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开洞用装置,特别是一种地下连续墙开洞用整体式箱体。地下连续墙开洞用装置,在地下连续墙需要预留洞口的位置处安装有一个箱体,箱体固定安装在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上,箱体为整体式箱体,箱体的体积与洞口的体积相等,且形状与洞口的形状相等。本方案采用了预埋整体式箱体的方式为地下连续墙预留洞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箱稳定性不佳的技术问题,非常适合大型洞口的预留。通过在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上安装与洞口相同大小的整体箱体,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对箱体进行切割,完成地下连续墙开洞,大大提高了后期破除洞口钢筋混凝土墙的施工效率,显著减少了粉尘及噪音,避免混凝土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开洞用装置,特别是一种地下连续墙开洞用整体式箱体。
技术介绍
以在城市核心区域建造一综合楼为例,综合楼周边商业、办公、厂房等既有建筑林立,街道人流密集,施工场地狭小,环境复杂。综合楼用途以停车功能为主,包括商业功能和招待所功能,地下3层,地上8层。该综合楼采用钢框架组合结构结合逆作法方式进行施工,地下连续墙厚度为800mm,深度22.5m,混凝土强度C35,抗渗标号为S8,钢筋采用HRB335。地下连续墙在完成基坑施工阶段的支护作用后,将作为地下室的外墙。地下室的东南侧、东北侧采用地下通道与周边的大厦地下室相连互通,其中1#通道与地下室-1F层相连通通道与地下室-1F、-2F层相连通,因此,需要在地下连续墙上为通道开洞。1#通道洞口:高4.6m,宽5.65m,厚0.8m,洞口混凝土体积20.8m3;2#通道洞口:高 8.lm,宽 8.55m,厚 0.8m,洞口混凝土体积 55.4m3。现有的地下室墙体开洞的方式是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采用切割、机械破孔方式进行地连墙开洞,十分费时费力,工效极低,粉尘弥漫,噪声大,不环保。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地下室墙体开洞的方式是预埋装配式钢箱,这种技术是在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中间,在需要预留洞口的位置处,安装有一个矩形体的钢箱,钢箱由多个矩形小钢箱水平并列拼合而成,小钢箱侧板与钢筋笼点焊,并通过钢箱骨架卡在U型卡里固定。拆除时,拆开钢条上的U型卡,即可拆除钢箱,预留洞口成型。位于洞口中间小钢箱要空出一个不安装,留给混凝土浇筑导管。此技术适合3mx3m较小尺寸的洞口 ;小钢箱仅通过钢箱骨架卡在U型卡里固定,其稳定性不佳;混凝土浇筑导管处因为没有小钢箱,两侧缺少钢板,也会导致装配式钢箱的整体稳定性不佳,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开洞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箱稳定性不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案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钢箱不适合大尺寸洞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连续墙开洞装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需要预留洞口的位置处安装有一个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上,所述箱体为整体式箱体,所述箱体的体积与所述洞口的体积相等,且形状与所述洞口的形状相对应。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采用钢制材料制成。所述箱体为矩形体,包括工字钢骨架及分别位于所述工字钢骨架前后两侧的侧板,前后两侧的所述侧板用于将箱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隔离,所述前后两侧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隔板组件。相邻两个所述隔板组件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安装混凝土浇筑导管。所述隔板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封底钢板、封顶钢板、左侧钢板及右侧钢板,其中一个隔板组件的左侧钢板与相邻隔板组件的右侧钢板围成一个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隔板组件还包括内隔板,所述内隔板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内隔板包括至少一条竖向内隔板及至少一条横向内隔板,所述竖向内隔板及横向内隔板相互垂直。所述箱体与所述钢筋笼焊接在一起。焊接所述箱体与所述钢筋笼的焊条采用低氢型,焊接形式采用角焊缝。所述箱体所使用的钢材牌号为Q235。所述侧板、封底钢板、封顶钢板、左侧钢板、右侧钢板、竖向内隔板及横向内隔板的厚度为9~llmm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地下连续墙开洞用装置稳定性不佳的缺点,解决了现有的地下连续墙开洞用装置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由于本申请采用了预埋整体式箱体的方式为地下连续墙预留洞口,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箱稳定性不佳的技术问题。通过在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上安装与洞口相同大小的整体箱体,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对箱体进行切割,完成地下连续墙开洞,大大提高了后期破除洞口钢筋混凝土墙的施工效率,显著减少了粉尘及噪音,避免混凝土浪费,钢材还可被回收再利用。由于整体式箱体为钢箱,刚度更好,非常适合大型洞口的预留。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地下连续墙大型洞口的预留开洞。【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去掉前侧侧板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箱体位于钢筋笼的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箱体位于钢筋笼的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箱体位于钢筋笼的第三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箱体位于钢筋笼的第四位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A —箱体、1 一工字钢骨架、2 —侧板、3 —隔板组件、31 —封底钢板、32 一封顶钢板、33 —左侧钢板、34 —右侧钢板、35 —竖向内隔板、36 —横向内隔板、4 一混凝土浇筑导管、5—钢筋笼。【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所示,地下连续墙开洞装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需要预留洞口的位置处安装有一个箱体A,所述箱体A固定安装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5上,所述箱体A为整体式箱体,所述箱体A的体积与所述洞口的体积相等,且形状与所述洞口的形状相对应。当洞口形成后,将箱体A切割、拆卸下来即可。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A采用钢制材料制成,也就是说本申请所采用的箱体A为钢箱。当然,所述箱体A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造而成。[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连续墙开洞装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需要预留洞口的位置处安装有一个箱体(A),所述箱体(A)固定安装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A)为整体式箱体,所述箱体(A)的体积与所述洞口的体积相等,且形状与所述洞口的形状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满江红,张淼,邱时秒,周松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