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210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微乳型水基防锈液配方中需要用到稳定剂的问题。所述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a)防锈剂,3~25份;b)基础油,1~15份;c)表面活性剂,1~10份;d)增稠剂,0~1份;e)pH调节剂,0~5份;f)水,60~80份,所述组合物不含有稳定剂,而且防锈试验效果优。

Microemulsion antirust composi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croemulsion antirust liquid composition, which main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stabilizer is needed in the formulation of microemulsion water based antirust liquid in the prior art. The microemulsion antirust liquid composition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 3~25 parts; b) base oil, 1~15 copies of C, 1~10; d) thickener, 0~1; 0~5; F) water, 60~80. The composition does not contain stabilizers, and the antirust test results are excellent. .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易受周围介质的作用而损坏,产生锈蚀。这会导致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塑性等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并破坏金属材料的几何形状。为了防止金属材料发生锈蚀,必须采取防锈措施。根据不同的防锈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防锈方法。使用防锈液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其目的是使金属材料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从而保护金属材料不受周围环境中腐蚀介质的影响,防止金属生锈。其中,微乳型防锈液集油基防锈液和水基防锈液两者的优点于一身,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一类防锈液。文献CN103757640A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微乳型水基金属防锈液”的专利技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防锈剂0~10%,基础油3~20%,表面活性剂0~10%,缓蚀剂5~20%,稳定剂0.5~1.5%,增稠剂0~1%,pH调节剂0~5%,余量为去离子水。该微乳型水基金属防锈液配方中需要用到稳定剂,组分较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存在微乳型水基防锈液配方中需要用到稳定剂,提供一种新的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该组合物不含有稳定剂,而且防锈试验效果优于原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a)防锈剂,3~25份;b)基础油,1~15份;c)表面活性剂,1~10份;d)增稠剂,0~1份;e)pH调节剂,0~5份;f)水,60~80份;所述防锈剂选自醇胺类、羧酸胺、脂肪酸酰胺和硼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石油磺酸钠、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妥尔油二乙醇酰胺和聚异丁烯丁二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选自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H调节剂优选方案为选自单乙醇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乙醇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中不含有稳定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础油选自溶剂精制基础油、加氢精制基础油或植物油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硬度不高于250ppm,可选自蒸馏水、去离子水和自来水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定剂选自C2-C8醇。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定剂选自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和正己醇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所述重量份,先把30%的水、基础油和表面活性剂加入调和罐中,开动搅拌器和加热开关,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温度为50~60℃,充分搅拌30分钟以上至全部溶解,加入余量水、防锈剂、pH调节剂和增稠剂,搅拌60分钟以上至完全透明,得到的均匀液体即为所述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不需要用到稳定剂,而且防锈试验效果优于原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6】先把30%的水、基础油和表面活性剂加入调和罐中,开动搅拌器和加热开关,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温度为60℃,充分搅拌40分钟至全部溶解,加入余量水、防锈剂、pH调节剂和增稠剂,搅拌80分钟至完全透明,得到的均匀液体即为所述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各组分及含量见表1。表1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比较例1~2】根据公开号为“CN103757640A”的中国专利“一种微乳型水基金属防锈液”中关于微乳型防锈液的各组分配制而成。比较例的产品中各组分及含量见表2。表2将本实施例制的防锈液进行性能测定,并与比较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见表3。其性能指标按如下方法进行测定:试验方法(GB/T6144-2010中5.7单片防锈性试验)仪器:Φ250mm~Φ300mm的玻璃干燥器一个,底部注入蒸馏水,其液面为底部高度的1/3~1/2。试片材质为一级灰口铸铁,试片尺寸:Φ35×20mm圆柱型。试片打磨清洗备用。将实施例1~6和比较例1~2分别配制浓度为4%的防锈液,用滴液管吸取试液,按梅花格式滴入五滴,于试片磨光面上,每滴直径约为4mm~5mm。然后将试片置于干燥器隔板上(注意不要堵孔),合上干燥器盖,置于已恒温至35℃±2℃的恒温箱内,连续试验24h,48h,96h,120h,144h,取出试片,进行观察。若铸铁片五滴全无锈,则为A级,判为合格;若铸铁片四滴无锈,则为B级,判为不合格;若铸铁片三滴无锈,则为C级,判为不合格;若铸铁片四~五滴全锈,则为D级,判为不合格。表3由表3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在不使用稳定剂的同时,而且防锈试验效果优于原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a)防锈剂,3~25份;b)基础油,1~15份;c)表面活性剂,1~10份;d)增稠剂,0~1份;e)pH调节剂,0~5份;f)水,60~80份;所述防锈剂选自醇胺类、羧酸胺、脂肪酸酰胺和硼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石油磺酸钠、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妥尔油二乙醇酰胺和聚异丁烯丁二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选自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H调节剂优选方案为选自单乙醇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乙醇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中不含有稳定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乳型防锈液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a)防锈剂,3~25份;b)基础油,1~15份;c)表面活性剂,1~10份;d)增稠剂,0~1份;e)pH调节剂,0~5份;f)水,60~80份;所述防锈剂选自醇胺类、羧酸胺、脂肪酸酰胺和硼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石油磺酸钠、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妥尔油二乙醇酰胺和聚异丁烯丁二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选自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H调节剂优选方案为选自单乙醇胺、三乙醇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飞李谨黄莉云姚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