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2004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3:30
一种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包括机箱,以及固定安装在机箱顶部上的裁线打端子机构,所述裁线打端子机构的内部中固定安装有线束翻转装置,所述线束翻转装置包括线束翻转固定座、线束翻转轴、线束翻转皮带、线束翻转夹持部件、线束翻转夹头、线束翻转步进电机,线束翻转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线束翻转固定座的顶端,线束翻转轴的顶端与线束翻转步进电机固结,线束翻转皮带套接在线束翻转轴的中间部位,线束翻转夹持部件固定安装在线束翻转轴的底端,线束翻转夹头安装在线束翻转夹持部件的底端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着线束完成转动工序,通过翻转装置可节省线束的加工时间,线束能够一次性完成两端的端子挤压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线束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脑、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数码设备的信号传输或电源连接中,线束的两端压合有端子,以用于排线与排线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这样既方便电子设备的装配,又可以保证电子设备内部线路板或电子设备之间信号传输、连接的可靠性,目前线束的两端端子在挤压过程中采用一端挤压完成后调换位置,把线束的另一端端子再挤压,线束的两端挤压过程中由于有调换位置用掉的时间,所以增加了线束的整体加工时间,从而影响到了加工线束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包括机箱,以及固定安装在机箱顶部上的裁线打端子机构,所述裁线打端子机构的内部中固定安装有线束翻转装置,所述线束翻转装置包括线束翻转固定座、线束翻转轴、线束翻转皮带、线束翻转夹持部件、线束翻转夹头、线束翻转步进电机,线束翻转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线束翻转固定座的顶端平面内,线束翻转轴的顶端与线束翻转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结为一体,线束翻转皮带套接在线束翻转轴的中间部位,线束翻转夹持部件固定安装在线束翻转轴的底端上,线束翻转夹头安装在线束翻转夹持部件的底端内部。所述线束翻转固定座的两侧端面上开设有定位孔,线束翻转固定座通过固定螺钉穿过定位孔固定安装在裁线打端子机构内部的一侧边框内。所述线束翻转轴的中间为平板;两端配合安装有圆轴,线束翻转轴的顶端圆轴安装在线束翻转固定座的底端平面内,线束翻转轴的顶端圆轴与线束翻转固定座呈配合连接。所述线束翻转轴的顶端圆轴与线束翻转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结为一体。所述线束翻转皮带套接在线束翻转轴的两端圆轴上。所述线束翻转夹持部件固定安装在线束翻转轴的底端圆轴上。所述机箱的外形为长方体结构,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带着线束完成转动工序,通过翻转装置可节省线束的加工时间,线束能够一次性完成两端的端子挤压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线束的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图。图3为图1中上料装置的结构图。图4为图1中裁线打端子机构的线束传输装置的结构图。图5为图1中裁线打端子机构的夹线装置的结构图。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结构图。图7为图1中裁线打端子机构的裁线装置的结构图。图8为图1中裁线打端子机构的线束翻转装置的结构图。图9为图1中输料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8,一种用于线束的双头全自动端子机,包括机箱1,以及固定安装在机箱1顶部上的固定底架2,所述固定底架2的顶部上安装有转动圆盘5,固定底架2的一侧端面上置有输料装置8,输料装置8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箱1顶部上,输料装置8的顶部上固定安装有裁线打端子机构4,裁线打端子机构4的顶部与转动圆盘5的底部贴合在一起,输料装置8的外侧端面上置有上料装置3,上料装置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箱1顶部上,裁线打端子机构4的一侧端面上置有收料装置7,收料装置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箱1顶部上,裁线打端子机构4的另一侧端面上置有人机对话装置6,人机对话装置6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箱1顶部上。