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肢三角挂篮及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梁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03939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肢三角挂篮及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梁段施工方法,该挂篮包括走行系统、主桁架、模板系统和提吊系统,主桁架与所述模板系统之间通过提吊系统连接为一体;主桁架包括前上横梁、后上横梁和两个对称布设在悬臂梁节段左右上方的桁架组,每个桁架组均包括两个并排布设的三角形桁架,提吊系统包括底模提吊结构、侧模提吊结构和内模提吊结构;该方法采用双肢三角挂篮从右向前对悬臂梁段的悬臂梁节段分别进行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由两个三角形桁架并排组成的桁架组解决大吨位悬臂梁段施工过程中的挂篮主桁架承重问题,桁架组一分为二后能作为常规挂篮使用,同时采用底模调整结构和抽拉式内模桁架,能满足变截面梁的简便、快速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肢三角挂篮及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梁段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肢三角挂篮及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梁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铁路桥梁事业迅猛发展,我国在桥梁设计理论、建造技术和装备方面正在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跨度跨海、跨江桥梁建设不断增加。连续刚构桥为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的桥梁主梁为刚构连续梁,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是指多孔跨径总长≥100米且单孔跨径≥40米的连续刚构桥。双薄壁墩(也称为双肢刚壁墩)是现阶段我国大、中跨径公路桥梁比较常用的桥墩形式,其构造特点是在墩位上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墩壁与主梁铰接或刚接的桥墩。桥墩墩顶梁段也称为0#梁段,它是最先施工的梁段,0#梁段施工完成后,通常采用挂篮对与0#梁段连接的悬梁段进行施工。对大跨度刚构桥中梁高10m以上、悬臂浇筑段长度大于4m的大体积悬臂梁段进行施工时,施工难度非常大,安全质量控制风险高,对挂篮的结构设计要求高,挂篮结构需既要满足安全性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又要节省施工成本,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肢三角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肢三角挂篮及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梁段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肢三角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施工悬臂梁节段(1)上方的主桁架、位于所述主桁架的正下方且对悬臂梁节段(1)进行成型施工的模板系统和将所述模板系统吊挂于所述主桁架上的提吊系统,所述主桁架与所述模板系统之间通过所述提吊系统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悬臂梁节段(1)为混凝土箱梁;所述主桁架包括前上横梁(8)、后上横梁(9)和两个对称布设在悬臂梁节段(1)左右上方的桁架组,两个所述桁架组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架(10)紧固连接,所述前上横梁(8)、后上横梁(9)和横向连接架(10)均呈水平布设且三者均沿横桥向布设,两个所述桁架组通过前上横梁(8)、后上横梁(9)和横向连接架(10)紧固连接为一体;每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肢三角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施工悬臂梁节段(1)上方的主桁架、位于所述主桁架的正下方且对悬臂梁节段(1)进行成型施工的模板系统和将所述模板系统吊挂于所述主桁架上的提吊系统,所述主桁架与所述模板系统之间通过所述提吊系统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悬臂梁节段(1)为混凝土箱梁;所述主桁架包括前上横梁(8)、后上横梁(9)和两个对称布设在悬臂梁节段(1)左右上方的桁架组,两个所述桁架组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架(10)紧固连接,所述前上横梁(8)、后上横梁(9)和横向连接架(10)均呈水平布设且三者均沿横桥向布设,两个所述桁架组通过前上横梁(8)、后上横梁(9)和横向连接架(10)紧固连接为一体;每个所述桁架组均包括两个并排布设的三角形桁架(2),两个所述三角形桁架(2)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二者均呈竖直向布设,两个所述三角形桁架(2)均沿纵桥向布设且二者之间通过多个横向连杆(3)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主桁架中四个所述三角形桁架(2)均布设于同一平面上,四个所述三角形桁架(2)的前端均与前上横梁(8)紧固连接,四个所述三角形桁架(2)的后端均与后上横梁(9)紧固连接;所述模板系统包括位于悬臂梁节段(1)内侧的内模(10)、位于悬臂梁节段(1)底部的底模板(4)、位于底模板(4)下方且对底模板(4)进行支撑的底部支撑架和两个分别对称布设于悬臂梁节段(1)左右两侧的外侧模(6),每个所述外侧模(6)的外侧均设置有侧模支撑架(7);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位于底模板(4)前侧下方的前下横梁(11)和位于底模板(4)后侧下方的后下横梁(12),所述前下横梁(11)和后下横梁(12)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沿横桥向布设,所述前下横梁(11)位于前上横梁(8)的正下方;所述内模(10)内侧设置有内模支撑架(17);所述提吊系统包括对所述底部支撑架进行提吊的底模提吊结构、两个左右对称布设且对侧模支撑架(7)进行提吊的侧模提吊结构和对内模(10)进行提吊的内模提吊结构,两个所述侧模支撑架(7)分别布设于悬臂梁节段(1)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模提吊结构包括连接于前上横梁(8)与前下横梁(11)之间的底模前竖向吊杆(13)和连接于所述主桁架与后下横梁(12)之间的底模后竖向吊杆(14),每个所述侧模提吊结构均包括连接于前上横梁(8)与侧模支撑架(7)之间的侧模前竖向吊杆(15)和连接于后上横梁(9)与侧模支撑架(7)之间的侧模后竖向吊杆(16),所述内模提吊结构包括连接于前上横梁(8)与内模支撑架(17)之间的内模前竖向吊杆(19)和连接于后侧已浇梁段(18)与内模支撑架(17)之间的内模后竖向吊杆(20),所述后侧已浇梁段(18)为位于悬臂梁节段(1)后侧且与悬臂梁节段(1)相邻的已浇筑梁段,所述后侧已浇梁段(18)为混凝土箱梁。