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038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柱,两个支柱的顶端焊接有同一个上料杆,所述上料杆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焊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底部两侧焊接有同一个料筐,所述料筐位于两个支柱之间,所述料筐的顶部设有放料槽,所述放料槽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料筐上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料筐上的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原料的下料速度进行调节,防止下料过程扬起大量烟尘,保护了工人的健康。

Isostatic pressure loading improvement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sostatic pressure loading improvement mechanism, including a base. The top two sides of the base are welded with a support. The top of the two props is welded with the same upper material rod. The outside of the upper material rod is mounted with a mobile platform, the bottom of the mobile platform is equipped with a support, and the bottom of the bracket is welded. The bottom side of the arc support plate is welded with a same material basket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The material baske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pillars, the top of the material basket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groove, and the bottom of the material basket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cavity opened on the basket, and one side of the slid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cavity on the basket. The rotat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the basket on one side. An adjustable disc is installed in the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easy to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regulating plate, so as to adjust the feed speed of the raw material, prevent the process of feeding from lifting a large amount of smoke and dust, and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
本技术涉及装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压制等静压产品前一道工序要将产品模压成型,模压时要将原料倒入模具中,常见的操作方法是天车吊装料包放料至2000吨的模压机模具内,因料包底部口大,所以不易控制原料的下料速度,放料时容易产生很大的烟尘,对工人身体有伤害,并且操作不方便,不利于工人进行装料工作,因此我们提出了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柱,两个支柱的顶端焊接有同一个上料杆,所述上料杆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焊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底部两侧焊接有同一个料筐,所述料筐位于两个支柱之间,所述料筐的顶部设有放料槽,所述放料槽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料筐上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料筐上的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靠近滑动腔的一侧焊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调节盘的一端延伸至滑动腔内,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螺纹槽,丝杆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滑动安装于滑动腔内,所述调节板的上方设有开设在滑动腔顶部内壁上的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放料槽相连通,所述调节板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滑动腔底部内壁上的出料孔,所述转动腔远离滑动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调节盘远离滑动腔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料筐的外侧。优选的,所述调节盘上开设有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靠近滑动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滑孔,所述转动腔靠近滑动腔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滑动腔的一端贯穿环形滑孔并延伸至环形腔室内,两个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均与环形腔室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动腔和转动腔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安装孔,所述丝杆位于安装孔内,且丝杆的外侧与安装孔的侧壁不接触。优选的,所述料筐的底部安装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内侧安装有旋振筛。优选的,所述上料杆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输出轴与移动台的一侧相焊接。优选的,所述滑动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两个密封圈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调节板滑动密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动腔、丝杆、调节板、通孔、把手、安装孔和螺纹槽相配合,能够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料筐、放料槽、转动腔、调节盘、进料孔、出料孔、下料管和旋振筛相配合,能够使原料经过进料孔和出料孔进行下料,且能够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原料的下料速度进行调节。