机箱1的外形为长方体结构,机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图未标),万向轮置于机箱1底部的四个边框内,机箱1通过万向轮可移动到合适的加工区域内,降低了搬运强度,固定底架2的外形为长方体结构,固定底架2的顶部形成有固定边框(图未标),转动圆盘5插接在固定底架2的顶部后由固定边框固接为一体,转动圆盘5分为两个,其中小尺寸的横向固定;大尺寸的纵向固定,转动圆盘5上安装有端子传输链条,转动圆盘5用于盘绕收容端子传输链条,端子传输链条的整体不仅整洁,而且端子传输链条在传输的过程中能有序的移动,端子传输链条不会出现卡壳,避免影响到裁线打端子机构4正常工作。上料装置3包括上料底固定板31、上料支撑架32、上料纵向限位板33、上料横向限位板34、上料转向轮35、上料支杆36、上料定位轮37,上料底固定板31为长方形薄板,上料底固定板31的板面上开设有固定孔(图未标),固定孔并排在上料底固定板31的两侧长边框内,上料底固定板31通过固定螺钉穿过固定孔后固结在机箱1顶部上,上料支撑架32的整体结构为L形,上料支撑架32的短边框固结在上料底固定板31的顶端平面上,上料纵向限位板33固定安装在上料支撑架32的长边框的顶端平面上,上料横向限位板34固定安装在上料支撑架32的长边框的一侧壁面上,上料纵向限位板33和上料横向限位板34上分别安装有旋紧装置(图未标),上料纵向限位板33和上料横向限位板34确定了在上料支撑架32的长边框上的安装位置后通过旋紧装置固结为一体,上料纵向限位板33和上料横向限位板34不会出现位置偏移,避免距离超出范围后影响到线束跑偏,防止线束的长度不一致而造成加工精度有误差,上料转向轮35固定安装在上料支撑架32的长边框的外侧端面上,上料转向轮35的边框上形成有内凹的圆弧面(图未标),线束经过上料转向轮35后会一直处于内凹的圆弧面中,线束不会从上料转向轮35中滑出,线束在输送过程中不会中断,避免影响到后续的工序,上料支杆36固定安装在上料转向轮35的一侧端面上,上料定位轮37为若干个,若干个上料定位轮37分别固定安装在上料纵向限位板33和上料横向限位板34上,若干个上料定位轮37呈两排分布在上料纵向限位板33和上料横向限位板34上,每一上料定位轮37的边框形成有圆弧面(图未示),圆弧面呈由两端向中间内陷,线束从上料转向轮35移动到上料定位轮37后,线束通过若干个上料定位轮37的双向限制,线束在上料装置3中能够稳定的运行,线束不会在上料装置3出现脱线、卡壳等故障,保证了裁线打端子机构4能有序地完成线束加工。裁线打端子机构4包括线束传输装置41、夹线装置42、裁线装置43、线束翻转装置44,线束翻转装置44固定安装在裁线打端子机构4内部的一侧边框内,线束翻转装置44置于输料装置8的一侧,裁线装置43固定安装在裁线打端子机构4内部的中间部位,裁线装置43置于线束翻转装置44的一侧,线束传输装置41固定安装在裁线打端子机构4内部的另一侧边框内,线束传输装置41置于裁线装置43的一侧,线束传输装置41的顶部上安装有第一冲压头(图未示),收料装置7置于线束传输装置41的正下方,收料装置7的整体为圆弧形凹槽,夹线装置42固定安装在裁线打端子机构4内部的一侧角落上,夹线装置42置于线束翻转装置44的斜向位置上,夹线装置42的顶部上安装有第二冲压头(图未示),当线束从输料装置8上传递到线束翻转装置44上后,线束翻转装置44的底部夹住线束的一端并自动转动到夹线装置42的正前方,夹线装置42的一端夹住线束的头部并移动到第二冲压头中,第二冲压头将转动圆盘5上的端子挤压在线束的头部上,然后线束翻转装置44回转到初始位置,输料装置8推动线束向前移动,此长度已经由人机对话装置6中设定并确定,输料装置8停止转动后裁线装置43将线束剪断,同时线束传输装置41的顶部夹住线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包括机箱(1),以及固定安装在机箱(1)顶部上的裁线打端子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线打端子机构(4)的内部中固定安装有线束翻转装置(44),所述线束翻转装置(44)包括线束翻转固定座(441)、线束翻转轴(442)、线束翻转皮带(443)、线束翻转夹持部件(444)、线束翻转夹头(445)、线束翻转步进电机(446),线束翻转步进电机(446)固定安装在线束翻转固定座(441)的顶端平面内,线束翻转轴(442)的顶端与线束翻转步进电机(446)的输出端固结为一体,线束翻转皮带(443)套接在线束翻转轴(442)的中间部位,线束翻转夹持部件(444)固定安装在线束翻转轴(442)的底端上,线束翻转夹头(445)安装在线束翻转夹持部件(444)的底端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包括机箱(1),以及固定安装在机箱(1)顶部上的裁线打端子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线打端子机构(4)的内部中固定安装有线束翻转装置(44),所述线束翻转装置(44)包括线束翻转固定座(441)、线束翻转轴(442)、线束翻转皮带(443)、线束翻转夹持部件(444)、线束翻转夹头(445)、线束翻转步进电机(446),线束翻转步进电机(446)固定安装在线束翻转固定座(441)的顶端平面内,线束翻转轴(442)的顶端与线束翻转步进电机(446)的输出端固结为一体,线束翻转皮带(443)套接在线束翻转轴(442)的中间部位,线束翻转夹持部件(444)固定安装在线束翻转轴(442)的底端上,线束翻转夹头(445)安装在线束翻转夹持部件(444)的底端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全自动端子机的线束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翻转固定座(441)的两侧端面上开设有定位孔,线束翻转固定座(441)通过固定螺钉穿过定位孔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正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