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2472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包括主体固定板和固定在主体固定板上的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所述主体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由两片平行排列的L型的钢板构成,所述钢板包括与主体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和竖直的管路夹持板,所述管路夹持板的中央向沿水平的连接板弯折的方向设有与管路弧度相同的半圆弧,管路夹持板的上端呈圆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时,循环管路固定方法操作繁琐,且管道之间容易交叉、重叠,相互缠绕的问题。

A new type of external circulation pipeline fixed integration device for cardiac 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external circulation pipeline fixed integration device for cardiac surgery,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ixed plate and an external circulation pipe fixed clamp fixed on the main fixed plate, and a fixed hole is provided on the main fixed plate, and the external circulation pipe fixed clamp is composed of two L shaped steel plates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steel plate consists of a connecting plate fixed with the main fixed plate and a vertical pipe gripping plate. The central direction of the pipe clamp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alf arc tha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pipelin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ipe clamp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ound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olved the problem of tedious operation of the fixed method of circulating pipe in the operation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nd easy to cross, overlap and intertwine among the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体外循环是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装置将回信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的生命支持技术。再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人工装置取代了人体功能,因此也称心肺转流,体外循环机也称为人工心肺机。进行体外循环的目的是在实施心中直视手术时,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人体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或右房、肺动脉、股静脉插管)经重力引流入氧合器(人工肺)氧合后,经过泵(人工心)灌注入大动脉,保证全身组织器官有氧合血的充分灌注,血液不经过自身的心肺进行氧合和组织灌注,外科医生仍可以在无血、静止的心脏上进行精细的手术操作。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体外循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不仅在心脏、肝、肾、肺等大血管手术中获得应用,在肿瘤治疗、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的生命支持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技术。目前,体外循环是心脏外科的一项重要手段,自1953年美国外科医生Gibbon专利技术了人工心肺机,才使外科医生能够矫正心内的畸形。体外循环由血泵和人工肺构成,血泵的功能是在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替代心脏泵的功能,能够维持血液的循环,将血从静脉引流回来再将血泵入动脉。人工肺是替代肺的功能,在心脏停跳时,血液不流经肺脏,起到气体交换的功能,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现代的人工心肺机已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标准和部分人工智能化的功能,具有精确的流量控制功能和数字化的运转监测功能,血液破坏的程度已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体外循环管道主要应用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是将患者静脉血从体内引出,通过体外循环机氧合后回输至体内的管道。传统的方法通常采用纱布缠绕管道后用帕巾钳固定于手术辅料上,没有用于固定和有序排列体外循环管道的专用器械。该方法操作繁琐,且管道之间也易交叉、重叠,相互缠绕。因此,为保证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管道有序、可靠固定和排列,简化操作步骤,而进一步提高体外循环的整体操作效率,亟需一种方便固定和快速排列体外循环管道的固定集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以使循环管路固定操作简便,固定牢固,且使管道之间排列整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在固定板中央的多个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L型钢板;所述的L型钢板的竖直端的末端分别向外弯折90度构成水平的连接板,L型钢板的竖直部分构成管路夹持板,连接板焊接于所述的固定板上;所述的管路夹持板的中央部分向着连接板的方向弯折构成与管路弧度相同的半圆弧,半圆弧用于卡合体外循环管路;所述的L型钢板的另一端的末端为圆角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板为一块长方形的不锈钢板,其四角钻设有四个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的直径优选为0.5c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整体为下紧上松设置,即半圆弧下端的竖直部分的长度小于其上端的竖直部分的长度;方便拆装体外循环管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在固定板上成排平行排布,相邻两个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的间隔为2cm;可以使得体外循环管路排列有序,易于观察各个管路通顺,可减少因手术人员无意识的接触而造成管路滑脱情况发生的概率。