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配合旋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764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形配合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本体(1)、紧定螺钉(4)和螺套(5),通过紧定螺钉(4)和螺套(5)将旋钮本体(1)安装在开关轴上,螺套(5)内腔设置与开关轴配合的安装平面,旋钮本体(1)为圆柱形结构,采用透明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主体涂覆不透光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局部设置有透光标记(3),透光标记(3)与所述安装平面位置正对,旋钮本体(1)顶面的圆形部分不涂覆不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区(7),使光能够投射到上层旋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配合旋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开关的旋钮。
技术介绍
在飞机的控制面板上,同轴操作器件是一个重要成员,因其功能的组合化而受国内外航电企业青睐,比如宏明电子的WI16-22和WI16-12型电位器、Grayhill的62C系列光编码器、Grayhill的43系列波段开关等等。作为同轴操作器件的匹配器件,组合式旋钮不可或缺,特别是下层旋钮是专用的,不具备可替换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旋钮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形配合旋钮。本技术提供了圆形配合旋钮,其特征在于,一种圆形配合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本体(1)、紧定螺钉(4)和螺套(5),通过紧定螺钉(4)和螺套(5)将旋钮本体(1)安装在开关轴上,螺套(5)内腔设置与开关轴配合的安装平面,旋钮本体(1)为圆柱形结构,采用透明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主体涂覆不透光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局部设置有透光标记(3),透光标记(3)与所述安装平面位置正对,旋钮本体(1)顶面的圆形部分不涂覆不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区(7),使光能够投射到上层旋钮中。旋钮本体(1)采用透明材料,为圆柱结构,侧面均布着弧面凹槽,起到防滑和增强操作手感的作用。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主体涂覆不透光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局部设置有透光标记(3),透光标记(3)与所述安装平面位置正对,夜间模式下,透光标记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旋钮本体(1)顶面局部涂覆不透光材料,设有透光区,使光能够投射到上层旋钮中。优选地,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对比层(2),对比层(2)也为不透光材料,对比层(2)包围在于透光标记(3)外侧,对比层(2)与透光标记(3)的对比度在9:1以上,在白天环境光下,通过对比层(2)可以突出透光标记(3)。优选地,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主体涂覆不透光材料为灰色,对比层(2)为黑色,透光标记(3)为白色,灰色是为了匹配导光板的颜色,黑白色的色差大,易于分辨。优选地,旋钮本体(1)底部的环形边沿上涂覆不透光层(6),夜间飞行时,防止旋钮底部的光从旋钮与导光板的缝隙间漏出来。本技术的优点:主体为圆柱结构,侧面均布着弧面凹槽,起到防滑和增强操作手感的作用,主要用于双轴电位器的下层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透光面。图中:1-旋钮本体;2-对比层;3-透光标记;4-紧定螺钉;5-螺套;6-不透光层。具体实施方式参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外形图。旋钮本体1、紧定螺钉4和螺套5,通过紧定螺钉4和螺套5将旋钮本体1安装在开关轴上,螺套5内腔设置与开关轴配合的安装平面。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对比层2,对比层2也为不透光材料,对比层2包围在于透光标记3外侧。除透光底面和顶面的透光区7外,旋钮本体1覆盖层从内到外分别是透光白漆、黑漆、灰漆。透光标记3和对比层2是用激光刻字机刻制而成。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除了旋钮本体1、对比层2和透光标记3,构成旋钮的零件还有紧定螺钉4和螺套5。螺套5采用黄铜制造,其外表面需经直纹滚花工艺以防止螺套5在旋钮本体1内打滑,并在表面镀镍,减弱因铜与塑料的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不良影响。如图3所示,为了透光,旋钮的底面不喷漆并保证光洁,但是底面边缘需喷涂不透光层(6),以最大限度减小光的损失。上述旋钮的外形设计美观,便于操控,清晰度高且不易引起误读。以上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圆形配合旋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配合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本体(1)、紧定螺钉(4)和螺套(5),通过紧定螺钉(4)和螺套(5)将旋钮本体(1)安装在开关轴上,螺套(5)内腔设置与开关轴配合的安装平面,旋钮本体(1)为圆柱形结构,采用透明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主体涂覆不透光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局部设置有透光标记(3),透光标记(3)与所述安装平面位置正对,旋钮本体(1)顶面的圆形部分不涂覆不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区(7),使光能够投射到上层旋钮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配合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本体(1)、紧定螺钉(4)和螺套(5),通过紧定螺钉(4)和螺套(5)将旋钮本体(1)安装在开关轴上,螺套(5)内腔设置与开关轴配合的安装平面,旋钮本体(1)为圆柱形结构,采用透明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主体涂覆不透光材料,旋钮本体(1)的外表面局部设置有透光标记(3),透光标记(3)与所述安装平面位置正对,旋钮本体(1)顶面的圆形部分不涂覆不透光材料形成透光区(7),使光能够投射到上层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宽耀王毅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