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0489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所述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中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上端或下端的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设置有安装孔;不设横梁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钢板座,所述连接钢板座上也设置有安装孔,与所述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的安装孔位置对应;预制混凝土与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的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安装螺栓或螺母的工艺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工厂预制程度高,现场湿作业少。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之间以及与周边钢梁采用全螺栓连接方式,现场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可适用于高地震烈度地区,结构适用高度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我国住宅建筑中,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住宅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具有:(1)结构与围护一体化,剪力墙既作为结构构件又作为围护构件;(2)结构与保温一体化,混凝土本身是热惰性材料,保温性能好;(3)结构与防护一体化,钢筋包覆于混凝土中,无需防腐防火,且免维护。(4)结构与装饰一体化,混凝土可直接作为装饰面层使用。(5)经济性好,结构刚度大。(6)使用效果好,室内不露梁露柱。(7)隔音效果好。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但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仍存在:现场湿作业多,装配化程度不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能实现四节一环保等不足,不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化施工、资源浪费少和环境污染小等优势,但是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仍存在连接区域数量多、节点连接不便、现场湿作业多、施工效率不高、成本高等不足。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钢筋常采用灌浆套筒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对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钢筋位置稍有偏差,现场钢筋将难以穿入套筒中;同时由于剪力墙钢筋数量较多,且为高空作业,上下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对中及钢筋连接现场施工难度较大;下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筋外伸穿入上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预留套筒后,还需要在套筒中灌注高强灌浆料,由于该工序为隐蔽工程及现场操作工人多为普通农民工,钢筋套筒灌浆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即使发现问题了也难以补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发具有工厂化生产、现场全装配式连接、连接接头数量少、施工效率高、经济性好等综合优势的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有效避免现场湿作业多、施工效率不高、成本高以及钢筋灌浆套筒连接现场施工难度较大、质量不易保证和成本高等问题的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包括预制楼板、钢架结构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高度高于一层层高;其钢筋结构包括若干个横梁和若干个立柱;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由型钢制成;横梁的顶面与楼板的底面高度一致;所述水平钢筋的左右端部分别焊接在两个立柱的肋板上;所述预制混凝土分段设置,对应每层楼板的位置设置有浇注预留段;预制混凝土设置在两个立柱外侧翼缘之间;所述钢筋结构在各层预制混凝土之间的浇注预留段内连续通过;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上端或下端均设置有连接结构。进一步,所述浇注预留段的高度不大于本层楼板厚度。进一步,所述连接钢板座的高度为50mm~150mm。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工厂内制作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梁、预制楼板;2)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装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并与基础连接固定;3)吊装钢梁并与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连接固定;4)吊装预制楼板,将预制楼板搁置于钢梁上翼缘;在预制楼板上绑扎钢筋,钢筋伸入钢梁上翼缘一定长度;在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区域钢筋伸入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浇筑预留段一定长度;5)浇筑混凝土,使得钢梁、预制楼板、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三者形成一个整体;6)依次施工,完成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高度范围内其余层钢梁和楼板的施工;7)吊装下一个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并与相邻的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连接固定;按照3)-6)步骤逐层进行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高度范围内的钢梁和楼板的施工;8)按照2)-7)的步骤依次施工,完成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施工。本专利技术利用内置钢框作为施工时承重的骨架,实现了以多个结构层高度作为一个预制单元,大大减少了连接接头的数量,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上下层型钢混凝土剪力墙中的钢筋通过内置钢横梁和端部连接钢板座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避免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存在的现场施工难度大、质量不易保证和成本高的缺点。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抗震性能好,可适用于高烈度区,结构适用高度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剪力墙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剪力墙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横梁;2、钢立柱;3、水平钢筋;4、竖向钢筋;5、连接钢板座;6、T形梁托;7、混凝土;8、连接板;9、L形连接板;10、T形连接底角;11、周边钢梁;12、连接钢板;13、固定钢板;A、上层剪力墙结构;B、下层剪力墙结构;C、水平预制楼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件、预制楼板和钢框架。其中,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件的高度高于一层层高;在上下两端设置有连接结构;混凝土7对应层楼板的位置设置有浇注预留段,便于现场浇筑。该住宅体系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灌浆套筒;降低了工程质量的控制难度。预制楼板可以是混凝土空心楼板、桁架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或钢筋桁架楼承板。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中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混凝土7和钢筋结构。浇注时,整个剪力墙的混凝土7不是浇注为一体;而是分段浇注。混凝土7对应层楼板的位置设置有浇注预留段,楼板的钢筋或者仅上层钢筋伸入并锚固于各层预制混凝土之间的浇注预留段,并现场与楼板和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浇注在一起,提高了建筑的结构强度和整体性,方便与周边钢梁的连接。混凝土7不覆盖两根立柱2的外侧翼缘板,以两根立柱2外侧的翼缘板作为边框。混凝土7也可以覆盖两根立柱2。水平钢筋3的两端焊接在立柱2的外侧翼缘上;立柱的内侧翼缘宽度小于外侧翼缘宽度20至30mm,方便布放水平钢筋3。楼板的叠合层板顶钢筋伸入预制型钢混凝土浇筑预留段内一定长度;楼板的后浇混凝土填充预制型钢混凝土浇筑预留段。如图4所示,钢筋结构包括水平分布的竖向钢筋4以及纵向分布的水平钢筋3。为了提高剪力墙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及便于连接,钢筋结构还包括若干个层钢横梁1和若干个钢立柱2组成的钢框架;钢框架可以按楼层设置。钢筋结构在各层预制混凝土之间的浇注预留段内连续通过,减少了连接接头数量,简化了施工过程。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包括预制楼板、钢梁和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高度高于一层层高;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钢筋结构和预制混凝土;钢筋结构包括水平分布的竖向钢筋以及边缘构件纵筋,纵向分布的水平钢筋和固定所述边缘构件纵筋的边缘构件箍筋;所述钢筋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横梁和若干个立柱;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由型钢制成;横梁的顶面与楼板的底面高度一致;所述水平钢筋的左右端部分别焊接在两个立柱的肋板上;所述预制混凝土分段设置,对应每层楼板的位置设置有浇注预留段;预制混凝土设置在两个立柱外侧翼缘之间;所述钢筋结构在各层预制混凝土之间的浇注预留段内连续通过;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上端或下端均设置有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包括预制楼板、钢梁和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高度高于一层层高;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钢筋结构和预制混凝土;钢筋结构包括水平分布的竖向钢筋以及边缘构件纵筋,纵向分布的水平钢筋和固定所述边缘构件纵筋的边缘构件箍筋;所述钢筋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横梁和若干个立柱;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由型钢制成;横梁的顶面与楼板的底面高度一致;所述水平钢筋的左右端部分别焊接在两个立柱的肋板上;所述预制混凝土分段设置,对应每层楼板的位置设置有浇注预留段;预制混凝土设置在两个立柱外侧翼缘之间;所述钢筋结构在各层预制混凝土之间的浇注预留段内连续通过;所述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上端或下端均设置有连接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预留段的高度不大于本层楼板厚度。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超侯兆新王月栋曹擎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