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0804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提出了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热源消耗为供暖季取暖及非供暖季秸秆加工,热源为波谷电电热及光照区域的太阳能光热,储能方式为储能罐进行储能;S2:供暖季时,第一天由卫星云图数据预测出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并将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厚度M作为自变量计算得出因变量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及因变量供暖季第二天热源预测消耗量Q1;制定常量非供暖季第二天热源消耗量Q2;S3:确定第一天波谷电储存于储能罐的储能量C,供暖季时,C=k(Q1‑U),非供暖季时C=k(Q2‑U)。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技术中太阳能光热及波谷电利用只是简单的利用,无法进行精确利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
,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利用综合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全球推动清洁能源的大环境下,光热发电是最有条件替代火电成为基础电力负荷的新能源,而槽式光热发电技术又是光热发电四种技术中最稳定最成熟的。光热不同于光伏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储能技术,储能技术可以把热能储存起来,控制热量的输出发电时间,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光热及波谷电利用只是简单的存储,无法进行精确存储及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热源消耗为供暖季进行供暖区域取暖及非供暖季生产区域进行秸秆加工,热源来源为波谷电电热及光照区域的太阳能光热,储能方式为储能罐进行储能;S2:供暖季时,第一天由卫星云图数据预测出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并将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厚度M作为自变量计算得出因变量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及因变量供暖季第二天热源预测消耗量Q1;非供暖季时,第一天由卫星云图数据预测出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并将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作为自变量计算得出因变量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同时制定常量非供暖季第二天热源消耗量Q2;S3:确定第一天波谷电储存于储能罐的储能量C,供暖季时,C=k(Q1-U),非供暖季时C=k(Q2-U),其中k为储能系数;S4:重复S2、S3从而实现每一天波谷电储存于储能罐的储能量C的计算。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2中,计算供暖季第二天热源预测消耗量Q1及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时自变量除了第二天云层厚度M外增加自变量光照区域第二天预测温度T。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3中,k=1.1~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供暖季时,供暖季第二天热源预测消耗量Q1=k11Q11+k12Q12,其中,Q11为第二天热源白天预测消耗量,Q12为第二天热源夜间预测消耗量,k11、k12为对应的权重。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2中,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及供暖季第二天热源预测消耗量Q1,在第一天23时~24时计算得出。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能罐为结晶温度110℃、熔融温度500℃的熔岩储能罐。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S1中,非供暖季生产区域秸秆加工具体为麦秸秆全自动零甲醛替木生产线,将麦秸秆生产成为清洁工业品。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供暖季进行供暖区域取暖及非供暖季生产区域进行秸秆加工均通过导热油进行热交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均与储能罐连接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和波谷电电热装置,所述储能罐连接有储能控制柜,所述储能控制柜与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波谷电电热装置均连接,所述储能罐通过导热油热交换装置与供暖装置、秸秆加工装置连接,所述导热油热交换装置与导热油热量分配控制柜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为太阳能追日集热装置。本专利技术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将太阳能光热利用,波谷电利用,储能罐储能,供暖季进行供暖区域取暖及非供暖季生产区域进行秸秆加工的结合利用,整体系统综合性强,利用储能罐进行储能效果好,且热源来源为波谷电电热及光照区域的太阳能光热可以实现,相互结合一方面实现了波谷电和太阳能光热的稳定储能,另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成本,且能量来源十分的稳定高效,太阳能光热可以选用太阳能槽式集热设备使用追日控制系统收集热量,储能罐把热量存储起来,同时储能罐具备电辅加热功能,很好的利用了成本非常较低的波谷电,通过大数据热量计算,可以自动控制波谷电加热量,使系统可以根据需要不间断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冬季供暖及非供暖季工业用热的需要,同时,工业用热创造性的选用了秸秆生产作为系统末端,配置一条麦秸秆全自动生产零甲醛替木生产线,可以把麦秸秆生产成为清洁工业品,恰好与供暖季完全的匹配,因为供暖季恰好不再进行生产,供暖与秸秆生产并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问题,完美的解决了系统供暖