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153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壳体两侧侧壁均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两侧的内壁还通过转动装置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绕线辊,所述壳体的下侧内壁还设有收集箱,且收集箱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收集槽,所述收集箱位于两个绕线辊之间,所述壳体的上侧内壁还通过连杆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的内壁设有多个呈交错设置的切刀。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完成电缆的上料和下料的操作,缩短了上料和下料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护套去除的效率;同时,方便对去除之后的护套进行收集,既节约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会出现电缆的护套不光洁、线径不均、过渡色不合格等问题,往往将这些电缆按废品处理,这就造成了导体缆芯的浪费;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去护套装置在去护套的过程中,待处理的电缆和处理完之后的电缆通常缠绕在两个绕线辊上,通过两个绕线辊上电缆的转移,方便对去除护套的电缆收集;但是绕线辊与转动装置通常为固定连接,因此不方便进行下料操作;同时,去除的电缆护套没有对其收集,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又污染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去护套装置上料和下料耗时较长,降低了电缆去护套的效率;同时,去除的护套不方便收集,出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壳体两侧侧壁均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两侧的内壁还通过转动装置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绕线辊,所述壳体的下侧内壁还设有收集箱,且收集箱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收集槽,所述收集箱位于两个绕线辊之间,所述壳体的上侧内壁还通过连杆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的内壁设有多个呈交错设置的切刀,所述壳体的上侧内壁还通过连杆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套筒,且第二套筒的内壁设有多个环形刮板,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位于两个绕线辊之间,且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开口对应设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中设有与第二转轴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二转轴插设于凹槽中,且凹槽的内壁通过弹簧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凹槽两侧的内壁对称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二转轴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绕线辊的两端对称设有与第二转轴匹配的插槽,且第二转轴插设于插槽中,所述第二转轴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转轴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转轴的侧壁还设有与凹槽连通的条形开口,且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二转轴的侧壁和条形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套设有两个与其匹配的螺母,且螺母的侧壁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滑杆,所述第二转轴的内壁竖直设有第二滑槽,且滑杆远离螺母的一端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侧壁连接有卡块,且插槽的内壁环绕设有多个与卡块匹配的卡槽。优选的,所述壳体两侧内壁还对称设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槽靠近壳体的底部设置,所述收集箱的侧壁设有与第三滑槽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收集箱和第二滑块中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且第二滑块远离收集箱的一侧侧壁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二滑块中还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杆,且转杆上套设有齿轮,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设有多个与齿轮匹配的齿槽,所述第二滑块中还滑动连接有与齿轮匹配的齿条,且齿条位于齿轮远离齿槽的一侧设置,所述收集箱中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贯穿收集箱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侧壁通过斜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且第三螺纹杆贯穿齿条并与齿条螺纹连接。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外侧的第一螺纹杆上包裹有橡胶保护垫,且橡胶保护垫的表面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大小小于凹槽的长度大小。优选的,所述滑杆远离螺母的一端设有与第二滑槽匹配的滑轮。本专利技术方便完成电缆的上料和下料的操作,缩短了上料和下料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护套去除的效率;同时,方便对去除之后的护套进行收集,既节约资源又保护了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转动装置、3绕线辊、4转动件、5盖板、6收集箱、7第一套筒、8切刀、9第二套筒、10环形刮板、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凹槽、14弹簧、15第一滑槽、16第一滑块、17第一螺纹杆、18螺母、19插槽、20滑杆、21卡块、22卡槽、23第二滑槽、24滑轮、25第三滑槽、26第二滑块、27空腔、28转杆、29齿轮、30齿槽、31齿条、32第二螺纹杆、33第三螺纹杆、34斜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中空结构,且壳体1两侧侧壁均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开口,开口处通过转动件4转动连接有盖板5,壳体1两侧的内壁还通过转动装置2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绕线辊3,壳体1的下侧内壁还设有收集箱6,且收集箱6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收集槽,收集箱6位于两个绕线辊3之间,壳体1的上侧内壁还通过连杆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套筒7,且第一套筒7的内壁设有多个呈交错设置的切刀8,壳体1的上侧内壁还通过连杆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套筒9,且第二套筒9的内壁设有多个环形刮板10,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9均