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形预制地下连续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643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00
一种梯形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交替设置、等高的正梯形子墙幅和倒梯形母墙幅,子侧端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榫槽,母侧端面的中部设有外凸的榫头,榫头的尺寸与榫槽的尺寸相适应,榫头沿墙幅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墙幅的底部,母侧端部的内部设有一道注浆孔,子侧端面和母侧端面之间形成浆液填充腔,该浆液填充腔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填塞沿墙幅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的止水条形成前后封堵,该浆液填充腔的底部由榫头嵌入榫槽内形成底部封堵,该浆液填充腔的内部充满自注浆孔注入、连接两侧墙幅的浆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便于操作,质量更易得到保障,多重防水结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预制地下连续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作为基坑边坡支护的地下连续墙。
技术介绍
传统基坑边坡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时,一般都采用现浇施工,但采用现浇施工存在以下问题:一、混凝土采用现浇施工,需要时间上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可开挖,总体工期长。二、常因塌孔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出现露筋,混凝土导管提升太快混凝土出现夹泥断桩,同时塌孔常造成混凝土浇筑过量,出现糖葫芦墙,混凝土浪费严重。三、现浇地下连续墙需要锁口管等形式的接头,工艺较复杂。四、钢筋笼绑扎、混凝土浇筑需要大量工人,无法实现工业化。近年来针对现浇地连墙的问题出现了预制地下连续墙,采用墙间桩现浇混凝土的方式将相邻两幅预制的地连墙连接,这种方式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全预制地连墙,如若采用纯预制的方式时,由于完全限制了墙幅的自由度,对施工环境要求极高,在实际施工时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梯形预制地下连续墙,要解决现有地连墙施工存在工期长、混凝土浪费严重、工艺复杂需要大量人力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现有预制地连墙对施工环境要求极高,在实际施工时很难实现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梯形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左右依次连接的墙幅,所述墙幅包括交替设置、等高的正梯形子墙幅和倒梯形母墙幅,所述正梯形子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面为子侧端面,倒梯形母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面为母侧端面,倒梯形母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部为母侧端部,所述子侧端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榫槽,所述榫槽沿该墙幅高度方向通长设置、尺寸不变,所述母侧端面的中部设有外凸的榫头,所述榫头的尺寸与榫槽的尺寸相适应,所述榫头沿墙幅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墙幅的底部,所述母侧端部的内部设有一道注浆孔,该注浆孔自墙幅的顶端面起通至榫头上方的母侧端面上,所述正梯形子墙幅和倒梯形母墙幅左右拼接,子侧端面和母侧端面之间形成浆液填充腔,该浆液填充腔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填塞沿墙幅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的止水条形成前后封堵,该浆液填充腔的底部由榫头嵌入榫槽内形成底部封堵,该浆液填充腔的内部充满自注浆孔底部或直接自浆液填充腔底部注入、连接两侧墙幅的浆液。所述正梯形子墙幅和倒梯形母墙幅均为等腰梯形,腰的斜率相同。所述母侧端面的中部、除去榫头的其余部分设为平部或者外凸尺寸小于榫头的凸部,所述凸部沿榫头上侧的母侧端面通长设置。所述止水条固定连接在母侧端面上,止水条分设榫头和平部或者榫头和凸部的两侧。所述止水条固定连接在子侧端面上、分设榫槽的两侧。所述止水条直接固定连接在各个墙幅的侧端面上或者嵌入在侧端面上预设的安装槽内。所述榫头自墙幅底端面向上的设置高度为0.5m-1m。所述注浆孔为预制的圆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地连墙相比,采用全预制结构,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减少施工现场工人数量,提高施工速度。梯形预制地下连续墙在工厂完成预制,设计了配合使用的正梯形子墙幅和倒梯形母墙幅,梯形的设计使得墙幅拼接缝与地连墙槽体成角度,分散接缝处的受力,正梯形子墙幅的侧端面设计成凹槽状为后续浆液填充腔形成必要的空间,同时倒梯形母墙幅的侧端面底部设计了一段插入凹槽的凸起,一方面封堵浆液填充腔,另一方面起到墙幅之间定位的作用,本技术与其它预制地连墙比,构造简单,便于操作,质量更易得到保障。浆液填充腔前后两侧被止水条封闭形成第一道止水结构,浆液填充腔内通过暗藏在墙幅内的注浆通道填满形成第二道止水结构,多重防水结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拼接结构示意图图。图2是图1中正梯形子墙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倒梯形母墙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注浆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或图10中B-B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的拼接结构示意图图。图8是图7中正梯形子墙幅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倒梯形母墙幅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中注浆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A-A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正梯形子墙幅、2-倒梯形母墙幅、3-止水条、4-注浆孔、5-浆液填充腔、6-榫槽、7-榫头、8-平部、9-凸部、10-浆液。