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信号直流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934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刷信号直流开关,包括壳体,推杆和拨柄,壳体内设置有PCB板,PCB板的一侧设置有开闭电路,另一侧设置有换向电路,其端部设置有接线端子,推杆用于控制开闭电路的开闭,换向拨柄用于控制换向电路的换向,PCB板将壳体内部分割成相互隔离的换向腔室和开闭腔室,推杆插入开闭腔室内,推杆和壳体之间通过具有弹性的防尘圈密封,换向拨柄插入换向腔室内,PCB板上的开闭电路朝向开闭腔室,换向电路朝向换向腔室,信号线连接孔开设在壳体底部,信号线连接孔与信号线紧配合。利用PCB板将壳体内部分割成相互隔离的换向腔室和开闭腔室,在推杆和壳体之间通过弹性防尘圈密封,结构简单、有效阻挡了灰尘积聚在开闭电路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刷信号直流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是一种无刷信号直流开关。
技术介绍
无刷信号开关在各种无刷电动工具中应用广泛,由于无刷信号开关属于弱电控制开关,其内部的开闭电路排列比较紧密,容易受到灰尘的影响,当开关内的开闭电路上积聚了灰层,容易导致电路的开闭失灵,而在电动工具的工作环境中,由于传统的无刷信号开关密封性能不强,因此灰尘容易进入壳体内,影响电路的正常通断,特别是具有换向功能的无刷信号直流开关,由于壳体上设置有拨柄摆动孔,因此灰尘很容易通过拨柄摆动孔进入壳体内,依附在开闭电路上,造成开闭电路的失灵,缩短开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阻挡灰尘积聚在开闭电路上的无刷信号直流开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刷信号直流开关,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推杆安装孔、拨柄摆动孔、以及信号线连接孔,推杆安装孔内插接有推杆,拨柄摆动孔内设置有换向拨柄,壳体内设置有PCB板,PCB板的一侧设置有开闭电路,另一侧设置有换向电路,其端部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推杆用于控制开闭电路的开闭,所述换向拨柄用于控制换向电路的换向,所述PCB板将壳体内部分割成相互隔离的换向腔室和开闭腔室,所述推杆插入开闭腔室内,推杆和壳体之间通过具有弹性的防尘圈密封,所述换向拨柄插入换向腔室内,所述PCB板上的开闭电路朝向开闭腔室,换向电路朝向换向腔室,所述信号线连接孔开设在壳体底部,信号线连接孔与信号线紧配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底座的正上方卡接有中基座,中基座的正上方卡接有上盖,所述底座、中基座和上盖的正后方共同卡接有一个后盖;其中,底座包括底板A、底板A的前端、左侧、右侧边缘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前端板A、左侧板A以及右侧板A,前端板A的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杆定位块A,推杆定位块A的上端面和前端板A的上端面共同设置有半圆形槽A,所述推杆定位块A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卡勾A,所述底板A的后端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与信号线相配合的过线槽;中基座包括竖向设置且依次连接的左侧板B、前端板B、右侧板B以及连接在前侧板B上端且水平向前延伸的面板B,面板B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枢接换向拨柄的环形插槽,环形插槽前方同轴设置有一垂直向上凸起的半圆形挡环,前端板B的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杆定位块B,推杆定位块B的上端向上延伸至与面板B相接,推杆定位块B的下端面与前端板B的下沿齐平,且推杆定位块B的下端面与前端板B的下沿共同设置有半圆形槽B,所述推杆定位块B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且与卡勾A一一对应的卡扣B,所述推杆定位块B的左右两侧上部分别设置有卡勾B;所述上盖包括与底板A相对的面板C,沿面板C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下延伸的左侧板C和右侧板C,所述左侧板C和右侧板C上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且与卡勾B一一对应的卡扣C;所述左侧板A与左侧板B、右侧板A与右侧板B,前端板A与前端板B分别通过企口对接的形式上下对接,所述推杆定位块A与推杆定位块B通过一一对应的卡扣B和卡勾A卡接,所述半圆形槽A与半圆形槽B对接形成推杆安装孔;所述左侧板C与左侧板B,右侧板C与右侧板B分别通过企口对接的形式上下对接,卡扣C与卡勾B卡接,所述半圆形挡环位于面板C下方,面板C与半圆形挡环之间构成拨柄摆动孔;所述后盖包括与前端板B相对设置的后端板D,沿后端板D的上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向前延伸的面板D、左侧板D和右侧板D,所述面板D与面板C通过企口对接的形式对接、左侧板D分别与左侧板A、左侧板B、左侧板C通过企口对接的形式对接,右侧板D分别与右侧板A、右侧板B、右侧板C通过企口对接的形式对接;所述过线槽与后端板D相对,过线槽与后端板D构成信号线连接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中基座的左侧板B和右侧板B相向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