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412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上端设有用于注入固态碳源的进料口和多个用于注入稀释水的喷淋口,所述搅拌罐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相配合的一级混合过滤装置和二级搅拌装置,所述一级混合过滤装置用于将注入的固态碳源和稀释水搅拌混合后向下过滤,所述二级搅拌装置用于将过滤后的混合物再次搅拌以进行熟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灵活、工作效果高、搅拌溶解效果好的一种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水环境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氮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水处理行业大部分采用常规的硝化反硝化工艺脱氮,而C/N低是目前污水处理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目前污水处理领域,尤其针对高氨氮、低C/N的污水处理,要实现出水氨氮及总氮等氮污染物达标,常规采用的生化脱氮工艺为硝化反硝化工艺。污水C/N低导致反硝化反应不彻底,需要外加碳源确保出水总氮达标。目前碳源种类很多,包括甲醇、葡萄糖、面粉、醋酸等,而固体碳源如葡萄糖和面粉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固体碳源(如面粉)需要和稀释液进行搅拌混合进行熟化后才能使用,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现有技术中固体碳源(如面粉)和稀释液搅拌混合的稠度较大,使得搅拌溶解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影响后续的生产作业。二是现有技术中固体碳源(如面粉)溶解不彻底,成团的固体碳源容易形成大小不一的团块状、甚至形成“鱼眼”(鱼眼:指物料与水未充分接触,形成内部干燥表面湿润的团状物),这严重的影响生化反应效果,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碳源的使用,并且会对后续输送造成不利影响,造成管道堵塞。三是现有技术中固体碳源(如面粉)和稀释液搅拌后稠度较大,容易粘附在搅拌罐的内壁上,不但不易清洗,同时对后批次的搅拌混合作业造成了影响。四是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装置结构过于复杂,占用空间大,制作和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灵活、工作效果高、搅拌溶解效果好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上端设有用于注入固态碳源的进料口和多个用于注入稀释水的喷淋口,所述搅拌罐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相配合的一级混合过滤装置和二级搅拌装置,所述一级混合过滤装置用于将注入的固态碳源和稀释水搅拌混合后向下过滤,所述二级搅拌装置用于将过滤后的混合物再次搅拌以进行熟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罐的顶部设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轴向下伸入搅拌罐内,所述一级混合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板、以用于使注入的固态碳源和稀释水落于过滤板上,所述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靠近所述过滤板的顶面处设有竖向设置的挤压刮板,所述挤压刮板固定于旋转轴上用于在过滤板上旋转刮扫、以使固态碳源和稀释水搅拌混合并向下挤压破碎混合物以让混合物经过滤孔向下挤出掉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板朝板中心向下倾斜、用于形成呈向下的锥面状以防止混合物堆积在搅拌罐的内壁面处,所述挤压刮板的底面呈与过滤板相对应的斜面设置、以用于形成挤压配合,所述挤压刮板的顶面呈由内向外方向朝下倾斜的斜面状、以用于防止混合物堆积在旋转轴与挤压刮板的结合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板朝内倾斜的角度范围为十度至三十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刮板由软性材质制成/或挤压刮板的底端挤压部由软性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喷淋口呈环状布置于搅拌罐的顶部、用于使稀释水均匀的注入并落于过滤板上以形成均匀搅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轴穿过过滤板后向下伸出,所述二级搅拌装置包括固定于旋转轴上的格栅搅拌板,所述格栅搅拌板包括多条交错设置的切割格栅条,挤压刮板旋转运动时所述格栅搅拌板同步旋转、以用于使切割格栅条对挤压落下的混合物形成切割搅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罐的底部呈排料斗状,所述底部处设有出料管、以用于将熟化后的混合物排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管上设有输送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管上连通有反冲洗管道、用于连通外部高压水源以进行反向冲洗,所述反冲洗管道上设有切换阀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通过设置相配合的一级混合过滤装置和二级搅拌装置,极大降低了人工搅拌劳动强度,两重搅拌同时进行使得搅拌工作效率高,有利于后续的生产作业正常进行。