季供暖,非供暖季系统停滞的问题,因此不仅解决了行业难题,因此取得了供暖与秸秆生产恰好排满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意料不到效果,因为并不是所有工业生产都能够实现此种效果,并且其他工业生产会出现冬季仍需生产,而无法满足冬季供暖的需求,或者其他工业生产会出现非供暖季不能排满的问题,从而会使得储能罐出现间歇停止浪费巨大能源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框线示意图;图中:1-储能罐,2-太阳能集热装置,3-波谷电电热装置,4-储能控制柜,5-导热油热交换装置,6-供暖装置,7-秸秆加工装置,8-导热油热量分配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热源消耗为供暖季进行供暖区域取暖及非供暖季生产区域进行秸秆加工,热源来源为波谷电电热及光照区域的太阳能光热,储能方式为储能罐1进行储能;S2:供暖季时,第一天由卫星云图数据预测出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并将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厚度M作为自变量计算得出因变量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及因变量供暖季第二天热源预测消耗量Q1;非供暖季时,第一天由卫星云图数据预测出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并将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作为自变量计算得出因变量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同时制定常量非供暖季第二天热源消耗量Q2;S3:确定第一天波谷电储存于储能罐1的储能量C,供暖季时,C=kQ1-U,非供暖季时C=kQ2-U,其中k为储能系数;S4:重复S2、S3从而实现每一天波谷电储存于储能罐1的储能量C的计算。本专利技术中,将太阳能光热利用,波谷电利用,储能罐1储能,供暖季进行供暖区域取暖及非供暖季生产区域进行秸秆加工的结合利用,整体系统综合性强,利用储能罐1进行储能效果好,且热源来源为波谷电电热及光照区域的太阳能光热可以实现,相互结合一方面实现了波谷电和太阳能光热的稳定储能,另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成本,且能量来源十分的稳定高效,太阳能光热可以选用太阳能槽式集热设备使用追日控制系统收集热量,储能罐1把热量存储起来,同时储能罐1具备电辅加热功能,很好的利用了成本非常较低的波谷电,通过大数据热量计算,可以自动控制波谷电加热量,使系统可以根据需要不间断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冬季供暖及非供暖季工业用热的需要,同时,工业用热创造性的选用了秸秆生产作为系统末端,配置一条麦秸秆全自动生产零甲醛替木生产线,可以把麦秸秆生产成为清洁工业品,恰好与供暖季完全的匹配,因为供暖季恰好不再进行生产,供暖与秸秆生产并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问题,完美的解决了系统供暖季供暖,非供暖季系统停滞的问题,因此不仅解决了行业难题,因此取得了供暖与秸秆生产恰好排满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意料不到效果,因为并不是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热源消耗为供暖季进行供暖区域取暖及非供暖季生产区域进行秸秆加工,热源来源为波谷电电热及光照区域的太阳能光热,储能方式为储能罐(1)进行储能;S2:供暖季时,第一天由卫星云图数据预测出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并将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厚度M作为自变量计算得出因变量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及因变量供暖季第二天热源预测消耗量Q1;非供暖季时,第一天由卫星云图数据预测出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并将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作为自变量计算得出因变量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同时制定常量非供暖季第二天热源消耗量Q2;S3:确定第一天波谷电储存于储能罐(1)的储能量C,供暖季时,C=k(Q1‑U),非供暖季时C=k(Q2‑U),其中k为储能系数;S4:重复S2、S3从而实现每一天波谷电储存于储能罐(1)的储能量C的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热源消耗为供暖季进行供暖区域取暖及非供暖季生产区域进行秸秆加工,热源来源为波谷电电热及光照区域的太阳能光热,储能方式为储能罐(1)进行储能;S2:供暖季时,第一天由卫星云图数据预测出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并将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厚度M作为自变量计算得出因变量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及因变量供暖季第二天热源预测消耗量Q1;非供暖季时,第一天由卫星云图数据预测出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并将光照区域第二天云层预测厚度M作为自变量计算得出因变量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同时制定常量非供暖季第二天热源消耗量Q2;S3:确定第一天波谷电储存于储能罐(1)的储能量C,供暖季时,C=k(Q1-U),非供暖季时C=k(Q2-U),其中k为储能系数;S4:重复S2、S3从而实现每一天波谷电储存于储能罐(1)的储能量C的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计算供暖季第二天热源预测消耗量Q1及太阳能光热热源第二天预测收集量U时自变量除了第二天云层厚度M外增加自变量光照区域第二天预测温度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k=1.1~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储能供暖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供暖季时,供暖季第二天热源预测消耗量Q1=k11Q11+k12Q12,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金争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