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警线固定卡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98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警线固定卡箍,包括:底座、上压片、下压片、压紧螺钉和压紧螺钉销;底座前端通过一根转轴与上压片尾端铰接,底座尾端通过一根转轴与下压片的尾端铰接,即上压片和下压片的前端均向底座中部扣合,且上压片和下压片的前端相互重叠,重叠部分加工有用于压紧螺钉杆体部分穿过的通孔,底座位于通孔位置对位加工有十字孔,且压紧螺钉杆体末端伸出于十字孔,压紧螺钉销固定于压紧螺钉末端,形成通过旋转压紧螺钉实现压紧螺钉销与十字孔的配合锁紧或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警线固定卡箍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上火警探测系统中火警线的固定装置,特别涉及火警线固定卡箍。
技术介绍
火警线固定卡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行业中发动机的火警探测系统上,对火警线起紧固、固定支撑作用。在这些行业中,对产品性能要求高,对产品的材质,强度,结构,重量,适用等性能要求较高,非其他产品所能替代。传统火警线固定卡箍在使用过程中,一个产品只能装夹一根火警线或安装固定方式为螺接,既沉重也麻烦。现阶段一个火警线固定卡箍产品可以装夹两根火警线且可以将卡箍直接焊接在导管上面,具有灵巧,节省空间,快装快卸,重量轻,适用性强的特点。传统卡箍一般只能用在一般区域,且材料强度低,卡箍折弯处易断裂,不能满足航空、航天标准;传统卡箍的结构简单,连接处受振动时易松动,开口处无圆弧导向边,对于一些特殊环境无法使用,且无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同时可以束缚固定两根线材,并具有快拆效果的火警线固定卡箍。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火警线固定卡箍,包括:底座、上压片、下压片、压紧螺钉和压紧螺钉销;底座前端通过一根转轴与上压片尾端铰接,底座尾端通过一根转轴与下压片的尾端铰接,即上压片和下压片的前端均向底座中部扣合,且上压片和下压片的前端相互重叠;上压片和下压片均为带有向上凸起的弧状部;其中,上压片和下压片扣合于底座中部后,底座位于上压片和下压片的弧状部位置设置有对应这两个弧状部的两个向下凹陷,保证上压片和下压片扣合后在底座的两个向下凹陷位置形成两个用于束线的孔洞;底座左右两侧设有带弧度耳片以及装配孔;弧度耳片部分可更加方便于与飞机发动机附近导管的焊接;底座中部上压片和下压片前端重叠部分覆盖区域中心位置加工有十字孔;十字孔两个相互垂直的条孔,一个条孔孔径宽度大于另一个条孔孔径宽度;上压片与底座扣合后前端部分位于十字孔上方位置加工有用于压紧螺钉的杆体部分穿过的小径圆孔;下压片与扣合后前端部分位于十字孔上方位置加工有大径圆孔,且此大径圆孔直径大于等于压紧螺钉销的长度;压紧螺钉销垂直固定于压紧螺钉末端,且压紧螺钉销的长度大于上压片的小径圆孔;其中,压紧螺钉的杆体部分直径小于等于底座的十字孔中心孔的直径,保证压紧螺钉的杆体部分能够穿过十字孔的中心孔;压紧螺钉销的宽度大于十字孔的宽度较小条孔孔径,小于等于十字孔的宽度较大条孔孔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压紧螺钉的杆体部分穿过上压片的小径圆孔,然后在压紧螺钉穿过小径圆孔部分的杆体上垂直装配压紧螺钉销,由于压紧螺钉销的长度大于上压片的小圆孔直径,这样压紧螺钉就不会与上压片脱落;下压片与底座扣合(上压片的前端压于下压片前端上方),压紧螺钉的压紧螺钉销部分穿过下压片的大径圆孔,对准进而对准十字孔较宽条孔,最终压紧螺钉销穿过十字孔,然后旋转压紧螺钉90°完成锁紧工作,相对应的再旋转90°即可打开。