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高效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372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饮水机高效供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底部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固定管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水桶,所述水桶的底部连通有套管,所述连接管一端的表面位于套管的内部,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管和连接杆的设置,可以挤压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带动弹簧收缩,通过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设置,当第一移动板移动至第二移动板内部时,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通,达到出水作用,减少了漏水的浪费,同时解决了现有饮水机在使用时会出现密封效果不好,出现漏水现象,浪费水资源,增加经济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水机高效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水机供水装置
,具体为一种饮水机高效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市售的饮水机,基本都是用18.9L的桶装水作为供给水源,而人一天的喝水量最好是1.8-2L,要喝完一瓶18.9L的瓶装水,单身家庭需要10天左右时间,而桶装水放得时间越长,桶内微生物细菌增长越多,这样严重危害饮用者的身体健康,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用多种小规格瓶装水的饮水机给水装置”(专利号:201320299527.X),该专利包括:一基座,呈中空,具有进、出水口及贯通进、出水口的水流通道;一芯杆组件,设置于水流通道中,用于打开或切断水流通道;其特征是在基座上部的水流通道外部固定有一硅胶套,该硅胶套的外部设计成带斜度和台阶的塞体结构,以利用硅胶本身的弹性对瓶口进行密封,利用斜度和台阶以适用不同的瓶装水瓶口套入,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应用方便,解决目前饮水机仅局限于大容量桶装水供水的缺陷,使其也能适用市场上绝大多数小规格(0.5-4.0L)的瓶装水,但该装置在使用时会出现密封效果不好,出现漏水现象,浪费水资源,增加经济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高效供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饮水机高效供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水机高效供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管(2),所述固定管(2)的底部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固定管(2)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顶部设置有水桶(4),所述水桶(4)的底部连通有套管(5),所述连接管(3)一端的表面位于套管(5)的内部,所述连接管(3)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块(7)和第二活动块(8),所述第一活动块(7)和第二活动块(8)表面的顶部均通过连接杆(9)与连接管(3)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块(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10),所述第一移动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机高效供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管(2),所述固定管(2)的底部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所述固定管(2)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顶部设置有水桶(4),所述水桶(4)的底部连通有套管(5),所述连接管(3)一端的表面位于套管(5)的内部,所述连接管(3)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块(7)和第二活动块(8),所述第一活动块(7)和第二活动块(8)表面的顶部均通过连接杆(9)与连接管(3)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块(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10),所述第一移动板(10)的右端贯穿凹槽(6)并延伸至连接管(3)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动块(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11),所述第二移动板(11)的左端贯穿凹槽(6)并延伸至连接管(3)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移动板(10)的表面,所述固定管(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卫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汉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