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肢三角挂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侧模(6)外侧均设置有一道所述侧模走行滑梁(21),每道所述侧模走行滑梁(21)均从一个所述侧模支撑架(7)的上部穿过,每个所述侧模支撑架(7)均支撑于一道所述侧模走行滑梁(21)上;两道所述侧模走行滑梁(21)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侧模走行滑梁(21)呈水平布设且其沿纵桥向布设;所述侧模前竖向吊杆(15)为连接于前上横梁(8)与侧模走行滑梁(21)之间的竖向吊杆,所述侧模后竖向吊杆(16)为连接于后上横梁(9)与侧模走行滑梁(21)之间的竖向吊杆。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肢三角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支撑架(17)包括多个由前至后支撑于内模(10)内的内模桁架,多个所述内模桁架之间通过纵向连接件紧固连接为一体;每个所述内模桁架均包括呈竖直向布设且对内模(10)进行支撑的桁架本体和多道由上至下布设在所述桁架本体内的横向支撑杆(22),所述桁架本体与多道所述横向支撑杆(22)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内模(10)包括上模板和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上模板左右两侧下方的内侧模板;所述桁架本体包括支撑于所述上模板下方的水平支撑架和两个对称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架左右两侧下方且对所述内侧模板进行支撑的竖向支架,两个所述竖向支架通过多道所述横向支撑杆(22)连接为一体;所述内模支撑架(17)内对称设置有一道内模走行滑梁(29),所述内模走行滑梁(29)呈水平布设且其沿纵桥向布设,所述内模支撑架(17)支撑于两道所述内模走行滑梁(29)上,两道所述内模走行滑梁(29)对称布设于所述水平支撑架的左右两侧下方;所述内模前竖向吊杆(19)为连接于前上横梁(8)与内模走行滑梁(29)前端的竖向吊杆,所述内模后竖向吊杆(20)为连接于后侧已浇梁段(18)的顶板与内模走行滑梁(29)后端之间的竖向吊杆。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肢三角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杆(22)和所述桁架本体均沿横桥向布设,所述横向支撑杆(22)呈水平布设;所述水平支撑架为抽拉拼装式支撑架,所述抽拉拼装式支撑架包括中部支架(1-3)和两个对称布设于中部支架(1-3)的左右两侧且能进行水平抽拉的侧部支架(1-4),所述中部支架(1-3)和两个所述侧部支架(1-4)均呈竖直向布设;两个所述侧部支架(1-4)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中部支架(1-3)位于侧部支架(1-4)的前侧或后侧;所述中部支架(1-3)和两个所述侧部支架(1-4)均为呈竖直向布设的平面桁架,所述中部支架(1-3)包括第一上弦杆(1-3-1)、位于第一上弦杆(1-3-1)正下方的第一下弦杆(1-3-2)和多根连接于第一上弦杆(1-3-1)与第一下弦杆(1-3-2)之间的第一腹杆(1-3-3),每个所述侧部支架(1-4)包括第二上弦杆(1-4-1)、位于第二上弦杆(1-4-1)正下方的第二下弦杆(1-4-2)和多根连接于第二上弦杆(1-4-1)与第二下弦杆(1-4-2)之间的第二腹杆(1-4-3);所述第一上弦杆(1-3-1)和第二上弦杆(1-4-1)均为对所述上模板进行支撑的上模板支撑杆,所述第一下弦杆(1-3-2)和第二下弦杆(1-4-2)均为呈水平布设的直杆且二者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上弦杆(1-4-1)的内端由左至右安装有多个上水平连接件(1-5),多个所述上水平连接件(1-5)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多个所述上水平连接件(1-5)均呈平行布设且其均与第二上弦杆(1-4-1)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上弦杆(1-3-1)上由左至右开有多个分别供上水平连接件(1-5)安装的上水平调节孔(1-6);所述第二下弦杆(1-4-2)的内端由左至右安装有多个下水平连接件(1-7),多个所述下水平连接件(1-7)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多个所述下水平连接件(1-7)均呈平行布设且其均与第二下弦杆(1-4-2)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下弦杆(1-3-2)上由左至右开有多个分别供下水平连接件(1-7)安装的下水平调节孔(1-8);所述上水平调节孔(1-6)和下水平调节孔(1-8)均为长条形孔;所述横向支撑杆(22)为长度可调节杆。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肢三角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桁架(2)包括纵梁、底部安装于所述纵梁上的立柱以及位于所述立柱前后两侧的前斜拉杆和后斜拉杆,所述纵梁、所述立柱、所述前斜拉杆和所述后斜拉杆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前斜拉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之海杜越刘俊斌赵久远朱山山严朝锋王永丽李东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