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桥梁支座减隔震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铁桥梁支座减隔震系统,属于减隔震系统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修建一条铁路时,常常会碰到江河、山谷、公路或者与另外一条铁路交叉,为了让铁路跨越这些地形上的障碍,就需要修建各种各样的铁路桥梁。铁路桥梁荷载大,冲击力大,行车密度大,要求能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准高,特别是结构要求有一定的竖向横向刚度和动力性能。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从而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计算的理论图式相符合。地震是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90%甚至更多源于建筑物倒塌所致。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做好工程抗震减灾工作,致力于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平,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基础隔震技术是目前世界地震工程界推广应用较多的成熟的高新技术之一。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256767.6的一种桥梁的弹簧橡胶减隔震系统,包括盖梁和梁体,盖梁的两端部向上延伸各形成有一挡块,在两挡块之间的盖梁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滑动摩擦支座,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铁桥梁支座减隔震系统,其结构包括:压力传感器(1)、隔震橡胶支座(2)、内连接螺栓(3)、硅胶封板(4)、橡胶保护层套(5)、外连接螺栓(6)、稳固钢板层(7)、隔震铅芯(8)、减震橡胶层(9)、连接钢板(10)、预埋钢板(11)、桥梁套筒(12)、桥梁预埋筋(13),所述连接钢板(10)与预埋钢板(11)均设有两个并且上的预埋钢板(11)水平紧贴于上的连接钢板(10)上,所述上的连接钢板(10)与下的连接钢板(10)分别水平固定在橡胶保护层套(5)上下两侧,所述下的预埋钢板(11)水平固定在下的连接钢板(10)下,所述上的连接钢板(10)与下的连接钢板(10)之间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桥梁支座减隔震系统,其结构包括:压力传感器(1)、隔震橡胶支座(2)、内连接螺栓(3)、硅胶封板(4)、橡胶保护层套(5)、外连接螺栓(6)、稳固钢板层(7)、隔震铅芯(8)、减震橡胶层(9)、连接钢板(10)、预埋钢板(11)、桥梁套筒(12)、桥梁预埋筋(13),所述连接钢板(10)与预埋钢板(11)均设有两个并且上的预埋钢板(11)水平紧贴于上的连接钢板(10)上,所述上的连接钢板(10)与下的连接钢板(10)分别水平固定在橡胶保护层套(5)上下两侧,所述下的预埋钢板(11)水平固定在下的连接钢板(10)下,所述上的连接钢板(10)与下的连接钢板(10)之间设有隔震铅芯(8),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竖直固定在橡胶保护层套(5)左侧并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压力传感器(1)垂直固定在连接钢板(10)上,所述隔震橡胶支座(2)水平焊接在预埋钢板(11)下,所述外连接螺栓(6)设有两个以上均垂直贯穿连接钢板(10)和预埋钢板(11)并且均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外连接螺栓(6)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分别竖直固定在连接钢板(10)和预埋钢板(11)上下两侧,所述桥梁套筒(12)设有两个以上并且不规则垂直固定在预埋钢板(11)上,所述桥梁套筒(12)与预埋钢板(11)焊接连接,所述桥梁预埋筋(13)设有两个以上并且不规则垂直插嵌在预埋钢板(11)上,所述桥梁预埋筋(13)与预埋钢板(11)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橡胶保护层套(5)与隔震铅芯(8)之间设有稳固钢板层(7)和减震橡胶层(9),所述稳固钢板层(7)与减震橡胶层(9)均设有两个并且相互交叉间隔水平固定成一体,所述稳固钢板层(7)与减震橡胶层(9)均水平固定在硅胶封板(4)上,所述硅胶封板(4)与连接钢板(10)通过内连接螺栓(3)螺纹连接,所述内连接螺栓(3)竖直插嵌在硅胶封板(4)与连接钢板(10)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1)设有压力传感帽(100)、传感帽嵌套槽(101)、传感器螺纹柱(102)、传感数据导线(103)、尾帽嵌套槽(104)、传感器尾帽(105),所述压力传感帽(100)竖直插嵌在传感帽嵌套槽(101)上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传感帽嵌套槽(101)与尾帽嵌套槽(104)分别水平固定在传感器螺纹柱(102)上下两侧并且三者的轴心共线,所述传感数据导线(103)水平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卫,张景昱,张建经,童心豪,令狐勇生,孟新智,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