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线清洗吹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3164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缆线清洗吹干装置,包括导向框、光缆、清洗箱、收线轮、系线孔、电机、吹干筒和鼓风机;所述清洗箱固定设置在四根支撑架上端;所述导向框焊接在固定杆左端;所述吹干筒固定设置在吹干筒固定座下端;所述鼓风机固定设置在下承载板上端面;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座上;所述收线轮套接在转动轴上,采用螺母旋紧在转动轴一端紧固收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现护套表面水分吹干充分,不会存在细小的水滴,导致油墨喷印时会直接喷印到水滴上。

A Cleaning and Drying Device for Optical Ca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tical cable cleaning and dr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guide frame, an optical cable, a cleaning box, a receiving wheel, a tie hole, a motor, a drying drum and a blower; the cleaning box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four support frames; the guide frame is weld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fixing rod; the drying drum is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xing seat of the drying drum; and the blower is fixed at the lower bearing plate. The upper end surface;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motor base; the take-up wheel is sleev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take-up wheel is tightened at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by nuts;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and convenient in use, realizing full water blow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sheath, and there will be no small water droplets, which will directly spray printing on the water droplets when ink spray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线清洗吹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缆
,尤其是一种光缆线清洗吹干装置。
技术介绍
光缆护套生产时塑料从机头挤塑成型后,需通过水槽冷却水对护套进行冷却,光缆经过冷却水槽后,护套表面带水量较多,在出水槽时需用吹风机对护套进行吹干。由于目前多数吹干装置结构设计上存在不足,导致护套表面水分吹干不充分,当护套表面存在细小的水滴时,这不仅导致油墨喷印时直接喷印到水滴上,没有完全喷印到光缆表面,最终导致印字附着力较差;同时部分水滴还可能附着在光缆表面或者滴落在测径仪上,影响在线检测数据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护套表面水分吹干不充分,护套表面存在细小的水滴,导致油墨喷印时直接喷印到水滴上的问题的缆线清洗吹干装置。一种光缆线清洗吹干装置,包括固定杆、导向框、光缆、第一牵引轮、进线口、清洗箱、第二牵引轮、第三牵引轮、出线口、第四牵引轮、固定底板、支撑架、排水管、排水阀、紧固螺钉、收线板、收线轮、系线孔、电机、电机座、上承载板、海绵固定座、吹干筒固定座、吹干筒、第六牵引轮、下承载板、鼓风机、进风管、螺母、转动轴、联轴器、轴承、导风孔、固定轴和转动套筒;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四根,焊接在固定底板上端面左侧;所述清洗箱固定设置在四根支撑架上端;所述进线口设置在清洗箱左侧壁;所述第一牵引轮固定设置在清洗箱左侧壁,且位于进线口位置处;所述固定杆焊接在清洗箱左侧壁;所述导向框焊接在固定杆左端;所述转动套筒套接在固定轴上,能够实现转动套筒在固定轴上转动;所述固定轴焊接在导向框内壁上;所述第二牵引轮固定设置在清洗箱内部;所述第三牵引轮固定设置在清洗箱内部,且设置在第二牵引轮右侧,第三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线口设置在清洗箱右侧壁;所述第四牵引轮固定设置在清洗箱右侧壁,且位于出线口位置处;所述排水管焊接在清洗箱下端壁中;所述排水阀固定设置在排水管上;所述上承载板焊接在清洗箱右侧面,且位于出线口上端;所述下承载板焊接在清洗箱右侧面,且位于出线口下端;所述吹干筒固定座固定设置在上承载板下端面;所述吹干筒固定设置在吹干筒固定座下端;所述鼓风机固定设置在下承载板上端面;所述进风管一端固定设置在鼓风机上,另一端与