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悬臂浇筑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大跨度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技术逐渐成熟,其配套的挂篮本身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现在国内常用的挂篮形式主要有三角挂篮、菱形挂篮、桁架式挂篮等。悬臂浇筑挂篮目前多采用无平衡压重的挂篮,挂篮行走时必须先解决向前倾覆的问题。目前,无平衡压重挂篮行走系统由钢轨枕、行走轨道、行走轨道(钢轨枕)锚固装置、反扣轮及驱动装置组成。行走轨道为规避外露的不规则竖向预应力钢筋间距影响,在其下方设置轨道钢枕,钢枕利用外露的竖向预应力钢筋锚固,钢枕通过扣件固定行走轨道,反扣轮安装在挂篮后端并扣住行走道的翼缘,由驱动装置驱动挂篮行走。挂篮行走时,反扣轮随挂篮一起移动并扣住走道的翼缘以防止挂篮倾覆,走行一个行程后,拆掉后面的行走轨道及钢枕,再将其安装于前方供挂篮继续行走。这种走行方式,行走轨道及钢枕沉重,耗用材料大、需用人工量大、辅助工作时间长、运输安装费用高、二次搬运量大,而且存在不安全因素。目前比较先进的挂篮行走技术主要有无轨正扣轮桁架式悬臂挂篮走行技术、可变向挂篮轮式走行技术。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沿三角挂篮主桁架纵梁下侧前后间隔设置前支座和后支座,三角挂篮的后锚位置与连续梁梁体的预埋件连接,前、后支座的底端均置于连续梁的梁体上,前支座的顶端设有正压轮,后支座的顶端设有反压轮,反压轮压于主桁架纵梁,正压轮顶于主桁架纵梁下侧,(二)将主桁架纵梁前端抬起,使主桁架纵梁的前端与前支座的正压轮脱离,(三)前移前支座,然后将主桁架纵梁的前端重置于前支座上,(四)将主桁架纵梁的后端抬起,使后支座向上脱离连续梁的梁体顶面,(五)前移后支座,(六)将后支座与连续梁梁体的预埋件连接,(七)将底模总成通过倒链固定在左、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沿三角挂篮主桁架纵梁下侧前后间隔设置前支座和后支座,三角挂篮的后锚位置与连续梁梁体的预埋件连接,前、后支座的底端均置于连续梁的梁体上,前支座的顶端设有正压轮,后支座的顶端设有反压轮,反压轮压于主桁架纵梁,正压轮顶于主桁架纵梁下侧,(二)将主桁架纵梁前端抬起,使主桁架纵梁的前端与前支座的正压轮脱离,(三)前移前支座,然后将主桁架纵梁的前端重置于前支座上,(四)将主桁架纵梁的后端抬起,使后支座向上脱离连续梁的梁体顶面,(五)前移后支座,(六)将后支座与连续梁梁体的预埋件连接,(七)将底模总成通过倒链固定在左、右侧外滑梁上,再将底模总成从三角挂篮的后吊系统上卸下,(8)解除三角挂篮后锚位置与连续梁梁体预埋件的连接,前移三角挂篮,后将三角挂篮的后锚位置与连接梁梁体的预埋件连接,(九)紧固连接前支座和三角挂篮主桁架纵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纵梁为开口向下的卷边槽钢,后支座顶端设有两反压轮且两顶轮分别压在上述卷边槽钢的两卷边上;前支座的顶端设置两正压轮且两正压轮分别顶于卷边槽钢的两卷边下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座的正压轮顶端高于前支座的上端面,在步骤(八)中,三角挂篮移动到位后,前支座的上端面与主桁架纵梁前端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坤,周宪东,谢东,杨保全,南勇,黄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