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度、韧性并具有优良耐蚀性的纳米晶体奥氏体钢基体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219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超硬度、高韧性且具有优良耐蚀性的纳米晶体奥氏体钢基体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由含0.1~2.0%(质量)固溶型氮的奥氏体纳米晶粒的集合而成的奥氏体基体材料,在上述纳米晶体的晶粒之间及/或晶粒内部存在金属或半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作为抑制晶粒生长的物质。这种材料的制造方法为,将铁和铬、镍、锰或者碳等奥氏体钢的组成成分的各自微粉末,和作为氮源的物质相互混合,通过机械合金化(MA)的方法,在获得高氮浓度的纳米晶体的奥氏体钢的微粉末后,对该奥氏体钢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轧制等固化成形处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尤其是超硬度、韧性并具有优良耐蚀性的纳米晶体奥氏体钢基体材料(bulk material)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如Hall-Petch关系式所示,随着晶体粒径D的减小而增大,这种强度与晶体粒径间的依存关系,即使是纳米级的晶体粒径,即D在50~100nm左右,仍然成立,因此将晶体粒径超微细化到纳米的尺度,是金属材料强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此外,专业杂志也指出,若将D超微细化而达到几个纳米的程度,则显现超塑性。进而,也有报道,铁、钴、镍等磁性元素,与晶体粒径D在微米级的范围的情况不同,在纳米级的晶粒范围随着D的变小,矫顽力下降,软磁特性提高。但是,以溶解法制造的多数金属材料的晶体粒径D,一般是几个微米到数十微米,通过后处理很难使D达到纳米级。例如,作为钢的晶粒微细化的重要手段的控制轧制,能够达到的晶体粒径的下限是4~5μm左右而已。也就是说,使用通常的方法无法获得粒径微细化到纳米级的材料。例如,可以作为耐热材料、超硬材料使用的Ni3Al、Co3Ti、Ni3(Si、Ti)、TiAl等金属间化合物和Al2O3、ZrO2、TiC、Cr3C2、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硬度、高韧性和具有优异耐蚀性的纳米晶体奥氏体钢基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含0.1~2.0质量%固溶型氮的奥氏体纳米晶粒的集合体构成的奥氏体钢基体材料,在上述各纳米晶粒的晶粒之间和/或者晶粒内部存在作为抑制晶粒生长的物质的金属或半金属的氧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春松宫尾信昭小川英典小田和生胜村宗英水谷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那诺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