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65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包括框架、支撑框架和连杆机构,框架顶端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滑槽,两个导向滑槽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第二钢网组两侧的一端均设有轴承,两个轴承分别与两个导向滑槽卡合连接,框架底端的中部设有支撑座。通过设有的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需要防护水下洞穴口时,柱塞缸的柱塞杆收回,实现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将洞穴口封住,当潜水人员需要进入洞穴内部作业时,通过将柱塞缸的柱塞杆推出,实现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折叠,潜水人员通过框架进入洞穴内进行作业;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防护和自动打开的功能,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具体为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洞穴不具备防护装置,往往造成潜水人员进入后发生危险,因为在水下洞穴口增设防护装置很有必要。目前,水下防护装置无法实现自动防护。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水下防护装置无法实现自动防护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包括框架、支撑框架和连杆机构,所述框架顶端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滑槽,两个所述导向滑槽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所述第二钢网组两侧的一端均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分别与两个导向滑槽卡合连接,所述框架底端的中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依次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一钢网组远离第二钢网组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由柱塞缸、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组成,所述柱塞缸的一端与第四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柱塞缸的柱塞杆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钢网组的底端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框架的一侧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柱塞缸与内置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柱塞缸通过信号收发器与外接开关信号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四个卡槽和四个卡块,四个所述卡槽和四个卡块一一对应设置,且卡槽与卡块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网组远离第二钢网组的一侧设有四个第五固定块,四个所述第五固定块的一端分别与框架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置电源的一侧设有防水充电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通过设有的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需要防护水下洞穴口时,柱塞缸的柱塞杆收回,实现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将洞穴口封住,当潜水人员需要进入洞穴内部作业时,通过将柱塞缸的柱塞杆推出,实现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折叠,潜水人员通过框架进入洞穴内进行作业;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防护和自动打开的功能,实用性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的卡槽和卡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的连杆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钢网组;2、第二钢网组;3、导向滑槽;4、支撑框架;5、连杆机构;6、支撑座;7、卡槽;8、螺栓;9、卡块;10、第一固定块;11、柱塞缸;12、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第二固定块;15、第三固定块;16、第四固定块;17、轴承;18、框架;19、第三连接杆;20、第五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包括框架18、支撑框架4和连杆机构5,框架18顶端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滑槽3,两个导向滑槽3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钢网组1和第二钢网组2,第二钢网组2两侧的一端均设有轴承17,两个轴承17分别与两个导向滑槽3卡合连接,框架18底端的中部设有支撑座6,支撑座6上依次设有第二固定块14、第三固定块15和第四固定块16,第一钢网组1远离第二钢网组2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14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支撑座6的顶部设有连杆机构5,连杆机构5由柱塞缸11、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组成,柱塞缸11的一端与第四固定块16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柱塞缸11的柱塞杆与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第一钢网组1的底端设有第一固定块10,第一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10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第一连接杆12的中部与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块15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框架18的一侧设有支撑框架4,设有的支撑框架4实现对框架18的支撑和固定,柱塞缸11与内置电源电性连接,且柱塞缸11通过信号收发器与外接开关信号连接。第一钢网组1和第二钢网组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四个卡槽7和四个卡块9,四个卡槽7和四个卡块9一一对应设置,且卡槽7与卡块9通过螺栓8活动连接,柱塞缸11的柱塞杆推出时,第一连接杆12会将第一连接杆12推出,由于第一钢网组1和第二钢网组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四个卡槽7和四个卡块9,四个卡槽7和四个卡块9分别通过四个螺栓8活动连接,且两个轴承17分别与两个导向滑槽3卡合连接,进而使得第二钢网组2被推出并靠近第一钢网组1,实现第一钢网组1和第二钢网组2折叠在一起,使得框架18的内部可以通行潜水人员。第一钢网组1远离第二钢网组2的一侧设有四个第五固定块20,四个第五固定块20的一端分别与框架18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柱塞缸11的柱塞杆推出时,第一连接杆12会推动第二连接杆13,由于第一钢网组1远离第二钢网组2的一侧设有四个第五固定块20,四个第五固定块20的一端分别与框架18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进而可以使得第一钢网组1被第一连接杆12推出。内置电源的一侧设有防水充电口,潜水人员可以通过潜入内置电源处,通过防水充电口定期对内置电源进行充电,以便于柱塞缸11能正常接收信号和工作。具体的,首先将该装置安装在水下洞穴的穴口,设有的支撑框架4实现对框架18的支撑和固定;当需要使用该装置封闭穴口,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洞穴内造成伤害时,通过外接开关使得柱塞缸11的柱塞杆收回,进而使得第一连接杆12拉动第一钢网组1和第二钢网组2收进框架18内,此时第一钢网组1和第二钢网组2可以实现封闭穴口的作用;当潜水人员需要进入洞穴内部时,首先通过外接开关使得柱塞缸11的柱塞杆推出,进而使得第一钢网组1和第二钢网组2推出框架18并折叠,从而潜水人员可以通过框架18进入洞穴内进行作业。该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通过设有的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需要防护水下洞穴口时,柱塞缸的柱塞杆收回,实现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将洞穴口封住,当潜水人员需要进入洞穴内部作业时,通过将柱塞缸的柱塞杆推出,实现第一钢网组和第二钢网组折叠,潜水人员通过框架进入洞穴内进行作业;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防护和自动打开的功能,实用性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包括框架(18)、支撑框架(4)和连杆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8)顶端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滑槽(3),两个所述导向滑槽(3)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钢网组(1)和第二钢网组(2),所述第二钢网组(2)两侧的一端均设有轴承(17),两个所述轴承(17)分别与两个导向滑槽(3)卡合连接,所述框架(18)底端的中部设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上依次设有第二固定块(14)、第三固定块(15)和第四固定块(16),所述第一钢网组(1)远离第二钢网组(2)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14)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座(6)的顶部设有连杆机构(5),所述连杆机构(5)由柱塞缸(11)、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组成,所述柱塞缸(11)的一端与第四固定块(16)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柱塞缸(11)的柱塞杆与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钢网组(1)的底端设有第一固定块(10),所述第一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10)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2)的中部与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块(15)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框架(18)的一侧设有支撑框架(4),所述柱塞缸(11)与内置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柱塞缸(11)通过信号收发器与外接开关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自动防护装置,包括框架(18)、支撑框架(4)和连杆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8)顶端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滑槽(3),两个所述导向滑槽(3)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钢网组(1)和第二钢网组(2),所述第二钢网组(2)两侧的一端均设有轴承(17),两个所述轴承(17)分别与两个导向滑槽(3)卡合连接,所述框架(18)底端的中部设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上依次设有第二固定块(14)、第三固定块(15)和第四固定块(16),所述第一钢网组(1)远离第二钢网组(2)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14)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座(6)的顶部设有连杆机构(5),所述连杆机构(5)由柱塞缸(11)、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组成,所述柱塞缸(11)的一端与第四固定块(16)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柱塞缸(11)的柱塞杆与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钢网组(1)的底端设有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春雪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荣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