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原料的下料速度进行调节,防止下料过程扬起大量烟尘,保护了工人的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的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柱、3上料杆、4移动台、5支架、6弧形支撑板、7料筐、8放料槽、9滑动腔、10转动腔、11调节盘、12丝杆、13调节板、14进料孔、15出料孔、16通孔、17把手、18安装孔、19下料管、20旋振筛、21液压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柱2,两个支柱2的顶端焊接有同一个上料杆3,上料杆3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台4,移动台4的底部安装有支架5,支架5的底部焊接有弧形支撑板6,弧形支撑板6的底部两侧焊接有同一个料筐7,料筐7位于两个支柱2之间,料筐7的顶部设有放料槽8,放料槽8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料筐7上的滑动腔9,滑动腔9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料筐7上的转动腔10,转动腔10内转动安装有调节盘11,调节盘11靠近滑动腔9的一侧焊接有丝杆12,丝杆12远离调节盘11的一端延伸至滑动腔9内,丝杆12的外侧螺纹安装有调节板13,调节板13上设有螺纹槽,丝杆12与螺纹槽螺纹连接,调节板13滑动安装于滑动腔9内,调节板13的上方设有开设在滑动腔9顶部内壁上的进料孔14,进料孔14与放料槽8相连通,调节板13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滑动腔9底部内壁上的出料孔15,转动腔10远离滑动腔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6,调节盘11远离滑动腔9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把手17,把手17的一端贯穿通孔16并延伸至料筐7的外侧,通过滑动腔9、丝杆12、调节板13、通孔16、把手17、安装孔18和螺纹槽相配合,能够对调节板13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料筐7、放料槽8、转动腔10、调节盘11、进料孔14、出料孔15、下料管19和旋振筛20相配合,能够使原料经过进料孔14和出料孔15进行下料,且能够对调节板13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原料的下料速度进行调节,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调节板13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原料的下料速度进行调节,防止下料过程扬起大量烟尘,保护了工人的健康。本技术中,调节盘11上开设有环形腔室,环形腔室靠近滑动腔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滑孔,转动腔10靠近滑动腔9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杆,限位杆远离滑动腔9的一端贯穿环形滑孔并延伸至环形腔室内,两个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均与环形腔室滑动连接,滑动腔9和转动腔10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安装孔18,丝杆12位于安装孔18内,且丝杆12的外侧与安装孔18的侧壁不接触,料筐7的底部安装有下料管19,下料管19的内侧安装有旋振筛20,上料杆3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泵21,液压泵21的输出轴与移动台4的一侧相焊接,滑动腔9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两个密封圈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调节板13滑动密封连接,通过滑动腔9、丝杆12、调节板13、通孔16、把手17、安装孔18和螺纹槽相配合,能够对调节板13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料筐7、放料槽8、转动腔10、调节盘11、进料孔14、出料孔15、下料管19和旋振筛20相配合,能够使原料经过进料孔14和出料孔15进行下料,且能够对调节板13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原料的下料速度进行调节,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调节板13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原料的下料速度进行调节,防止下料过程扬起大量烟尘,保护了工人的健康。工作原理:在进行模压上料时,将原料倾倒在放料槽8内,料筐7通过液压泵21对原料进行移动,当料筐7移动到模具上方时,此时开始转动把手17,把手17带动调节盘11进行转动,调节盘11带动丝杆12进行转动,由于丝杆12通过螺纹槽与调节板13进行螺纹连接,所以丝杆12转动时将带动调节板13进行移动,使得进料孔14和出料孔15能够相连通,此时原料将通过进料孔14和出料孔15向下流动,且能够通过对调节板13的位置进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

【技术保护点】
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柱(2),两个支柱(2)的顶端焊接有同一个上料杆(3),所述上料杆(3)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台(4),所述移动台(4)的底部安装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底部焊接有弧形支撑板(6),所述弧形支撑板(6)的底部两侧焊接有同一个料筐(7),所述料筐(7)位于两个支柱(2)之间,所述料筐(7)的顶部设有放料槽(8),所述放料槽(8)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料筐(7)上的滑动腔(9),所述滑动腔(9)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料筐(7)上的转动腔(10),所述转动腔(10)内转动安装有调节盘(11),所述调节盘(11)靠近滑动腔(9)的一侧焊接有丝杆(12),所述丝杆(12)远离调节盘(11)的一端延伸至滑动腔(9)内,所述丝杆(12)的外侧螺纹安装有调节板(13),调节板(13)上设有螺纹槽,丝杆(12)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13)滑动安装于滑动腔(9)内,所述调节板(13)的上方设有开设在滑动腔(9)顶部内壁上的进料孔(14),所述进料孔(14)与放料槽(8)相连通,所述调节板(13)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滑动腔(9)底部内壁上的出料孔(15),所述转动腔(10)远离滑动腔(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6),所述调节盘(11)远离滑动腔(9)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把手(17),所述把手(17)的一端贯穿通孔(16)并延伸至料筐(7)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等静压装料改进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柱(2),两个支柱(2)的顶端焊接有同一个上料杆(3),所述上料杆(3)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台(4),所述移动台(4)的底部安装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底部焊接有弧形支撑板(6),所述弧形支撑板(6)的底部两侧焊接有同一个料筐(7),所述料筐(7)位于两个支柱(2)之间,所述料筐(7)的顶部设有放料槽(8),所述放料槽(8)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料筐(7)上的滑动腔(9),所述滑动腔(9)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料筐(7)上的转动腔(10),所述转动腔(10)内转动安装有调节盘(11),所述调节盘(11)靠近滑动腔(9)的一侧焊接有丝杆(12),所述丝杆(12)远离调节盘(11)的一端延伸至滑动腔(9)内,所述丝杆(12)的外侧螺纹安装有调节板(13),调节板(13)上设有螺纹槽,丝杆(12)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13)滑动安装于滑动腔(9)内,所述调节板(13)的上方设有开设在滑动腔(9)顶部内壁上的进料孔(14),所述进料孔(14)与放料槽(8)相连通,所述调节板(13)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滑动腔(9)底部内壁上的出料孔(15),所述转动腔(10)远离滑动腔(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6),所述调节盘(11)远离滑动腔(9)的一侧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宏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