三角的联动,结构简单,运动可靠,成本低。

A braided triangle driv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raiding triangle driv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swing rod, push rod, rotating block, sliding block, sliding pin, gear and upper and lower rack. The two slide block is slid on the symmetrical sides of the center line of the knitting unit, and the center line of the relative knitting unit is inclined, and each slid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upper and lower derivation grooves; up and down. The slider is connected by sliding pin in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rack, respectively. The pendulum rod is set under the lower rack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lower rack is equipped with swing rod dipping slot and two swing rod back slot; the two rotating block can be flexibly set on the symmetrical side of the pendulum rod, and the push rod slid under the lower rack and is placed with the pendulum. The upper end of the pendulum rod is i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gear when the pendulum rod is in the left or the right side of the swing bar when the pendulum rod is in the swing center l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lizing the linkage of movable triangle weaving, simple structure, reliable movement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横机中的配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编织横机的三角机构中,一些三角是活动设置在三角底板上的,这些三角往往都是做相对三角底板的平移运动,例如做平行于三角底板面的平移,或相对三角底板面上下升降的平移,这些三角一般都具有相对运动关系,可通过控制系统分别对这些三角进行驱动,也可由一个具有联动的驱动装置对二个以使的运行三角进行驱动,例如公开号为CN10476203A的“一种编织三角联动机构”的中国专利。但如若三角机构中的一活动三角是转动三角,且需要与其他的平移的活动三角实现联动,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编织三角驱动装置,设置在至少设有一个编织单元的三角底板后侧,包括摆杆、推杆、转动块、滑动块、滑动销、齿轮及分别与该齿轮啮合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齿条和下齿条,两所述滑动块可弹性回位地滑动设置在编织单元的中心线对称两侧,并相对编织单元的中心线斜置,每一滑动块上设有上推导槽和下推导槽;上齿条和下齿条上分别设有滑动销,通过对应滑动销在上推导槽、下推导槽中的滑动与滑动块滑动连接,推抵滑动块沿斜置方向滑动;所述摆杆可左右摆动地设置在下齿条下方,下齿条的下端面上设有摆杆拨动槽和位于摆杆拨动槽对称两侧的摆杆回位槽;两转动块可弹性回转地设置在摆杆对称两侧,推杆滑动设置在下齿条下方并与摆杆活动连接,且在相对摆杆摆动中心线对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推动面;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时,摆杆上端处于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内,摆杆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摆杆上端抵于齿轮的下端面,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摆动并带动推杆做对应摆动侧的移动,对应推动面推动同侧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弹性回转时作用于推动面而带动推杆移动,使摆杆在摆杆回位槽内回转至摆动中心线位置。所述摆杆拨动槽为设有左侧和右侧槽壁面的槽,在随齿条向一方向移动时通过左侧或右侧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做由摆杆中心位置向右侧或左侧的正向摆动。所述摆杆回位槽为至少设有一侧槽壁面的槽,在随齿条向另一方向移动时,对应侧摆杆回位槽的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做与正向摆动方向相反的反向摆动。所述推杆上设有推动槽,摆杆的摆动端置于该推动槽内,与推杆活动连接;或推杆与摆杆通过滑槽与在该滑槽中转动和滑动的滑销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块的一轴向端部设有圆弧形的凸起,该圆弧形凸起的一端与推杆上的推动面接触,在推杆移动推动面触接该凸起的一端时,使转动块转动;在转动块弹性回转时,该凸起的一端触接推杆的推动面,使推杆移动。所述转动块通过扭簧可弹性回转地设置三角底板上,所述扭簧设置在转动块的一侧,一端固定,一端压触在所述圆弧形的凸起的另一端上。所述上推导槽和下推导槽均由对滑动销水平导入或导出的导向槽和被滑动销推抵的推抵槽组成。所述推抵槽由两平行且斜置槽壁面形成,推抵槽的槽宽与滑动销直径相适配;所述导向槽由水平槽壁面和斜置槽壁面形成,且斜置槽壁面为相连的推抵槽对应侧槽壁面连续延伸的面,使导向槽槽口呈喇叭形,导向槽的水平槽壁面与推抵槽对应侧的斜置槽壁面交接形成滑动销连续的滑动面。所述滑动块上设有压针三角,所述转动块上设有转动三角所述转动三角沿转动块的径向设置,该转动块上设有集圈走针面和接圈走针面。两所述转动三角在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位置时,同处于斜置状态,在摆杆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分别处于斜置状态和平置状态;斜置状态时,接圈走针面为走针工作面,平置状态时,集圈走针面为走针工作面。两所述转动三角同处于斜置状态或分别处于斜置状态和平置状态;同处于斜置状态时,两转动三角上的接圈走针面构成接圈针道的一部分;分别处于斜置状态和平置状态时,一转动三角上的接圈走针面和另一转动三角上的集圈走针面构成集圈针道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以联动的结构驱动一对平移的编织三角和一对转动的编织三角,通过对这些活动编织三角的运动,以形成不同的编织针道,满足横编织机的不同编织需求,同时组成的零部件少,结构十分简洁,因而运动更可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是成圈编织的初始状态。图2是摆杆、推杆和转动块之间的结构关系三维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置所设置的三角底板上的编织单元示意图,所示的是机头由右至左运行时成圈、集圈编织的针道轨迹。