其中,由于压紧螺钉销长度小于等于下压片的大径圆孔,此结构保证当解锁时上压片和下压片可分离。进一步的,十字孔为冲压十字孔,即位于十字孔下端具有4个向下弯曲翻折的凸沿部,此结构作用在于当压紧螺钉旋转90°锁紧时压紧螺钉销会嵌入到宽度较窄的条孔底端的凸沿部形成的夹缝中,首先实现了压紧螺钉销的一个限位,可以防止压紧螺钉销发生串动,进一步增加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进一步的,上压片与底座扣合后前端部分与底座的前端部分之间设置有夹角,此结构作用在于为上压片与底座扣合提供预紧力,并且与上述方案结合会提供一个较大的预紧力,在实现压紧束缚线材的前提,进一步的防止压紧螺钉销串动。进一步的,压紧螺钉销与压紧螺钉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者铆接。进一步的,底座、上压片、下压片、压紧螺钉、压紧螺钉销以及转轴均采用304不锈钢材料。综上,本技术优点在于:1、采用十字孔的快拆快装结构,提高装配效率。2、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卡箍的安全性和紧固、固定支撑的可靠性。3、可拆卸结构保证上压片和下压片分离。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本技术共4幅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剖面图。图中:1、底座,2、上压片,3、下压片,4、压紧螺钉,5、压紧螺钉销,6、转轴,7、十字孔,7.1、凸沿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火警线固定卡箍,包括:底座1、上压片2、下压片3、压紧螺钉4和压紧螺钉销5;底座1前端通过一根转轴6与上压片2尾端铰接,底座1尾端通过一根转轴6与下压片3的尾端铰接,即上压片2和下压片3的前端均向底座1中部扣合,且上压片2和下压片3的前端相互重叠;上压片2和下压片3均为带有向上凸起的弧状部;其中,上压片2和下压片3扣合于底座1中部后,底座1位于上压片2和下压片3的弧状部位置设置有对应这两个弧状部的两个向下凹陷,保证上压片2和下压片3扣合后在底座1的两个向下凹陷位置形成两个用于束线的孔洞;底座1左右两侧设有带弧度耳片以及装配孔;弧度耳片部分可更加方便于与飞机发动机附近导管的焊接;底座1中部上压片2和下压片3前端重叠部分覆盖区域中心位置加工有十字孔7;十字孔7两个相互垂直的条孔,一个条孔孔径宽度大于另一个条孔孔径宽度;上压片2与底座1扣合后前端部分位于十字孔7上方位置加工有用于压紧螺钉4的杆体部分穿过的小径圆孔;下压片3与扣合后前端部分位于十字孔7上方位置加工有大径圆孔,且此大径圆孔直径大于等于压紧螺钉销5的长度;压紧螺钉销5垂直固定于压紧螺钉4末端,且压紧螺钉销5的长度大于上压片2的小径圆孔;其中,压紧螺钉4的杆体部分直径小于等于底座1的十字孔7中心孔的直径,保证压紧螺钉4的杆体部分能够穿过十字孔7的中心孔;压紧螺钉销5的宽度大于十字孔7的宽度较小条孔孔径,小于等于十字孔7的宽度较大条孔孔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压紧螺钉4的杆体部分穿过上压片2的小径圆孔,然后在压紧螺钉4穿过小径圆孔部分的杆体上垂直装配压紧螺钉销5,由于压紧螺钉销5的长度大于上压片2的小圆孔直径,这样压紧螺钉4就不会与上压片2脱落;下压片3与底座1扣合(上压片2的前端压于下压片3前端上方),压紧螺钉4的压紧螺钉销5部分穿过下压片3的大径圆孔,对准进而对准十字孔7较宽条孔,最终压紧螺钉销5穿过十字孔7,然后旋转压紧螺钉90°完成锁紧工作,相对应的再旋转90°即可打开。其中,由于压紧螺钉销5长度小于等于下压片3的大径圆孔,此结构保证当解锁时上压片2和下压片3可分离。