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倍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110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镜头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镜头组和至少一个镜头组,该变倍光学系统通过改变各镜头组的间隔来进行变倍,且分别至少具备一枚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和一枚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并且满足给定的条件。从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维持足够的光学性能,又实现低成本化,且温度特性良好的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具备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胶片相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摄像光学系统而言适合的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具备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正在普及。并且,近年来,伴随镜头可更换系统中的光学系统的小型化等,单反相机、无反单镜头相机等镜头可更换式摄像装置的市场显著扩大,大量的用户层会使用镜头可更换式摄像装置。伴随这样的用户层的扩大,在镜头可更换系统中,光学系统的高性能化以及小型化自不必说,还要求低成本化。这样的状况下,例如,为了实现低成本化,光学系统的一部分采用塑料镜头。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所构成的所谓袖珍相机用的高倍变焦镜头用光学系统。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采用多枚塑料镜头构成的所谓无反相机用的标准变焦镜头用光学系统。【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141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99250然而,塑料镜头,与玻璃制镜头相比,线膨胀系数更大,随着气氛温度的变化会使得镜头的形状、折射率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在含有塑料镜头的光学系统中,存在随着气氛温度的变化使得焦点位置或各像差产生变动的情况,要求温度特性良好的光学系统。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学系统中,仅采用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在该塑料镜头的折射率因气氛温度的变化而产生了变化时,无法对焦点位置、各像差的变动进行充分补正。专利文献2记载的光学系统,不仅包含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还包含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但各塑料镜头的配置、对各塑料镜头的屈光力的分配不适当,也不能说该光学系统对温度特性的考虑会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维持足够的光学性能,还实现低成本化,且温度特性良好的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具备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镜头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镜头组、和至少一个镜头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通过改变各镜头组的间隔来进行变倍,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至少分别具备一枚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和一枚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且满足以下的条件:-5.00<fw/f12w<-0.60…(1)-2.80<∑i(φppi×hppi)/∑j(φpnj×hpnj)<-0.35…(2)其中,fw:广角端的该变倍光学系统整体的合成焦距f12w:广角端的前述第1镜头组以及前記第2镜头组的合成焦距φppi:在将该变倍光学系统中所含的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表示为Gpp1、Gpp2、…时,从物体侧起第i个(i=1,2,…)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pi的屈光力hppi:望远端的轴上光束通过前述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pi的物体侧的面时,该轴上光束距离光轴的最大高度φpnj:在将该变倍光学系统所含的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表示为Gpn1、Gpn2、…时,从物体侧起第j(j=1,2,…)个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nj的屈光力hpnj:望远端的轴上光束通过前述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nj的物体侧的面时,该轴上光束距离光轴的最大高度。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光学系统,和在该光学系统的像侧的、将通过该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像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既维持足够的光学性能,又实现低成本化,且温度特性良好的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具备该变倍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例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3是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4是实施例1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例的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2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7是实施例2的变倍光学系统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8是实施例2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例的剖视图。图10是实施例3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11是实施例3的变倍光学系统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12是实施例3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例的剖视图。图14是实施例4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15是实施例4的变倍光学系统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16是实施例4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例的剖视图。图18是实施例5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19是实施例5的变倍光学系统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20是实施例5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2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例的剖视图。图22是实施例6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23是实施例6的变倍光学系统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24是实施例6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2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镜头结构例的剖视图。图26是实施例7的变倍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27是实施例7的变倍光学系统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图28是实施例7的变倍光学系统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畸变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说明的该变倍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的一种形式,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不限定于以下的形式。1.变倍光学系统1-1.变倍光学系统的结构首先,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镜头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镜头组、以及至少一个镜头组,通过改变各镜头组的间隔来进行变倍,该变倍光学系统分别至少具备一枚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和一枚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且满足后述的条件式(1)以及条件式(2)表示的条件。(1)镜头组结构在该变倍光学系统中,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镜头组、和具有负屈光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镜头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镜头组、和至少一个镜头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通过改变各镜头组的间隔来进行变倍,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至少分别具备一枚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和一枚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且满足以下的条件:-5.00<fw/f12w<-0.60···(1)-2.80<Σi(φppi×hppi)/Σj(φpnj×hpnj)<-0.35···(2)其中,fw:广角端的该变倍光学系统整体的合成焦距f12w:广角端的所述第1镜头组以及前記第2镜头组的合成焦距φppi:在将该变倍光学系统中所含的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表示为Gpp1、Gpp2、···时,从物体侧起第i个(i=1,2,···)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pi的屈光力hppi:望远端的轴上光束通过所述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pi的物体侧的面时,该轴上光束距离光轴的最大高度φpnj:在将该变倍光学系统所含的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表示为Gpn1、Gpn2、···时,从物体侧起第j(j=1,2,···)个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nj的屈光力hpnj:望远端的轴上光束通过所述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nj的物体侧的面时,该轴上光束距离光轴的最大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31 JP 2016-2132071.一种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镜头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镜头组、和至少一个镜头组,所述变倍光学系统通过改变各镜头组的间隔来进行变倍,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至少分别具备一枚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和一枚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且满足以下的条件:-5.00<fw/f12w<-0.60···(1)-2.80<Σi(φppi×hppi)/Σj(φpnj×hpnj)<-0.35···(2)其中,fw:广角端的该变倍光学系统整体的合成焦距f12w:广角端的所述第1镜头组以及前記第2镜头组的合成焦距φppi:在将该变倍光学系统中所含的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表示为Gpp1、Gpp2、···时,从物体侧起第i个(i=1,2,···)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pi的屈光力hppi:望远端的轴上光束通过所述具有正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pi的物体侧的面时,该轴上光束距离光轴的最大高度φpnj:在将该变倍光学系统所含的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表示为Gpn1、Gpn2、···时,从物体侧起第j(j=1,2,···)个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nj的屈光力hpnj:望远端的轴上光束通过所述具有负屈光力的塑料镜头Gpnj的物体侧的面时,该轴上光束距离光轴的最大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0.10<f1/ft<1.70···(3)其中,f1:所述第1镜头组的合成焦距ft:望远端的该变倍光学系统整体的合成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圭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腾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