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电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291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铜合金材料,其组织是,平均晶粒尺寸为50nm或小于50nm的细小颗粒析出在由纤维状晶粒组成的组织中,短轴长度为10μm或小于10μm的纤维状晶粒是由平均晶粒尺寸为3μm或小于3μm的亚晶组成,铜合金材料是通过在挤压比4或高于4以及温度300到600℃下挤压一种合金材料得到的,合金材料的成分用一般式Cu↓[bal.]X↓[a]表示(其中X是从如下一组元素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Cr、Zr、Fe、P和Ag,a是1.5%(重量百分数)或更小,余量是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优选地,铜合金材料在挤压前和挤压后,在温度350到700℃下进行热处理。由此得到的合金材料因为其改善的力学性能、耐热性以及高温下的屈服应力可以用作电极材料应用于焊接,并表现出优异的连续焊接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材料,用于包括铝、镁、铁及其合金的材料的焊接,以及镀有这些金属的材料的焊接,并且涉及制造这种电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包括铬-铜(Cu-Cr合金)和氧化铝弥散分布的铜(Al2O3-弥散分散的铜)的电极材料,已经用作这种类型的电极材料。 例如,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电极材料,用于焊接由Cr-Cu合金组成的材料,其缺点是由手在约1000℃的高温下制造,合金的晶粒粗化,并且耐磨性和耐热性下降。但是,在Cr-Cu合金中加入0.01-0.2wt%硼,可细化合金的晶粒并提高耐热性和高温硬度。 专利文献2描述了通过使用如下的一种合金作为焊接电极材料,减小电极尖端的变形和磨损并延长使用寿命,这种合金的成分包括Cr0.4-1.0wt%,Sn0.05-0.2wt%,余量为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 专利文献3描述了通过使用如下的一种合金作为焊接电极材料,增大导电性、提高耐磨性并增加点焊中点焊的次数(或焊接循环),这种合金的成分包括Zr0.05-1wt%,Cr3-20wt%,余量为Cu。 但是,在由铬-铜合金组成的电极材料中,当固溶形式存在的Cr量大时,导电性和导热性低。另一个问题是,晶粒尺寸大到几十微米,循环疲劳强度低。当这种材料用作电极材料时,电极尖端的直径在经过少量的焊接循环后增大,焊接电流密度减小。结果,连续焊接能力下降。另一个问题是,由于低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容易与被焊接材料产生合金化,熔化焊点的数量低。 另一方面,在由氧化铝弥散分布的铜组成的电极材料中,高温下的屈服应力下降,电极尖端直径在经过少量的焊接循环后增大,焊接电流密度减小。结果,连续焊接能力变差。另一个问题是,由于低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容易与被焊接材料产生合金化,熔化焊点的数量低。 并且,最近提出,通过将由Cu-0.44%Cr-0.2%Zr组成的合金材料进行侧向挤压(ECAP等通道转角挤压)并细化晶粒,得到具有高力学强度、耐热性和导电性的电极材料(见非专利文献1)。 虽然非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和耐热性,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因为其导电性低至75-80%IACS,容易与被焊接材料产生合金化,熔化焊点的数量低。另一个问题是,当晶粒细化时,高温下的屈服应力低于粗晶粒的材料,例如,由于晶界滑移,这将导致电极尖端直径增大以及连续焊接能力下降。 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No.56-31196B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No.62-3885A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报No.6-73473A 非专利文献1Acta Materials 50(2002)1639-1651“Structureand properties of ultra-fine grain Cu-Cr-Zr alloy produced byequal-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材料,通过形成纤维状晶粒和由细小亚晶组成的亚结构,析出由低扩散速率原子组成的细小颗粒,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高温下的屈服应力和连续焊接能力(电极寿命),而且通过强化细小析出物的析出可以增大导电性,抑制电极材料与被焊接材料的合金化,增大熔化焊点的数量(抗熔焊性),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造这种电极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下面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组成特征。 (1)一种电极材料,其成分用一般式Cubal.Xa表示,其中X是从如下一组元素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Cr、Zr、Fe、P和Ag,a是1.5%(重量百分数,wt%)或小于1.5wt%,余量是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其特征在于电极材料的组织是,平均晶粒尺寸为50nm或小于50nm的细小颗粒析出在由纤维状晶粒组成的组织中,短轴长度为10μm或小于10μm的纤维状晶粒是由平均晶粒尺寸为3μm或小于3μm的亚晶组成。 (2)如上述(1)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细小颗粒的析出分散状态是,颗粒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00nm或小于200nm。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细小颗粒是从如下一组类型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类型Cr、Cu3Zr、Cu9Zr2、Fe、Cu3P和Ag。 (4)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Cu基合金材料在挤压比为4或大于4以及温度为300到600℃下进行挤压,Cu基合金材料的成分用一般式Cubal.Xa表示,其中X是从如下一组元素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Cr、Zr、Fe、P和Ag,a是1.5%(重量百分数)或小于1.5wt%,余量是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 (5)如上述(4)所述的电极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挤压时,将合金材料预先在350到700℃下热处理。 (6)如上述(4)或(5)所述的电极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压后在350到700℃下进行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挤压成形装置的例子; 图2A和2B表示用EBSP(背散射电子衍射图案)观察到的、材料在预先热处理之前的金属组织,其中图2B是图2A的放大图; 图3A和3B分别表示用EBSP和TEM观察到的、最终处理后材料的金属组织。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于将合金材料的晶粒转换成纤维状晶粒(更具体地,形状比为1.5或大于1.5的非等轴晶)、由细小的亚晶构成亚结构形成以及析出细小颗粒,挤压比为4或大于4并且温度为300-600℃的挤压方法(包括直接挤压或间接挤压),是有效的具体手段。这种挤压方法显著改变合金材料的横截面积,并通过根据横截面积的这些变化确定挤压的充分条件,能对合金材料产生剪切变形和塑性变形(应变)。结果,纤维状晶粒的短轴长度可以不超过10μm,亚结构的平均亚晶直径不超过3μm,并增强平均晶粒直径为50nm或小于50nm的细小颗粒析出。因此,材料在高温下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具有高的耐热性和高的导电性。 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所述挤压方法中使用的挤压成形装置,将基于图1所示的直接挤压成形装置进行解释。该装置包括容器2,其中形成供应部分1沿纵向延伸;模具3,它布置在供应部分1的一个末端并且其中形成一个孔,该孔具有被成形的挤压成形材料M的横截面形状;以及杆5,它置于供应部分1的另一端,并且在杆5的一侧具有挤压垫4,杆5在供应部分1内朝模具3滑动。 挤压成形装置还具有控制容器2内部温度的加热-冷却装置、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温度控制装置(图中未表示)。 在挤压成形时,将挤压材料S放入供应部分1中,使位于另一端的杆5滑动并将挤压材料S向模具3推动,从而得到与模具3中形成的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的挤压成形材料M。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模具3减小了挤压材料S的横截面,因此对材料提供了力学应变,挤压成形的材料的晶粒呈现为纤维状,亚结构中的亚晶被细化,并且引入的应变强化细小颗粒的析出,从而得到优异的力学性能。 将这种方法用于合金材料,就可以得到短轴长度为10μm或小于10μm的纤维状晶粒,其亚结构的平均亚晶尺寸为3μm或小于3μm,并将析出物的平均颗粒尺寸细化到50nm或小于50nm,从而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工艺,大大提高了高温屈服应力、耐热性、韧性和导电性。并且,这个工艺还具有如下作用改善铸造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材料,其成分用一般式Cu↓[bal.]X↓[a]表示,其中X是从如下一组元素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Cr、Zr、Fe、P和Ag,a是重量百分数1.5%或小于1.5%,余量是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其特征在于电极材料的组织如下:平均晶粒尺寸为50nm或小于50nm的细小颗粒析出在由纤维状晶粒组成的组织中,所述纤维状晶粒具有10μm或小于10μm的短轴长度并由平均晶粒尺寸为3μm或小于3μm的亚晶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添正孝长谷川英之竹谷桂之佐佐木浩之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