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459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包括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之间设置有隔板,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侧面的底部外表面上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侧面的顶部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补强板;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补强板均与隔板连接;所述隔板的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腔体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腔体。其有益效果是:拼接节点处的补强板的设置可以传递钢板组合剪力墙内肋板的荷载,比钢筋间接传力更有效,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承载力;补强板均在工厂焊接,可减少现场的工作量,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在建筑结构
的使用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新式钢结构形式不断涌现,已在工程领域应用,并且数量也在不断攀升,拥有广阔的前景。其主要优点有:与混凝土建筑结构相比,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如减少构件体积,增大使用空间;减轻结构自重,减少或完全不需要施工所需的模板和支撑;减少预埋件,改善抗震性能;方便施工,缩短工期。与钢结构相比,能较多地节约钢材,提高构件的稳定性和抗扭性能,增大刚度,增强防锈和耐火极限性能、做到经济美观。钢板组合剪力墙是指用钢板弯曲定型制成的剪力墙结构,其内部包括由钢板弯曲形成的腔体和将腔体隔开的肋板,该腔体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填充其他建筑材料,具有承载力高、自重轻、建造速度快和抗剪性能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烈度区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以及抗震加固工程。抗震性能方面的优越表现,使其在超高层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国内外对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研究并不成熟,对于钢板与混凝土的连接方式,规范中尚未有相关计算规定,而钢板与混凝土连接构造直接影响到二者的共同作用以及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也影响结构用钢量及经济性。与传统钢结构相比,能较多地节约钢材,提高构件的稳定性和抗扭性能,增大刚度,增强防锈和耐火极限性能、做到经济美观。与传统的混凝土剪力墙相比,具有自重轻、施工快、易维修等技术优势。但是,钢板组合剪力墙作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相关的节点在工程应用中,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良中,其中也有一些暴露了现有的节点的不足。现阶段钢板组合剪力墙中,使用比较多的形式主要是钢管混凝土束组合剪力墙以及其他形式的多腔体钢板组合剪力墙。而这些形式的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拼接节点中,一个较难处理的难点在于钢板组合剪力墙内部存在通常劲板在内部无法焊接,从而导致了节点处的劲板不连续,出现薄弱区的问题,故而,需要采用相关加强措施解决,而目前主要采用的手段是在节点处的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内部插钢筋补强,如图1所示,通过在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1和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2之间设置隔板4,并通过设置贯通上、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插筋10来进行节点处的补强。此措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所述钢筋量较大,不经济;2.由于拼接处顶板为中间开方孔,本身尺寸较小,而插入钢筋进一步占用开空空间,使得钢板组合剪力墙在浇筑内部混凝土时更加困难,从而影响混凝土浇注的密实度;3.钢筋插入式,需要对钢筋进行固定,而此部分固定工作需要耗费不少工时。4.钢板墙吊装时,插入钢筋容易被钢板碰到,导致钢筋弯折,妨碍钢板墙吊装,增加安装难度,加大安装时间,延长了施工周期;5插筋在传力过程中通过混泥土间接传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包括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侧面的底部外表面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侧面的顶部外表面均设置有补强板;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补强板均与所述隔板焊接;所述隔板的中间开设有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腔体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腔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其中,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端面的底部外表面上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端面的顶部外表面上设均设置有补强板。其中,所述补强板为长钢板,所述长钢板上设置有塞焊孔。其中,所述补强板沿高度方向至少设置有1行的所述塞焊孔,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每个腔体内至少设置1列的所述塞焊孔。其中,所述补强板为间断的条板、锯齿形钢板或钢筋;当所述补强板为钢筋时,钢筋设置在内部肋板所在的钢板组合剪力墙外侧,所述隔板在钢筋位置设置有通孔或凹槽,钢筋通过通孔或凹槽分别与上、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连接。其中,所述补强板的高度与所述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厚度满足如下关系:H≥0.5B;其中,H为补强板的高度,B为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厚度。其中,所述补强板上设置有用于现场拼接的拼接耳板。其中,所述拼接耳板为一字形耳板,其通过焊接固定在钢板组合剪力墙或补强板上。其中,所述拼接耳板为T字形耳板,其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在钢板组合剪力墙或补强板上。其中,每个所述通孔对应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一个腔体,或,每个所述通孔对应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多个腔体。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包含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1.拼接节点处的补强板的设置可以传递钢板组合剪力墙内肋板的荷载,比钢筋间接传力更有效,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承载力;2.补强板均在工厂焊接,可减少现场的工作量,提高现场施工效率;3.拼接耳板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固定时,拼接耳板焊接在补强板上,不会对钢板组合剪力墙侧板造成损伤,吊装完毕后,只需将其锯掉即可;4.拼接耳板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固定时,方便安装,并且在吊装完毕后,只需将其拆除,而无需切割耳板,因此,在拼接耳板处不会出现母材损伤,也不用重新涂刷油漆;5.补强板为间断的条板,不仅省去了在补强板上设置塞焊孔的工序,而且还节省了用钢量,从而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6.构造简单、传力合理、施工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拼接点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的正面图,其中补强板为长钢板。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的正面图,其中补强板为间断的条板。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的正面图,其中补强板为锯齿形钢板。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的正面图,其中补强板为钢筋。图7为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水平断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拼接节点的拼接点处的水平断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的剖面图,其中拼接耳板为一字型耳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钢板组合剪力墙上。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的剖面图,其中拼接耳板为T字形耳板,通过对拉螺栓方式固定在钢板组合剪力墙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参见图2-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包括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2和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1,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2和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1之间设置有隔板4,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2的侧面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上部补强板5,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1的侧面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下部补强板6;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2和上部补强板5均与所述隔板4焊接,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1和下部补强板6也均与所述隔板4焊接;所述隔板4的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腔体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腔体;每个所述通孔对应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一个腔体,或,每个所述通孔对应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多个腔体。本实施例提供的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通过在节点区设置补强板,使钢板组合剪力墙在拼接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包括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侧面的底部外表面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侧面的顶部外表面均设置有补强板;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补强板均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腔体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包括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侧面的底部外表面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侧面的顶部外表面均设置有补强板;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和补强板均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腔体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端面的底部外表面上和所述下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端面的顶部外表面上也均设置有补强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为长钢板,所述长钢板上设置有塞焊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沿高度方向至少设置有1行的所述塞焊孔,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每个腔体内至少设置1列的所述塞焊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拼接节点,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光单银木石柏林徐韶锋易建文束炜陈鹏高小强汤文锋谢优胜骆贵波李毅刘重阳李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