吹干筒连通;所述收线板焊接在固定底板上端面右侧;所述轴承固定设置在收线板中;所述电机座采用紧固螺钉固定设置在收线板上;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座上;所述联轴器套接紧固设置在电机上的电机轴上;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固定设置在联轴器上;所述收线轮套接在转动轴上,采用螺母旋紧在转动轴一端紧固收线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海绵固定座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下承载板上端面和上承载板下端面,两个海绵固定座同轴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吹干筒采用中间设计,内侧壁上设置有导风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设置为梯形轴,且一端上设置有螺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线轮端壁上设置有系线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缆通过两个转动套筒之间、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第三牵引轮、第四牵引轮、两个海绵固定座之间、吹干筒、第六牵引轮,系在系线孔上,绕在收线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需要光缆一端通过通过两个转动套筒之间、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第三牵引轮、第四牵引轮、两个海绵固定座之间、吹干筒、第六牵引轮,系在系线孔上,绕在收线轮上;启动电机带动转动轴上的收线轮旋转收取光缆,光缆经过清洗箱进行水洗,水洗后通过两个海绵固定座之间擦去光缆上的大水珠,擦拭后的光缆进入吹干筒中,启动鼓风机通过进风管向吹干筒中鼓入空气通过导风孔散出对光缆进行吹干,吹干后的光缆缠绕在收线轮上;如此进行两次清洗吹干,保证收线轮上的光缆清洗干净无水渍;该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现护套表面水分吹干充分,不会存在细小的水滴,导致油墨喷印时会直接喷印到水滴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吹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收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吹干筒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杆,2-导向框,3-光缆,4-第一牵引轮,5-进线口,6-清洗箱,7-第二牵引轮,8-第三牵引轮,9-出线口,10-第四牵引轮,11-固定底板,12-支撑架,13-排水管,14-排水阀,15-紧固螺钉,16-收线板,17-收线轮,18-系线孔,19-电机,20-电机座,21-上承载板,22-海绵固定座,23-吹干筒固定座,24-吹干筒,25-第六牵引轮,26-下承载板,27-鼓风机,28-进风管,29-螺母,30-转动轴,31-联轴器,32-轴承,33-导风孔,34-固定轴,35-转动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光缆线清洗吹干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5,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缆线清洗吹干装置,包括固定杆1、导向框2、光缆3、第一牵引轮4、进线口5、清洗箱6、第二牵引轮7、第三牵引轮8、出线口9、第四牵引轮10、固定底板11、支撑架12、排水管13、排水阀14、紧固螺钉15、收线板16、收线轮17、系线孔18、电机19、电机座20、上承载板21、海绵固定座22、吹干筒固定座23、吹干筒24、第六牵引轮25、下承载板26、鼓风机27、进风管28、螺母29、转动轴30、联轴器31、轴承32、导风孔33、固定轴34和转动套筒35;所述支撑架12设置有四根,焊接在固定底板11上端面左侧;所述清洗箱6固定设置在四根支撑架12上端;所述进线口5设置在清洗箱6左侧壁;所述第一牵引轮4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左侧壁,且位于进线口5位置处;所述固定杆1焊接在清洗箱6左侧壁;所述导向框2焊接在固定杆1左端;所述转动套筒35套接在固定轴34上,能够实现转动套筒35在固定轴34上转动;所述固定轴34焊接在导向框2内壁上;所述第二牵引轮7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内部;所述第三牵引轮8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内部,且设置在第二牵引轮7右侧,第三牵引轮8与第二牵引轮7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线口9设置在清洗箱6右侧壁;所述第四牵引轮10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右侧壁,且位于出线口9位置处;所述排水管13焊接在清洗箱6下端壁中;所述排水阀14固定设置在排水管13上;所述上承载板21焊接在清洗箱6右侧面,且位于出线口9上端;所述下承载板26焊接在清洗箱6右侧面,且位于出线口9下端;所述海绵固定座22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下承载板26上端面和上承载板21下端面,两个海绵固定座22同轴设置;所述吹干筒固定座