一条平行于推杆轴向的直槽,两直槽对称设置,且位于面板B和推杆安装孔之间,所述PCB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接在对应侧的直槽内,位于PCB板上方的是换向腔室,位于PCB板下方的是开闭腔室,所述换向电路设置在PCB板的上端面上,开闭电路设置在PCB板的下端面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A的后部上端面上、左侧板A和右侧板B的相向面上设置有一条连续的挡板插槽,挡板插槽垂直于推杆的轴向,挡板插槽内插接有与推杆相对的挡板,挡板朝向推杆的面上垂直设置有与推杆同轴的导向柱,该导向柱上套设有主弹簧,所述推杆朝向挡板的一端轴向设置有与主弹簧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主弹簧背对挡板的一端插入导向孔内,所述挡板与后端板D之间构成供信号线通过的过线通道,所述过线通道的上端与PCB板上的接线端子相对。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推杆安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一个径向扩张的环形嵌槽,环形嵌槽内设置有径向收缩的环形凸起,所述防尘圈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凸起相配合的环形槽,所述防尘圈即安装在该环形嵌槽内,所述推杆插接在防尘圈内,防尘圈内缘与推杆外壁弹性抵触。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防尘圈包括圆筒形圈本体,圈本体的内侧壁上轴向依次设置有两条凸环,两凸环的内径一致,均小于推杆的外径,两条凸环成棘齿状,凸环的内环偏向推杆外端,凸环自圈本体接近推杆外端的一端向内排列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换向拨柄包括一根转动插接在环形插槽内的转轴,转轴的顶端设置有径向向一侧延伸的拨杆,拨杆从拨柄摆动孔中伸出壳体外,所述转轴与拨杆相对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与PCB板上的换向电路相对应的压盘,压盘下端面上设置有换向簧片,换向簧片上设置有两个向下凸起、用于连接换向电路的换向触点,拨动壳体外的拨杆,使转轴沿其中心轴转动,带动压盘摆动,使换向簧片改变与PCB板上的换向电路的接触位置,实现换向。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环形插槽中心同轴设置有一根向上延伸的定位柱,所述转轴下端开设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推杆平行地设置在PCB板下方,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与开闭电路弹性接触的滑爪,通过推杆的轴向运动,带动滑爪在PCB板上移动,实现电路的开闭。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左侧板A、右侧板A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勾A;所述左侧板B、右侧板B的下沿分别设置有与卡勾A一一对应且相配合的卡扣B;所述左侧板B、右侧板B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勾B,所述左侧板C、右侧板C的下沿分别设置有与卡勾B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的卡扣C;所述左侧板D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向左侧板A、左侧板C延伸的卡扣D,所述左侧板A外壁上设置有与卡扣D对应且相互卡接的卡勾A,左侧板C外壁上设置有与卡扣D对应且相互卡接的卡勾C,所述右侧板D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向右侧板A、右侧板C延伸的卡扣D,所述右侧板A外壁上设置有与卡扣D对应且相互卡接的卡勾A,右侧板C外壁上设置有与卡扣D对应且相互卡接的卡勾C。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PCB板将壳体内部分割成相互隔离的换向腔室和开闭腔室,并在推杆和壳体之间通过具有弹性的防尘圈密封,消除了灰尘从拨柄摆动孔和推杆安装孔进入开闭腔室的通道,而信号线连接孔又位于壳体下方,又与信号线紧配合,因此灰尘也难以通过信号线连接孔进入开闭腔室内,从而将灰尘与开闭电路隔绝,防止开闭电路被灰尘影响导致失灵,延长开关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的底座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刷信号直流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刷信号直流开关,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推杆安装孔(2)、拨柄摆动孔(3)、以及信号线连接孔(4),推杆安装孔(2)内插接有推杆(5),拨柄摆动孔(3)内设置有换向拨柄(6),壳体(1)内设置有PCB板(7),PCB板的一侧设置有开闭电路,另一侧设置有换向电路,其端部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推杆(5)用于控制开闭电路的开闭,所述换向拨柄(6)用于控制换向电路的换向,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7)将壳体(1)内部分割成相互隔离的换向腔室(8)和开闭腔室(9),所述推杆(5)插入开闭腔室(9)内,推杆(5)和壳体(1)之间通过具有弹性的防尘圈(10)密封,所述换向拨柄(6)插入换向腔室(8)内,所述PCB板上的开闭电路朝向开闭腔室(9),换向电路朝向换向腔室(8),所述