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6所示,一种梯形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左右依次连接的墙幅,所述墙幅包括交替设置、等高的正梯形子墙幅1和倒梯形母墙幅2。所述正梯形子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面为子侧端面,倒梯形母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面为母侧端面,倒梯形母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部为母侧端部。所述子侧端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榫槽6,所述榫槽6沿该墙幅高度方向通长设置、尺寸不变。所述母侧端面的中部设有外凸的榫头7,所述榫头7的尺寸与榫槽6的尺寸相适应,所述榫头7沿墙幅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墙幅的底部。所述母侧端部的内部设有一道注浆孔4,该注浆孔4自墙幅的顶端面起通至榫头上方的母侧端面上。所述正梯形子墙幅1和倒梯形母墙幅2左右拼接,子侧端面和母侧端面之间形成浆液填充腔5,该浆液填充腔5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填塞沿墙幅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的止水条3形成前后封堵,该浆液填充腔的底部由榫头7嵌入榫槽6内形成底部封堵,该浆液填充腔5的内部充满自注浆孔底部或直接自浆液填充腔5底部注入、连接两侧墙幅的浆液10。止水条主要作为地下连续墙的第一道防水,填充的浆液10作为地下连续墙的第二道防水,从而实现挡土和防水的目的。所述正梯形子墙幅1和倒梯形母墙幅2均为等腰梯形,腰的斜率相同。所述母侧端面的中部、除去榫头7的其余部分设为外凸尺寸小于榫头7的凸部9,所述凸部9沿榫头7上侧的母侧端面通长设置。所述止水条3固定连接在母侧端面上,止水条3分设榫头7和凸部9的两侧。所述止水条3直接固定连接在各个墙幅的侧端面上,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嵌入在侧端面上预设的安装槽内。所述榫头7自墙幅底端面向上的设置高度为0.5m-1m。此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相邻两幅连续墙同轴。所述注浆孔4为预制的圆孔,主要作为注浆的通道,浆体由下至上将相邻两墙幅的空隙填满。实施例二参见图6-11所示,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母侧端面的中部、除去榫头7的其余部分设为平部8,所述止水条3固定连接在子侧端面上、分设榫槽6的两侧,在其它实施例中止水条3也可以固定连接在母侧端面上、分设榫头7和平部8的两侧。本技术的施工方法如下: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在工厂进行墙幅的预制;步骤二,将预制好的墙幅运输到施工现场;步骤三,按照施工图进行安装的测量定位;步骤四,制作导墙;步骤五,配置泥浆,地连墙的成槽施工,成槽宽度比预制的墙幅稍宽;步骤六,成槽后,先将正梯形子墙幅放入槽中,然后沿正梯形子墙幅将倒梯母墙幅放入槽中,在接近槽底标高位置时与已放置好正梯形子墙幅贴紧,榫头嵌入榫槽内;步骤七,将止水条嵌入或预先固定在墙幅的两侧,此为地下连续墙的第一道防水,形成浆液填充腔;步骤八,将相邻两墙幅间空隙内的泥浆抽干,之后将浆液或防水材料通过注浆孔或从两幅墙间的空隙由下至上将浆液填充腔的空隙填满,此为地下连续墙的第二道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梯形预制地下连续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梯形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左右依次连接的墙幅,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幅包括交替设置、等高的正梯形子墙幅(1)和倒梯形母墙幅(2),所述正梯形子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面为子侧端面,倒梯形母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面为母侧端面,倒梯形母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部为母侧端部,所述子侧端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榫槽(6),所述榫槽(6)沿该墙幅高度方向通长设置、尺寸不变,所述母侧端面的中部设有外凸的榫头(7),所述榫头(7)的尺寸与榫槽(6)的尺寸相适应,所述榫头(7)沿墙幅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墙幅的底部,所述母侧端部的内部设有一道注浆孔(4),该注浆孔(4)自墙幅的顶端面起通至榫头上方的母侧端面上,所述正梯形子墙幅(1)和倒梯形母墙幅(2)左右拼接,子侧端面和母侧端面之间形成浆液填充腔(5),该浆液填充腔(5)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填塞沿墙幅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的止水条(3)形成前后封堵,该浆液填充腔的底部由榫头(7)嵌入榫槽(6)内形成底部封堵,该浆液填充腔(5)的内部充满自注浆孔底部或直接自浆液填充腔(5)底部注入、连接两侧墙幅的浆液(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左右依次连接的墙幅,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幅包括交替设置、等高的正梯形子墙幅(1)和倒梯形母墙幅(2),所述正梯形子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面为子侧端面,倒梯形母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面为母侧端面,倒梯形母墙幅左、右两侧的侧端部为母侧端部,所述子侧端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榫槽(6),所述榫槽(6)沿该墙幅高度方向通长设置、尺寸不变,所述母侧端面的中部设有外凸的榫头(7),所述榫头(7)的尺寸与榫槽(6)的尺寸相适应,所述榫头(7)沿墙幅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墙幅的底部,所述母侧端部的内部设有一道注浆孔(4),该注浆孔(4)自墙幅的顶端面起通至榫头上方的母侧端面上,所述正梯形子墙幅(1)和倒梯形母墙幅(2)左右拼接,子侧端面和母侧端面之间形成浆液填充腔(5),该浆液填充腔(5)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填塞沿墙幅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的止水条(3)形成前后封堵,该浆液填充腔的底部由榫头(7)嵌入榫槽(6)内形成底部封堵,该浆液填充腔(5)的内部充满自注浆孔底部或直接自浆液填充腔(5)底部注入、连接两侧墙幅的浆液(10)。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福渊油新华张清林胡贺祥杨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