图4是本专利技术装置所设置的三角底板上的编织单元示意图,所示的是翻针编织(接圈、移圈编织)的针道轨迹。图5是本专利技术装置设置于三角底板上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在机头做由右至左成圈、集圈编织时所对应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在机头做由左至右成圈、集圈编织时所对应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在机头做由右至左翻针编织时所对应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2中摆杆与推杆活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2中转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C摆动中心线,1摆杆,2推杆,21推动面,22推动槽,3转动块,301圆弧形凸起的一端,302圆弧形凸起的另一端,4滑动块,42上推导槽,41下推导槽,401导向槽,402推抵槽,5滑动销,6齿轮,72上齿条,71下齿条,711摆杆拨动槽,712摆杆回位槽,30圆弧形凸起,81针踵,90三角底板,91转动三角,911集圈走针面,912接圈走针面,92压针三角,93成圈三角,931成圈起针面,94眉毛三角,941回针面,95移圈拦针三角,96整理三角,16滑槽,26滑销,36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装置设置在三角底板后侧。如图1并参见2,该装置包括摆杆1、推杆2、转动块3、滑动块4、滑动销5、齿轮6、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该驱动装置由动力源驱动齿轮6转动,并通过齿轮6啮合传动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的运动来带动相关其它零件的运动。两滑动块4可弹性回位地滑动设置在编织单元的中心线D的对称两侧,且相对中心线D斜置,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上分别设有滑动销5,滑动块4上设有分别与上、下齿条上的滑动销5位置相适配的上推导槽42和下推导槽41,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分别通过对应滑动销5在上推导槽42、下推导槽41中的滑动与滑动块滑动连接。在齿轮6啮合传动上齿条72和下齿条71运动时,对应滑动销5推抵对应滑块上的推导槽,使该滑动块4沿斜置方向滑动。下齿条71的下端面上设有摆杆拨动槽711和位于该摆杆拨动槽对称两侧的摆杆回位槽712,摆杆1和推杆2分别可摆动和可滑动地设置在下齿条71的下方,两者间活动连接。推杆2水平设置,且在相对摆杆摆动中心线C的对称两侧分别设置推动面21(本实施例的摆动中心线C与编织单元的中心线D重合)。摆杆1可相对摆动中心线C左右摆动,摆杆1处于摆动中心线C时,摆杆上端处于下齿条下端的摆杆拨动槽711内或摆杆回位槽712内。在摆杆拨动槽711和摆杆回位槽712随齿条运动时,将作用于摆杆1的上端使其向左侧或右侧摆动,而摆杆1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摆杆1的上端抵于齿轮的下端面。两转动块3可弹性回转地设置在摆杆1的对称两侧,对应于推杆2上推动面21随推杆2移动的路径上。摆动的摆杆带动推杆做对应摆动侧的移动,推杆2上与摆动侧推动面21相对的推动面21移动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设置在至少设有一个编织单元的三角底板后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摆杆、推杆、转动块、滑动块、滑动销、齿轮及分别与该齿轮啮合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齿条和下齿条,两所述滑动块可弹性回位地滑动设置在编织单元的中心线对称两侧,并相对编织单元的中心线斜置,每一滑动块上设有上推导槽和下推导槽;上齿条和下齿条上分别设有滑动销,通过对应滑动销在上推导槽、下推导槽中的滑动与滑动块滑动连接,推抵滑动块沿斜置方向滑动;所述摆杆可左右摆动地设置在下齿条下方,下齿条的下端面上设有摆杆拨动槽和位于摆杆拨动槽对称两侧的摆杆回位槽;两转动块可弹性回转地设置在摆杆对称两侧,推杆滑动设置在下齿条下方并与摆杆活动连接,且在相对摆杆摆动中心线对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推动面;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时,摆杆上端处于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内,摆杆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摆杆上端抵于齿轮的下端面,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摆动并带动推杆做对应摆动侧的移动,对应推动面推动同侧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弹性回转时作用于推动面而带动推杆移动,使摆杆在摆杆回位槽内回转至摆动中心线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三角驱动装置,设置在至少设有一个编织单元的三角底板后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摆杆、推杆、转动块、滑动块、滑动销、齿轮及分别与该齿轮啮合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齿条和下齿条,两所述滑动块可弹性回位地滑动设置在编织单元的中心线对称两侧,并相对编织单元的中心线斜置,每一滑动块上设有上推导槽和下推导槽;上齿条和下齿条上分别设有滑动销,通过对应滑动销在上推导槽、下推导槽中的滑动与滑动块滑动连接,推抵滑动块沿斜置方向滑动;所述摆杆可左右摆动地设置在下齿条下方,下齿条的下端面上设有摆杆拨动槽和位于摆杆拨动槽对称两侧的摆杆回位槽;两转动块可弹性回转地设置在摆杆对称两侧,推杆滑动设置在下齿条下方并与摆杆活动连接,且在相对摆杆摆动中心线对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推动面;摆杆处于摆动中心线时,摆杆上端处于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内,摆杆处于左侧或右侧位置时,摆杆上端抵于齿轮的下端面,摆杆拨动槽或摆杆回位槽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摆动并带动推杆做对应摆动侧的移动,对应推动面推动同侧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弹性回转时作用于推动面而带动推杆移动,使摆杆在摆杆回位槽内回转至摆动中心线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拨动槽为设有左侧和右侧槽壁面的槽,在随齿条向一方向移动时通过左侧或右侧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做由摆杆中心位置向右侧或左侧的正向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回位槽为至少设有一侧槽壁面的槽,在随齿条向另一方向移动时,对应侧摆杆回位槽的槽壁面作用于摆杆上端,使摆杆做与正向摆动方向相反的反向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设有推动槽,摆杆的摆动端置于该推动槽内,与推杆活动连接;或推杆与摆杆通过滑槽与在该滑槽中转动和滑动的滑销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驱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
申请(专利权)人: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