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秸秆二级粉碎还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2186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二级粉碎还田装置,包括悬挂机构和机壳,所述机壳上分别具有捡拾口和排料口,从捡拾口到排料口方向依次设置有一级粉碎室和二级粉碎室,所述一级粉碎室内上下交错的设置有两个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通过铰链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弧形的粉碎刀,相邻两个粉碎刀的圆心位于不同方向上,所述二级粉碎室内设置有转动辊,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沿排料口方向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玉米秸秆通过二次处理的方式,能够使其粉碎更彻底,避免后续还田后对土壤或植被造成不利因素,并且无需人工二次返工,缩短了作业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A kind of two grade pulverized corn straw retur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wo stage smashing and returning field device for corn straw, which comprises a suspension mechanism and a machine shell. The casing has a pickup mouth and a discharging mouth, and a primary pulverizing chamber and a two stage pulverizing chamber are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from the pickup mouth to the discharge mouth,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interleaving of the first stage pulveriz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two rotating shafts.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by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poles through a hing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rod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arc shaped comminuted knives, and the center of the two adjacent comminuted knives is locat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two stage comminuted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roll, and a spiral blade is fix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roll. The spiral blade is arrange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discharge mouth. The two treatment of the corn straw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pulverization more thorough, avoid the adverse factors on the soil or vegetation after the follow-up return to the field, and do not need artificial two rework, shorten the working time, thu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秸秆二级粉碎还田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特别是一种玉米秸秆二级粉碎还田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还田可以避免由于焚烧秸秆的烟雾造成车辆不能正常行驶,飞机不能正常起飞降落及严重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的有机质等破坏生态的问题。秸秆粉碎还田不仅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都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被还田后的土壤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但是传统的粉碎装置大多存在粉碎不彻底的问题,因为玉米秸秆的下部较硬,单单用一组粉碎刀进行作业难以达到彻底粉碎的目的,致使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不能充分的与土壤结合,造成土壤暄松的情况,并且对以后茬作物的出苗不利;当粉碎不彻底时,往往需要人工二次作业,延长了作业时间,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玉米秸秆二级粉碎还田装置,能够大幅度降低玉米秸秆粉碎不彻底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悬挂机构和机壳,所述悬挂机构设置在机壳上,所述机壳上分别具有捡拾口和排料口,从捡拾口到排料口方向依次设置有一级粉碎室和二级粉碎室,所述一级粉碎室内上下交错的设置有两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机壳活动连接,转动轴由设置在机壳上的电机驱动,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通过铰链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弧形的粉碎刀,相邻两个粉碎刀的圆心位于不同方向上,所述二级粉碎室内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机壳活动连接,转动辊通过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沿排料口方向布置。进一步,所述支撑杆包括有固定帽、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套筒,所述固定帽的顶部与转动轴铰接,固定帽的底部具有一个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端伸入空腔内并与空腔的内壁固接,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伸入套筒的一端,套筒的另一端外套设在第二支撑柱的一端上,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分别与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粉碎刀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进一步,所述机壳的末端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的两端通过固定杆与机壳铰接。进一步,所述二级粉碎室上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沿螺旋叶片旋转方向布置,并与排料口相对。进一步,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有固定架、三根挂杆和吊耳,所述固定架通过定位销设置在机壳上,所述三根挂杆的一端均与固定架表面固接,三个挂杆的另一端与吊耳固接。