2、本技术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经过上下双重搅拌混合后,使得固态碳源能够充分的和稀释水完成混合,固态碳源溶解十分彻底,固体碳源不会形成大小不一的团块状、或“鱼眼”,不但提高了生化反应效果,促进了该类碳源的使用,并且不会对后续输送造成不利影响,不会造成管道堵塞。3、本技术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搅拌罐内的一级混合过滤装置和二级搅拌装置呈竖向的上下设置,顺应的罐体的结构和混合物重力下落的特点,在保证了极佳溶解效果的同时,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灵活。4、本技术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一是使得落于过滤板上的固态碳源和稀释水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使得固态碳源溶解彻底。二是在旋转时,挤压刮板会和过滤板形成挤压配合,使得混合物被挤压破碎,不但将较大块的混合色破碎呈小块,同时进一步使得小块的混合物被向下挤压过滤,挤压破碎和挤压过滤使得最终掉落至二级搅拌装置的混合物更加细化,挤压过程中也进一步完成溶解。5、本技术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一是呈向下的锥面状的过滤板使得搅拌后的混合物都会朝中心处聚集,使得具有一定粘度的混合物不会粘附在搅拌罐的内壁面上,不但降低了罐内清洗的作业要求,同时也不会对后批次的搅拌混合作业造成影响。二是挤压刮板的底面呈与过滤板相对应的斜面设置,能够使两者形成极佳的挤压配合,有效保证了挤压破碎和挤压过滤的双重效果。三是挤压刮板的顶面呈由内向外方向朝下倾斜的斜面状,使得在落料和旋转搅拌的过程中,不论是固态碳源或者稀释水或者混合物都会在旋转作用下向下滑落,而不会堆积在旋转轴与挤压刮板的结合处,不但保证了混合溶解效果,而且不会造成中心旋转轴处粘附积料,进一步降低了罐内清洗的作业要求,也进一步保证了不会对后批次的搅拌混合作业造成影响。6、本技术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挤压刮板由软性材质制成/或挤压刮板的底端挤压部由软性材质制成,能够在保证挤压破碎和挤压过滤的双重效果的同时,减轻挤压刮板对过滤板形成了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多个喷淋口呈环状布置于搅拌罐的顶部,使得稀释水能够均匀的落于过滤板上,即均匀的和过滤板上固态碳源形成初步接触混合,进一步便于后续搅拌作业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混合溶解效果。7、本技术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一是一级混合过滤装置和二级搅拌装置共用一个旋转轴和一个旋转驱动装置,进一步使得本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和维护成本低。二是两者上下同步作业,使得搅拌溶解效果更佳,工作效果更高。三是二级搅拌装置的切割格栅条特殊设计,能够对挤压落下的混合物形成切割搅拌,这种切割搅拌进一步使得混合物被切割成多块后并又再次搅拌融合,进一步保证了极佳的混合溶解效果。8、本技术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作业结束后,能够通过打开切换阀门组件7对出料管8和搅拌罐内进行清洗,使得出料管8和搅拌罐内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1),所述搅拌罐(1)的上端设有用于注入固态碳源的进料口(11)和多个用于注入稀释水的喷淋口(12),所述搅拌罐(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相配合的一级混合过滤装置(2)和二级搅拌装置(3),所述一级混合过滤装置(2)用于将注入的固态碳源和稀释水搅拌混合后向下过滤,所述二级搅拌装置(3)用于将过滤后的混合物再次搅拌以进行熟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1),所述搅拌罐(1)的上端设有用于注入固态碳源的进料口(11)和多个用于注入稀释水的喷淋口(12),所述搅拌罐(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相配合的一级混合过滤装置(2)和二级搅拌装置(3),所述一级混合过滤装置(2)用于将注入的固态碳源和稀释水搅拌混合后向下过滤,所述二级搅拌装置(3)用于将过滤后的混合物再次搅拌以进行熟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顶部设有旋转驱动装置(4),所述旋转驱动装置(4)的旋转轴(41)向下伸入搅拌罐(1)内,所述一级混合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板(21)、以用于使注入的固态碳源和稀释水落于过滤板(21)上,所述过滤板(21)上设有多个过滤孔,靠近所述过滤板(21)的顶面处设有竖向设置的挤压刮板(22),所述挤压刮板(22)固定于旋转轴(41)上用于在过滤板(21)上旋转刮扫、以使固态碳源和稀释水搅拌混合并向下挤压破碎混合物以让混合物经过滤孔向下挤出掉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固态碳源溶解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1)朝板中心向下倾斜、用于形成呈向下的锥面状以防止混合物堆积在搅拌罐(1)的内壁面处,所述挤压刮板(22)的底面呈与过滤板(21)相对应的斜面设置、以用于形成挤压配合,所述挤压刮板(22)的顶面呈由内向外方向朝下倾斜的斜面状、以用于防止混合物堆积在旋转轴(41)与挤压刮板(22)的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袁继雄李方志刘晓峰刘波刘新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