信号线连接孔(4)开设在壳体(1)底部,信号线连接孔(4)与信号线(11)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信号直流开关,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推杆安装孔(2)、拨柄摆动孔(3)、以及信号线连接孔(4),推杆安装孔(2)内插接有推杆(5),拨柄摆动孔(3)内设置有换向拨柄(6),壳体(1)内设置有PCB板(7),PCB板的一侧设置有开闭电路,另一侧设置有换向电路,其端部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推杆(5)用于控制开闭电路的开闭,所述换向拨柄(6)用于控制换向电路的换向,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7)将壳体(1)内部分割成相互隔离的换向腔室(8)和开闭腔室(9),所述推杆(5)插入开闭腔室(9)内,推杆(5)和壳体(1)之间通过具有弹性的防尘圈(10)密封,所述换向拨柄(6)插入换向腔室(8)内,所述PCB板上的开闭电路朝向开闭腔室(9),换向电路朝向换向腔室(8),所述信号线连接孔(4)开设在壳体(1)底部,信号线连接孔(4)与信号线(11)紧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信号直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底座(101),底座(101)的正上方卡接有中基座(102),中基座(102)的正上方卡接有上盖(103),所述底座(101)、中基座(102)和上盖(103)的正后方共同卡接有一个后盖(104);其中,底座(101)包括底板A(1011)、底板A(1011)的前端、左侧、右侧边缘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前端板A(1012)、左侧板A(1013)以及右侧板A(1014),前端板A(1012)的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杆定位块A(1015),推杆定位块A(1015)的上端面和前端板A(1012)的上端面共同设置有半圆形槽A(1016),所述推杆定位块A(1015)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卡勾A(1017),所述底板A(1011)的后端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与信号线(11)相配合的过线槽(12);中基座(102)包括竖向设置且依次连接的左侧板B(1021)、前端板B(1022)、右侧板B(1023)以及连接在前侧板B(1022)上端且水平向前延伸的面板B(1024),面板B(1024)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枢接换向拨柄(6)的环形插槽(1025),环形插槽(1025)前方同轴设置有一垂直向上凸起的半圆形挡环(1026),前端板B(1022)的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杆定位块B(1027),推杆定位块B(1027)的上端向上延伸至与面板B(1024)相接,推杆定位块B(1027)的下端面与前端板B(1022)的下沿齐平,且推杆定位块B(1027)的下端面与前端板B(1022)的下沿共同设置有半圆形槽B(1028),所述推杆定位块B(1027)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且与卡勾A(1017)一一对应的卡扣B(1029),所述推杆定位块B(1027)的左右两侧上部分别设置有卡勾B(10210);所述上盖(103)包括与底板A(1011)相对的面板C(1031),沿面板C(1031)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下延伸的左侧板C(1032)和右侧板C(1033),所述左侧板C(1032)和右侧板C(1033)上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且与卡勾B(10210)一一对应的卡扣C(1034);所述左侧板A(1013)与左侧板B(1021)、右侧板A(1014)与右侧板B(1023),前端板A(1012)与前端板B(1022)分别通过企口对接的形式上下对接,所述推杆定位块A(1015)与推杆定位块B(1027)通过一一对应的卡扣B(1029)和卡勾A(1017)卡接,所述半圆形槽A(1016)与半圆形槽B(1028)对接形成推杆安装孔(2);所述左侧板C(1032)与左侧板B(1021),右侧板C(1033)与右侧板B(1023)分别通过企口对接的形式上下对接,卡扣C(1034)与卡勾B(10210)卡接,所述半圆形挡环(1026)位于面板C(1031)下方,面板C(1031)与半圆形挡环(1026)之间构成拨柄摆动孔(3);所述后盖(104)包括与前端板B(1022)相对设置的后端板D(1041),沿后端板D(1041)的上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向前延伸的面板D(1042)、左侧板D(1043)和右侧板D(1044),所述面板D(1042)与面板C(1031)通过企口对接的形式对接、左侧板D(1043)分别与左侧板A(1013)、左侧板B(1021)、左侧板C(1032)通过企口对接的形式对接,右侧板D(1043)分别与右侧板A(1014)、右侧板B(1023)、右侧板C(1033)通过企口对接的形式对接;所述过线槽(12)与后端板D(1041)相对,过线槽(12)与后端板D(1041)构成信号线连接孔(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刷信号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华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