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55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该合金材料的主要化学成份为铜,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58.0%、铅(Pb)2.5-3.5%、铁(Fe)≤0.35%和锌(Zn)余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以铜材料为主的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说明书(CN1080768C)公开了一种铜合金及其生产方法。一种铜基合金,主要组成为锡量约0.1-1.5%(重量),磷约0.01-0.35%(重量),铁约0.01-0.8%(重量),锌约1.0-15%(重量)和余量基本为铜,所述合金含有均匀分布于整个基体中的磷化物颗粒,所述的磷化物颗粒具有由磷化物颗粒组成的较细组分和较粗组分,较细组分的磷化物颗粒粒径为0.075-0.5μ。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材料在温度537.8-787.8℃下均化至少一次,每次至少一个小时;轧制至最终尺寸,其中高在温度343.3-648.9℃下中间退火至少一次,每次至少一个小时,随后慢慢冷却;在温度148.9-315.6℃下以最终尺寸较细应力消除退火至少一个小时,由此获得含有均匀分布于整个基体的磷化物颗粒的铜基合金。以上述方法制备的铜合金材料主要用于电器插接件,它除了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传导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弯曲性能。但是通过上述轧制方法制备铜合金材料轧制工艺比较复杂,产品成段制备。切削性能不佳,不能用于对于切削性能要求较高的产品,比如自动车加工零部件时,如果采用上述产品后就会产生积屑和粘刀的现象,仅有二向压应力的轧制方式是无法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的由轧制方法制备铜合金材料轧制工艺比较复杂,产品成段制备且产品切削性能不佳,不能较好运用于对切削性能要求较高的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以铜材料为主的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该合金材料的主要化学成份为铜,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58.0%、铅(Pb)2.5-3.5%、铁(Fe)≤0.35%和锌(Zn)余量。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铅(Pb)3%、铁(Fe)≤0.35%和锌(Zn)余量。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铅(Pb)3.5%、铁(Fe)≤0.1%和锌(Zn)余量。一种上述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其中,挤压温度720-750℃;拉拔缩径量0.2-0.6mm;拉拔速度60m/min。一种上述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其中,挤压温度750℃; 拉拔缩径量0.5mm;拉拔速度60m/min。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挤压工艺(挤压机)初步解决了高铅铜合金材料在加工时热碎这一难题,同时通过模具材料的改变提高了材料的精度保证其组织致密、晶粒细化且排列整齐,满足了用户的各种加工需要。在生产中采用挤压—拉拔工艺。一方面减少了生产道次;另一方面则通过挤压的大变形量对材料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改善作用,使加工的材质优异,保证产品质量。该工艺方法生产的铜合金材料具有很好的切削性能,利用自动车加工零部件时,车削后不会出现积屑和粘刀等现象。的此外,由于剥皮量和头尾数减少,成材率提高10%,经济效益显著。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58.0%、铅(Pb)2.5-3.5%、铁(Fe)≤0.35%和锌(Zn)余量。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铅(Pb)3%、铁(Fe)≤0.35%和锌(Zn)余量。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铅(Pb)3.5%、铁(Fe)≤0.1%和锌(Zn)余量。实施例一加工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其中, 材料选取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铅(Pb)3%、铁(Fe)0.35%和锌(Zn)余量。挤压温度720℃;拉拔缩径量0.5mm;拉拔速度60m/min。实施例二加工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材料选取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8.0%、铅(Pb)3.5%、铁(Fe)0.3%和锌(Zn)余量。挤压温度750℃;拉拔缩径量0.6mm;拉拔速度60m/min。实施例三加工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材料选取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8.0%、铅(Pb)2.5%、铁(Fe)0.1%和锌(Zn)余量。挤压温度750℃;拉拔缩径量0.5mm;拉拔速度60m/min。实施例四加工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材料选取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8.0%、铅(Pb)3%和锌(Zn)余量。挤压温度750℃;拉拔缩径量0.2mm;拉拔速度60m/min。实施例五加工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材料选取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铅(Pb)3%和锌(Zn)余量。挤压温度750℃;拉拔缩径量0.2mm;拉拔速度60m/min。实施例六加工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材料选取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铅(Pb)3.5%、铁(Fe)0.1%和锌(Zn)余量。挤压温度750℃;拉拔缩径量0.5mm;拉拔速度60m/min。权利要求1.一种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该合金材料的主要化学成份为铜,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58.0%、铅(Pb)2.5-3.5%、铁(Fe)≤0.35%和锌(Zn)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铅(Pb)3%、铁(Fe)≤0.35%和锌(Zn)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份组成是铜(Cu)55.0%、铅(Pb)3.5%、铁(Fe)≤0.1%和锌(Zn)余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其中,挤压温度720-750℃;拉拔缩径量0.2-0.6mm;拉拔速度60m/m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低铜高速切削合金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其中,挤压温度750℃;拉拔缩径量0.5mm;拉拔速度60m/min。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以铜材料为主的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其工艺流程是熔铸→挤压→拉拔→成品;其中,挤压温度720-750℃;拉拔缩径量0.2-0.6mm;拉拔速度60m/min。该合金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是铜(Cu)55.0-58.0%、铅(Pb)2.5-3.5%、铁(Fe)≤0.35%和锌(Zn)余量。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的由轧制方法制备铜合金材料轧制工艺比较复杂,产品成段制备且产品切削性能不佳,不能较好运用于对切削性能要求较高的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通过挤压工艺(挤压机)初步解决了高铅铜合金材料在加工时热碎这一难题,同时通过模具材料的改变提高了材料的精度保证其组织致密、晶粒细化且排列整齐,满足了用户的各种加工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功正忻华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一铜棒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