进一步,所述机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行走机构。进一步,所述机壳的上表面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机壳连接,端盖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控制其闭合的控制阀。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使用时,将该装置通过悬挂机构挂在拖拉机上,然后随着拖拉机在玉米地上移动,玉米秸秆通过捡拾口进入到一级粉碎室内,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支撑杆和粉碎刀转动,将玉米秸秆进行初步粉碎,在粉碎的同时将玉米秸秆输送到二级粉碎室通过螺旋叶片再次粉碎,最后玉米秸秆会随着螺旋叶片的转动通过排料口输送到外界土壤上,实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目的。本技术对玉米秸秆通过二次处理的方式,能够使其粉碎更彻底,避免后续还田后对土壤或植被造成不利因素,并且无需人工二次返工,缩短了作业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省略悬挂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机壳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支撑杆的放大图;图中:1.悬挂机构;100.固定架;101.挂杆;102.吊耳;2.机壳;200.一级粉碎室;201.二级粉碎室;3.捡拾口;4.排料口;5.转动轴;6.支撑杆;61.固定帽;62.第一支撑柱;63.第二支撑柱;64.套筒;7.粉碎刀;8.转动辊;9.螺旋叶片;10.压辊;11.固定杆;12.风机;13.行走机构;14.端盖;15.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下图1至图5所示,一种玉米秸秆二级粉碎还田装置包括有悬挂机构1和机壳2,悬挂机构1设置在机壳2上,机壳2上分别具有捡拾口3和排料口4,从捡拾口3到排料口4方向依次设置有一级粉碎室200和二级粉碎室201,一级粉碎室200内上下交错的设置有两个转动轴5,转动轴5的两端分别与机壳2活动连接,转动轴5由设置在机壳2上的电机(图中未画出)驱动,便于将处于不同位置上的玉米秸秆粉碎掉,转动轴5的外圆周面上通过铰链连接有多个支撑杆6,支撑杆6可以根据其与玉米秸秆接触情况调节与转动轴5之间的角度,防止出现堵塞的情况,支撑杆6的外表面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弧形的粉碎刀7,相邻两个粉碎刀7的圆心位于不同方向上,防止玉米秸秆缠绕在粉碎刀7上,并且使从不同方向进来的玉米秸秆都能与粉碎刀7接触,二级粉碎室201内设置有转动辊8,转动辊8的两端分别与机壳2活动连接,转动辊8通过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转动辊8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9,螺旋叶片9沿排料口4方向布置,螺旋叶片9将初步粉碎的玉米秸秆再次处理,同时将处理后的玉米秸秆顺着螺旋叶片9通过排料口4传输到土壤中,实现还田的目的。支撑杆6包括有固定帽61、第一支撑柱62、第二支撑柱63和套筒64,固定帽61的顶部与转动轴5铰接,固定帽61的底部具有一个空腔,第一支撑柱62的一端伸入空腔内并与空腔的内壁固接,第一支撑柱62的另一端伸入套筒64的一端,套筒64的另一端外套设在第二支撑柱63的一端上,第二支撑柱6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支撑柱62、第二支撑柱63分别与套筒64螺纹连接,粉碎刀7设置在第一支撑柱62和第二支撑柱63上。通过旋转套筒64能够调节第二支撑柱63与套筒64之间的伸出量,从而能够缩短或延长第一支撑柱62和第二支撑柱63的距离,能够适用于不同玉米秸秆的粉碎作业。机壳2的末端设置有压辊10,压辊10的两端通过固定杆11与机壳2铰接。当粉碎后的玉米秸秆被排出后,压辊10便于整地处理,使玉米秸秆与土壤充分结合。二级粉碎室201上设置有风机12,风机12的出风口沿螺旋叶片9旋转方向布置,并与排料口4相对。加快了排料的速度,防止其堵塞排料口4。悬挂机构1包括有固定架100、三根挂杆101和吊耳102,固定架100通过定位销设置在机壳2上,三根挂杆101的一端均与固定架100表面固接,三个挂杆101的另一端与吊耳102固接。三个挂杆101能够形成一个三角锥型,防止在悬挂过程中变形的情况。机壳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行走机构13。减小机壳2与土壤之间的阻力。机壳2的上表面设置有端盖14,端盖14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机壳2连接,端盖14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控制其闭合的控制阀15。打开端盖14便于更换、调节粉碎刀7。本实施例对玉米秸秆通过二次处理的方式,能够使其粉碎更彻底,避免后续还田后对土壤或植被造成不利因素,并且无需人工二次返工,缩短了作业时间,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玉米秸秆二级粉碎还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秸秆二级粉碎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悬挂机构和机壳,所述悬挂机构设置在机壳上,所述机壳上分别具有捡拾口和排料口,从捡拾口到排料口方向依次设置有一级粉碎室和二级粉碎室,所述一级粉碎室内上下交错的设置有两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机壳活动连接,转动轴由设置在机壳上的电机驱动,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通过铰链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弧形的粉碎刀,相邻两个粉碎刀的圆心位于不同方向上,所述二级粉碎室内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机壳活动连接,转动辊通过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沿排料口方向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秸秆二级粉碎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悬挂机构和机壳,所述悬挂机构设置在机壳上,所述机壳上分别具有捡拾口和排料口,从捡拾口到排料口方向依次设置有一级粉碎室和二级粉碎室,所述一级粉碎室内上下交错的设置有两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机壳活动连接,转动轴由设置在机壳上的电机驱动,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上通过铰链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弧形的粉碎刀,相邻两个粉碎刀的圆心位于不同方向上,所述二级粉碎室内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机壳活动连接,转动辊通过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沿排料口方向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二级粉碎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有固定帽、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套筒,所述固定帽的顶部与转动轴铰接,固定帽的底部具有一个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端伸入空腔内并与空腔的内壁固接,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伸入套筒的一端,套筒的另一端外套设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鹏洲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