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负压保压及防水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2202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无负压保压及防水锤装置,属于无负压设备领域,所述稳流补偿器为椭圆形密封式结构,所述稳流补偿器回转面的正上方左侧设有真空抑制器,所述稳流补偿器回转面的正上方右侧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泵的左侧设有六级蝶阀,所述第三止回阀的左侧设有第二可曲挠接头,所述第三止回阀的右侧设有七级蝶阀,所述稳压泵的左侧设有八级蝶阀,所述稳压泵的右侧设有第三可曲挠接头、第四止回阀和九级蝶阀,所述第四止回阀设在第三可曲挠接头和九级蝶阀中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配合控制程序,在有效的缓冲容积下,当在用水低峰期或夜间不用水的情况下进入小流量状态,此处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避免设备频繁启停,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型无负压保压及防水锤装置,属于无负压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新型无负压保压及防水锤装置,在出水口加小罐,容积太小,根本起不到任何缓冲作用,也就不能起到小流量保压及防水锤作用,在设备出水口加¢600或¢800的隔膜气压罐能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能有效的防止水锤,但是造成原材料成本加大,占地增加,时间一长隔膜气压罐气体会消失,设备就会失去保压防水锤的作用并且水在气压罐内形成死水;隔膜气压罐非常笨重不宜搬运安装,更难以维修也非常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新型无负压保压及防水锤装置,在出水口加小罐,容积太小,根本起不到任何缓冲作用,也就不能起到小流量保压及防水锤作用,在设备出水口加¢600或¢800的隔膜气压罐能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能有效的防止水锤,但是造成原材料成本加大,占地增加,时间一长隔膜气压罐气体会消失,设备就会失去保压防水锤的作用并且水在气压罐内形成死水;隔膜气压罐非常笨重不宜搬运安装,更难以维修也非常不美观的问题,设计了新型无负压保压及防水锤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无负压保压及防水锤装置,其结构包括:负压表、一级蝶阀、Y型过滤器、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无负压保压及防水锤装置,结构包括:负压表(1)、一级蝶阀(2)、Y型过滤器(3)、真空抑制器(4)、第一压力传感器(5)、稳流补偿器(6)、清洗排污阀(7)、控制柜(8)、蝶阀(9)、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三压力传感器(11)、二级蝶阀(12)、第一水泵(13)、第一可曲挠接头(14)、第一止回阀(15)、三级蝶阀(16)、四级蝶阀(17)、第二止回阀(18)、五级蝶阀(19)、六级蝶阀(20)、第二水泵(21)、第二可曲挠接头(22)、第三止回阀(23)、七级蝶阀(24)、八级蝶阀(25)、稳压泵(26)、第三可曲挠接头(27)、第四止回阀(28)、九级蝶阀(29);其特征是:所述稳...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无负压保压及防水锤装置,结构包括:负压表(1)、一级蝶阀(2)、Y型过滤器(3)、真空抑制器(4)、第一压力传感器(5)、稳流补偿器(6)、清洗排污阀(7)、控制柜(8)、蝶阀(9)、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三压力传感器(11)、二级蝶阀(12)、第一水泵(13)、第一可曲挠接头(14)、第一止回阀(15)、三级蝶阀(16)、四级蝶阀(17)、第二止回阀(18)、五级蝶阀(19)、六级蝶阀(20)、第二水泵(21)、第二可曲挠接头(22)、第三止回阀(23)、七级蝶阀(24)、八级蝶阀(25)、稳压泵(26)、第三可曲挠接头(27)、第四止回阀(28)、九级蝶阀(29);其特征是:所述稳流补偿器(6)为椭圆形密封式结构,所述稳流补偿器(6)回转面的正上方左侧设有真空抑制器(4),所述稳流补偿器(6)回转面的正上方右侧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所述第二水泵(21)的左侧设有六级蝶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洪福孟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科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