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数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优选为五个,可以满足不同手术所需要固定的循环管路数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规格为两种:长×宽×高=2.0cm×1.8cm×3.5cm的小固定夹三个,长×宽×高=2.5cm×2.0cm×3.5cm的大固定夹两个;可以同时固定不同大小的循环管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整体材料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可以采用高压高温的方式灭菌后继续使用,保证了手术的重复使用,有效减少手术的消耗费用,有利于手术部门的经济性。本技术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在手术时用帕巾钳将装置的固定孔与手术敷料固定,然后将不同大小的体外循环管路按规格大小体插进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的两个半圆弧之间,由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夹紧固定;需要撤掉循环管路时,拨动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的上端,使得二者之间的间距增大,则便可拔掉循环管路。用该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固定循环管路,操作方便,固定牢固有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根据体外循环管路的直径设计有五个大小不等的固定夹,固定夹为外紧内松形状方便装卸管路,能使体外循环各管路和附属管路或管线得到有效的固定,有效地减少管路脱落、缠绕、打结的情况发生,大大减少操作的失误率,为手术提供良好的环境,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依次排列易于观察各个管路通顺,可减少因手术人员无意识的接触而造成管路滑脱情况发生的概率。手术者在进行手术是可直接将不同粗细的体外循环系统管路嵌入相应固定夹内,操作简便,独立一名手术人员操作即可,给医生腾出更多精力用于手术操作和观察术野情况。2.本专利技术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可以采用高压高温的方式灭菌后继续使用,保证了手术的重复使用,有效减少手术的消耗费用,有利于手术部门的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L型钢板未进行任何操作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的L型钢板形成连接板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置的L型钢板形成半圆弧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置卡合体外循环管路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装置卡合体外循环管路后的示意图;其中:1为固定板,11为固定孔,2为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21为L型钢板,211为连接板,212为管路夹持板,2121为半圆弧,213圆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固定在固定板中央的多个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2,如图1所示;所述的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L型钢板21,如图2所示;所述的L型钢板的竖直端的末端分别向外弯折90度构成水平的连接板211,如图3所示;L型钢板的竖直部分构成管路夹持板212,连接板焊接于所述的固定板上;所述的管路夹持板的中央部分向着连接板的方向弯折构成与管路弧度相同的半圆弧2121,半圆弧用于卡合体外循环管路,如图4所示;所述的L型钢板21的另一端的末端为圆角213设置,如图2、3、4所示。其中:固定板1为一块长方形的不锈钢板,其四角钻设有四个固定孔11;所述的固定孔的直径优选为0.5cm;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2,整体为下紧上松设置;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在固定板上成排平行排布,相邻两个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的间隔为2cm;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数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优选为五个;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规格为两种:长×宽×高=2.0cm×1.8cm×3.5cm的小固定夹三个,长×宽×高=2.5cm×2.0cm×3.5cm的大固定夹两个;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固定在固定板中央的多个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L型钢板(21);所述的L型钢板(21)的竖直端的末端分别向外弯折90度构成水平的连接板(211),L型钢板(21)的竖直部分构成管路夹持板(212),连接板焊接于所述的固定板上;所述的管路夹持板(212)的中央部分向着连接板的方向弯折构成与管路弧度相同的半圆弧(2121),半圆弧用于卡合体外循环管路;所述的L型钢板(21)的另一端的末端为圆角(213)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集成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固定在固定板中央的多个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外循环管路固定夹,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L型钢板(21);所述的L型钢板(21)的竖直端的末端分别向外弯折90度构成水平的连接板(211),L型钢板(21)的竖直部分构成管路夹持板(212),连接板焊接于所述的固定板上;所述的管路夹持板(212)的中央部分向着连接板的方向弯折构成与管路弧度相同的半圆弧(2121),半圆弧用于卡合体外循环管路;所述的L型钢板(21)的另一端的末端为圆角(213)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1)为一块长方形的不锈钢板,其四角钻设有四个固定孔(11);所述的固定孔的直径为0.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媛刘家鹏方亮
申请(专利权)人:庄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