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煤气饱和脱酸法深度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481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饱和脱酸法深度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入口导管和出口导管,所述箱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净化室、脱水捕雾单元和脱酸洗涤单元,所述脱酸洗涤单元与所述入口导管相连通,所述净化室与所述出口导管相连通,所述脱酸洗涤单元和所述净化室均与所述脱水捕雾单元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饱和法脱酸反应,完全节省了碱液量,减少了需处理的盐水量;因脱水捕雾单元位于脱酸洗涤单元上方,尽可能减少了后续煤气携带的机械水和雾滴,脱水效率更高,保证了水分基本不至于被煤气带走,使脱酸洗涤单元的碱液池水的损耗很小;所有的功能集成在一起,减少了高炉区域宝贵的占地,同时减少了设施数量,方便操作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煤气饱和脱酸法深度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炉煤气洗涤净化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煤气饱和脱酸法深度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炉煤气干法除尘作为钢铁行业“三干一电”的重大节能技术之一,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干法除尘工艺不能有效去除高炉煤气中所含的HCl等酸性气体,导致后续煤气管道及其附属设备出现腐蚀失效问题,形成煤气泄漏隐患,已成为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推广和应用中最突出的矛盾。鉴于此问题,行业内采取了一些技术和方法。主流的技术有两类:一是用化学方法脱除酸性气体,例如洗涤塔内喷淋碱液,或通过碱式吸附剂脱除气体中所含的HCl;二是通过高炉煤气脱湿(降温法、溶液法等),防止酸性气体在冷凝水中析出而腐蚀管道。此两类技术都有实践应用,也有相关文献及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等。从现场反馈的情况来看,虽然这些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有些会带来另外的问题,例如洗涤塔喷淋碱液的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抵消了干法除尘带来的用水量省的优点,同时,吸收后的盐水处理量大,后续煤气含水量大而影响用户热效率;碱式吸附剂除HCl又带来设备数量较多、占地较大、吸附剂投入量较大,运行成本及废渣处理量较大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炉煤气饱和脱酸法深度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煤气饱和脱酸法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入口导管(4)和出口导管(13),所述箱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净化室(12)、脱水捕雾单元和脱酸洗涤单元,所述脱酸洗涤单元与所述入口导管(4)相连通,所述净化室(12)与所述出口导管(13)相连通,所述脱酸洗涤单元和所述净化室(12)均与所述脱水捕雾单元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煤气饱和脱酸法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入口导管(4)和出口导管(13),所述箱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净化室(12)、脱水捕雾单元和脱酸洗涤单元,所述脱酸洗涤单元与所述入口导管(4)相连通,所述净化室(12)与所述出口导管(13)相连通,所述脱酸洗涤单元和所述净化室(12)均与所述脱水捕雾单元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饱和脱酸法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洗涤单元包括入口导流室(5)、入口碱液喷淋组件(6)、碱液池(7)和泡沸伞(8),所述入口导流室(5)设有入口导流室隔板(2)分别与所述净化室(12)、脱水捕雾单元相隔开,所述入口导流室(5)与所述入口导管(4)相连通,所述碱液池(7)位于所述箱体(1)底部且与所述入口导流室(5)相连通,所述入口碱液喷淋组件(6)位于所述入口导流室(5)内,所述泡沸伞(8)位于所述碱液池(7)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煤气饱和脱酸法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导流室隔板(2)包括竖直隔板(21)和底部隔板(22),所述净化室(12)、脱水捕雾单元均通过所述竖直隔板(21)与所述入口导流室(5)相隔开,所述泡沸伞(8)设置在所述底部隔板(22)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煤气饱和脱酸法深度净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红朱百钧王龙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