位于两个绕线辊3之间,且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9的开口对应设置,转动装置2包括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第一转轴11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11中设有与第二转轴12匹配的凹槽13,第二转轴12插设于凹槽13中,且凹槽13的内壁通过弹簧14与第二转轴12连接,凹槽13两侧的内壁对称设有第一滑槽15,且第二转轴12通过第一滑块16与第一滑槽15滑动连接,第一滑槽15的长度大小小于凹槽13的长度大小,防止第二转轴12从凹槽13中滑出,使第二转轴12与第一转轴11分离,绕线辊3的两端对称设有与第二转轴12匹配的插槽19,且第二转轴12插设于插槽19中,第二转轴12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转轴12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7,第一转轴11的侧壁还设有与凹槽13连通的条形开口,且第一螺纹杆17贯穿第二转轴12的侧壁和条形开口设置,位于第一转轴11外侧的第一螺纹杆17上包裹有橡胶保护垫,且橡胶保护垫的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止在转动第一螺纹杆17时被第一螺纹杆17表面的螺纹割伤手指,第一螺纹杆17上套设有两个与其匹配的螺母18,且螺母18的侧壁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滑杆20,第二转轴12的内壁竖直设有第二滑槽23,且滑杆20远离螺母18的一端与第二滑槽23滑动连接,滑杆20远离螺母18的一端设有与第二滑槽23匹配的滑轮24,方便滑杆20在第二滑槽23中滑动,滑杆20的侧壁连接有卡块21,且插槽19的内壁环绕设有多个与卡块21匹配的卡槽22,壳体1两侧内壁还对称设有第三滑槽25,且第三滑槽25靠近壳体1的底部设置,收集箱6的侧壁设有与第三滑槽25匹配的第二滑块26,收集箱6和第二滑块26中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27,且第二滑块26远离收集箱6的一侧侧壁设有与空腔27连通的通孔,第二滑块26中还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杆28,且转杆28上套设有齿轮29,第三滑槽25的内壁设有多个与齿轮29匹配的齿槽30,第二滑块26中还滑动连接有与齿轮29匹配的齿条31,且齿条31位于齿轮29远离齿槽30的一侧设置,收集箱6中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2,且第二螺纹杆32贯穿收集箱6的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且壳体(1)两侧侧壁均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转动件(4)转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壳体(1)两侧的内壁还通过转动装置(2)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绕线辊(3),所述壳体(1)的下侧内壁还设有收集箱(6),且收集箱(6)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收集槽,所述收集箱(6)位于两个绕线辊(3)之间,所述壳体(1)的上侧内壁还通过连杆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套筒(7),且第一套筒(7)的内壁设有多个呈交错设置的切刀(8),所述壳体(1)的上侧内壁还通过连杆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套筒(9),且第二套筒(9)的内壁设有多个环形刮板(10),所述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9)均位于两个绕线辊(3)之间,且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9)的开口对应设置,所述转动装置(2)包括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1)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11)中设有与第二转轴(12)匹配的凹槽(13),所述第二转轴(12)插设于凹槽(13)中,且凹槽(13)的内壁通过弹簧(14)与第二转轴(12)连接,所述凹槽(13)两侧的内壁对称设有第一滑槽(15),且第二转轴(12)通过第一滑块(16)与第一滑槽(15)滑动连接,所述绕线辊(3)的两端对称设有与第二转轴(12)匹配的插槽(19),且第二转轴(12)插设于插槽(19)中,所述第二转轴(12)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转轴(12)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7),所述第一转轴(11)的侧壁还设有与凹槽(13)连通的条形开口,且第一螺纹杆(17)贯穿第二转轴(12)的侧壁和条形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17)上套设有两个与其匹配的螺母(18),且螺母(18)的侧壁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滑杆(20),所述第二转轴(12)的内壁竖直设有第二滑槽(23),且滑杆(20)远离螺母(18)的一端与第二滑槽(23)滑动连接,所述滑杆(20)的侧壁连接有卡块(21),且插槽(19)的内壁环绕设有多个与卡块(21)匹配的卡槽(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且壳体(1)两侧侧壁均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转动件(4)转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壳体(1)两侧的内壁还通过转动装置(2)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绕线辊(3),所述壳体(1)的下侧内壁还设有收集箱(6),且收集箱(6)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收集槽,所述收集箱(6)位于两个绕线辊(3)之间,所述壳体(1)的上侧内壁还通过连杆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套筒(7),且第一套筒(7)的内壁设有多个呈交错设置的切刀(8),所述壳体(1)的上侧内壁还通过连杆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套筒(9),且第二套筒(9)的内壁设有多个环形刮板(10),所述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9)均位于两个绕线辊(3)之间,且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9)的开口对应设置,所述转动装置(2)包括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1)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11)中设有与第二转轴(12)匹配的凹槽(13),所述第二转轴(12)插设于凹槽(13)中,且凹槽(13)的内壁通过弹簧(14)与第二转轴(12)连接,所述凹槽(13)两侧的内壁对称设有第一滑槽(15),且第二转轴(12)通过第一滑块(16)与第一滑槽(15)滑动连接,所述绕线辊(3)的两端对称设有与第二转轴(12)匹配的插槽(19),且第二转轴(12)插设于插槽(19)中,所述第二转轴(12)为中空结构,且第二转轴(12)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7),所述第一转轴(11)的侧壁还设有与凹槽(13)连通的条形开口,且第一螺纹杆(17)贯穿第二转轴(12)的侧壁和条形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17)上套设有两个与其匹配的螺母(18),且螺母(18)的侧壁连接有横向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晓元刘成莹杨振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