进一步的,十字孔7为冲压十字孔,即位于十字孔下端具有4个向下弯曲翻折的凸沿部7.1,此结构作用在于当压紧螺钉4旋转90°锁紧时压紧螺钉销5会嵌入到宽度较窄的条孔底端的凸沿部7.1形成的夹缝中,首先实现了压紧螺钉销5的一个限位,可以防止压紧螺钉销5发生串动,进一步增加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进一步的,上压片2与底座1扣合后前端部分与底座1的前端部分之间设置有夹角,此结构作用在于为上压片2与底座1扣合提供预紧力,并且与上述方案结合会提供一个较大的预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火警线固定卡箍

【技术保护点】
火警线固定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压片(2)、下压片(3)、压紧螺钉(4)和压紧螺钉销(5);所述底座(1)前端通过一根转轴与上压片(2)尾端铰接,底座(1)尾端通过一根转轴与下压片(3)的尾端铰接,即上压片(2)和下压片(3)的前端均向底座(1)中部扣合,且上压片(2)和下压片(3)的前端相互重叠;所述上压片(2)和下压片(3)均为带有向上凸起的弧状部;其中,上压片(2)和下压片(3)扣合于底座(1)中部后,底座(1)位于上压片(2)和下压片(3)的弧状部位置设置有对应这两个弧状部的两个向下凹陷,保证上压片(2)和下压片(3)扣合后在底座(1)的两个向下凹陷位置形成两个用于束线的孔洞;底座(1)左右两侧设有带弧度耳片以及装配孔;底座(1)中部上压片(2)和下压片(3)前端重叠部分覆盖区域中心位置加工有十字孔(7);十字孔(7)两个相互垂直的条孔,一个条孔孔径宽度大于另一个条孔孔径宽度;所述上压片(2)与底座(1)扣合后前端部分位于十字孔(7)上方位置加工有用于压紧螺钉(4)的杆体部分穿过的小径圆孔;所述下压片(3)与扣合后前端部分位于十字孔(7)上方位置加工有大径圆孔,且此大径圆孔直径大于等于压紧螺钉销(5)的长度;所述压紧螺钉销(5)垂直固定于压紧螺钉(4)末端,且压紧螺钉销(5)的长度大于上压片(2)的小径圆孔;其中,压紧螺钉(4)的杆体部分直径小于等于底座(1)的十字孔(7)中心孔的直径,保证压紧螺钉(4)的杆体部分能够穿过十字孔(7)的中心孔;压紧螺钉销(5)的宽度大于十字孔(7)的宽度较小条孔孔径,小于等于十字孔(7)的宽度较大条孔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火警线固定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压片(2)、下压片(3)、压紧螺钉(4)和压紧螺钉销(5);所述底座(1)前端通过一根转轴与上压片(2)尾端铰接,底座(1)尾端通过一根转轴与下压片(3)的尾端铰接,即上压片(2)和下压片(3)的前端均向底座(1)中部扣合,且上压片(2)和下压片(3)的前端相互重叠;所述上压片(2)和下压片(3)均为带有向上凸起的弧状部;其中,上压片(2)和下压片(3)扣合于底座(1)中部后,底座(1)位于上压片(2)和下压片(3)的弧状部位置设置有对应这两个弧状部的两个向下凹陷,保证上压片(2)和下压片(3)扣合后在底座(1)的两个向下凹陷位置形成两个用于束线的孔洞;底座(1)左右两侧设有带弧度耳片以及装配孔;底座(1)中部上压片(2)和下压片(3)前端重叠部分覆盖区域中心位置加工有十字孔(7);十字孔(7)两个相互垂直的条孔,一个条孔孔径宽度大于另一个条孔孔径宽度;所述上压片(2)与底座(1)扣合后前端部分位于十字孔(7)上方位置加工有用于压紧螺钉(4)的杆体部分穿过的小径圆孔;所述下压片(3)与扣合后前端部分位于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译博林宏伟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