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输送管道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110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油输送管道及输送系统,属于石油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内层、加热层、抗压层、防腐层以及外层;加热层套设在内层的外周侧上,加热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第二端分别安装在内层的外周侧上,加热层与内层之间具有空腔;抗压层套设在加热层的外周侧,防腐层套设在抗压层的外周侧,外层套设在防腐层的外周侧。该输送系统具有上述的石油输送管道,结构简单且输送石油的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输送管道及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油工程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石油输送管道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石油在开采过程中,需要管道的运送,由于石油中含有各种杂质,因此其很容易结垢。管道结垢之后使得管道缩颈,流通面积变小,造成压力损失、排量减小及管道堵塞;同时,在低温的环境下,石油的粘性增大,流通性变差,容易引起堵塞。现有的石油开采设备,大多可以做到防冻的作用,但采用的防冻措施复杂,防冻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石油输送管道,此石油输送管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石油管道输送石油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系统,此输送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系统的石油管道安装不牢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油输送管道,所述石油输送管道包括内层、加热层、抗压层、防腐层以及外层;所述加热层套设在所述内层的外周侧上,所述加热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内层的外周侧上,所述加热层与所述内层之间具有空腔;所述抗压层套设在所述加热层的外周侧,所述防腐层套设在所述抗压层的外周侧,所述外层套设在所述防腐层的外周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层的外壁为多个首尾相连且大小不同的圆形连接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层的外壁为多个首尾相连且大小不同的多边形连接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层的外壁为多个首尾相连且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连接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层的内壁为不规则的三边形结构或不规则的七边形机构,所述内层的内壁上设置有大小不同的凸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层上套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聚氨酯板或玻璃棉卷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腐层为合成树脂防腐蚀材料、玻璃钢或无机镁钢材质,所述外层为熔结环氧粉末材质。一种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包括管道支撑机构和以上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所述石油输送管道安装在所述管道支撑机构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柱、支撑板;所述支撑柱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板上相对的安装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管道夹紧板,所述第一管道夹紧板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内凹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二管道夹紧板,所述第二管道夹紧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内凹的第二弧形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夹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夹紧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轴向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管道夹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夹紧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轴向延伸方向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石油输送管道,该石油输送管道由于具有加热层,加热层套设在内层的外周侧上,同时加热层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安装在内层的外周侧上,加热层与内层之间具有空腔,因此,当向空腔中加入热水或是其他的高温物质之时,便可以提高内层中的石油的温度从而降低石油的黏度,增加石油的流动性。管道中的内层由于不同的位置的加热情况不同,导致其中的石油的受热不均匀,从而导致不同位置处的石油的温度不同,使得石油处于湍流的情况,进而减小了管道的堵塞的可能性,从而适用于低温寒冷地带的石油运输。同时,由于该管道上设置了抗压层,从而提高了其管道强度,进一步地提高了管道的安全性。此外,官道上还设置了保温层和防腐层,因此,该管道的抗冻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从而使得其具有更好的防堵塞能力,进一步降低了石油的黏度,增加石油的流动性,进而减小了管道的堵塞的可能性;防腐层使得整个管道具有更好的防止外界物质腐蚀管道的能力,从而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增强了管道的使用性能。其次,由于加热层的外壁上设置了多个首尾相连且大小不同的多边形或者圆形,所以管道的不同位置处其受热能力不同,导致其中的石油的受热不均匀,从而导致不同位置处的石油的温度不同,使得石油处于湍流的情况,进而减小了管道的堵塞的可能性,从而适用于低温寒冷地带的石油运输。由此可知,该石油输送管道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同时其防堵塞性能好,安全系数高且防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由于具有上述的石油输送管道,同时具有用于安装该石油输送管道的管道支撑机构,该管道支撑机构上的第一管道夹紧板具有第一弧形槽,第二管道夹紧板具有第二弧形槽,因此,其可以与石油输送管道配合使用,进一步提高石油输送管道的使用性能;同时,第一管道夹紧板与第一侧板可滑动地连接,第二管道夹紧板与第二侧板可滑动地连接,因此,该管道支撑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管径的石油输送管道进行间距的调整,从而适应于不同管径的管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石油输送管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石油输送管道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标:1-石油输送管道;2-内层;3-加热层;4-抗压层;5-防腐层;6-外层;7-第一端;8-第二端;9-空腔;10-保温层;11-输送系统;12-管道支撑机构;13-支撑底座;14-支撑柱;15-支撑板;16-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18-第一管道夹紧板;19-第一弧形槽;20-第二管道夹紧板;21-第二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石油输送管道及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油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输送管道包括内层、加热层、抗压层、防腐层以及外层;所述加热层套设在所述内层的外周侧上,所述加热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内层的外周侧上,所述加热层与所述内层之间具有空腔;所述抗压层套设在所述加热层的外周侧,所述防腐层套设在所述抗压层的外周侧,所述外层套设在所述防腐层的外周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输送管道包括内层、加热层、抗压层、防腐层以及外层;所述加热层套设在所述内层的外周侧上,所述加热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内层的外周侧上,所述加热层与所述内层之间具有空腔;所述抗压层套设在所述加热层的外周侧,所述防腐层套设在所述抗压层的外周侧,所述外层套设在所述防腐层的外周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的外壁为多个首尾相连且大小不同的圆形连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的外壁为多个首尾相连且大小不同的多边形连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的外壁为多个首尾相连且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连接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内壁为不规则的三边形结构或不规则的七边形机构,所述内层的内壁上设置有大小不同的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上套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聚苯乙烯、聚氨酯板或玻璃棉卷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