23固定设置在上承载板21下端面;所述吹干筒24固定设置在吹干筒固定座23下端,吹干筒24采用中间设计,内侧壁上设置有导风孔33;所述鼓风机27固定设置在下承载板26上端面;所述进风管28一端固定设置在鼓风机27上,另一端与吹干筒24连通;所述收线板16焊接在固定底板11上端面右侧;所述轴承32固定设置在收线板16中;所述电机座20采用紧固螺钉15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缆线清洗吹干装置,包括固定杆(1)、导向框(2)、光缆(3)、第一牵引轮(4)、进线口(5)、清洗箱(6)、第二牵引轮(7)、第三牵引轮(8)、出线口(9)、第四牵引轮(10)、固定底板(11)、支撑架(12)、排水管(13)、排水阀(14)、紧固螺钉(15)、收线板(16)、收线轮(17)、系线孔(18)、电机(19)、电机座(20)、上承载板(21)、海绵固定座(22)、吹干筒固定座(23)、吹干筒(24)、第六牵引轮(25)、下承载板(26)、鼓风机(27)、进风管(28)、螺母(29)、转动轴(30)、联轴器(31)、轴承(32)、导风孔(33)、固定轴(34)和转动套筒(3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设置有四根,焊接在固定底板(11)上端面左侧;所述清洗箱(6)固定设置在四根支撑架(12)上端;所述进线口(5)设置在清洗箱(6)左侧壁;所述第一牵引轮(4)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左侧壁,且位于进线口(5)位置处;所述固定杆(1)焊接在清洗箱(6)左侧壁;所述导向框(2)焊接在固定杆(1)左端;所述转动套筒(35)套接在固定轴(34)上,能够实现转动套筒(35)在固定轴(34)上转动;所述固定轴(34)焊接在导向框(2)内壁上;所述第二牵引轮(7)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内部;所述第三牵引轮(8)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内部,且设置在第二牵引轮(7)右侧,第三牵引轮(8)与第二牵引轮(7)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线口(9)设置在清洗箱(6)右侧壁;所述第四牵引轮(10)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右侧壁,且位于出线口(9)位置处;所述排水管(13)焊接在清洗箱(6)下端壁中;所述排水阀(14)固定设置在排水管(13)上;所述上承载板(21)焊接在清洗箱(6)右侧面,且位于出线口(9)上端;所述下承载板(26)焊接在清洗箱(6)右侧面,且位于出线口(9)下端;所述吹干筒固定座(23)固定设置在上承载板(21)下端面;所述吹干筒(24)固定设置在吹干筒固定座(23)下端;所述鼓风机(27)固定设置在下承载板(26)上端面;所述进风管(28)一端固定设置在鼓风机(27)上,另一端与吹干筒(24)连通;所述收线板(16)焊接在固定底板(11)上端面右侧;所述轴承(32)固定设置在收线板(16)中;所述电机座(20)采用紧固螺钉(15)固定设置在收线板(16)上;所述电机(19)固定设置在电机座(20)上;所述联轴器(31)套接紧固设置在电机(19)上的电机轴上;所述转动轴(30)通过轴承(32)固定设置在联轴器(31)上;所述收线轮(17)套接在转动轴(30)上,采用螺母(29)旋紧在转动轴(30)一端紧固收线轮(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线清洗吹干装置,包括固定杆(1)、导向框(2)、光缆(3)、第一牵引轮(4)、进线口(5)、清洗箱(6)、第二牵引轮(7)、第三牵引轮(8)、出线口(9)、第四牵引轮(10)、固定底板(11)、支撑架(12)、排水管(13)、排水阀(14)、紧固螺钉(15)、收线板(16)、收线轮(17)、系线孔(18)、电机(19)、电机座(20)、上承载板(21)、海绵固定座(22)、吹干筒固定座(23)、吹干筒(24)、第六牵引轮(25)、下承载板(26)、鼓风机(27)、进风管(28)、螺母(29)、转动轴(30)、联轴器(31)、轴承(32)、导风孔(33)、固定轴(34)和转动套筒(3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设置有四根,焊接在固定底板(11)上端面左侧;所述清洗箱(6)固定设置在四根支撑架(12)上端;所述进线口(5)设置在清洗箱(6)左侧壁;所述第一牵引轮(4)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左侧壁,且位于进线口(5)位置处;所述固定杆(1)焊接在清洗箱(6)左侧壁;所述导向框(2)焊接在固定杆(1)左端;所述转动套筒(35)套接在固定轴(34)上,能够实现转动套筒(35)在固定轴(34)上转动;所述固定轴(34)焊接在导向框(2)内壁上;所述第二牵引轮(7)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内部;所述第三牵引轮(8)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内部,且设置在第二牵引轮(7)右侧,第三牵引轮(8)与第二牵引轮(7)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线口(9)设置在清洗箱(6)右侧壁;所述第四牵引轮(10)固定设置在清洗箱(6)右侧壁,且位于出线口(9)位置处;所述排水管(13)焊接在清洗箱(6)下端壁中;所述排水阀(14)固定设置在排水管(13)上;所述上承载板(21)焊接在清洗箱(6)右侧面,且位于出线口(9)上端;所述下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信孟亮朱保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