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U/TPE复合改性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12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PU/TPE复合改性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聚氨酯、相容剂、镭雕助剂、加工油;所述组分按照一定的重量份进行配比,具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EBS 50%‑100%、TPU 50%‑100%、加工油 30%‑50%、MAH‑G‑SEBS 8%‑15%、NH2‑G‑SEBS 8%‑15%、镭雕助剂 0.5%‑2%、抗氧化剂 0.1%‑0.5%、抗紫外线吸收剂 0.1%‑0.5%、抗菌剂 0.5%‑2%、有机硅酮 0.5%‑5%;本发明专利技术与ABS、PC、POM、ASA、AS、SAN等材料粘结力强,可进行二次注塑,可反复回收再用,符合FDA食品卫生要求,且无毒无味,弹性佳,单位重量利用率高,硬度范围广,易加工。

A kind of TPU/TPE composite modified materi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PU/TPE composite modified material,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polymer, polyurethane, compatibilizer, radium carving auxiliary, processing oil; the components are proportioning according to a certain weight, and are made from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SEBS 50%, TPU, 50%, 50%, MAH G. SEBS 15%, NH2, G, SEBS, 8%, 0.5%, 0.1%, 0.1%, 0.1%, 0.1%, 0.1%, 0.5%, antimicrobial 0.5%, 2%, organic silicone 0.5% 0.5% 5%; this invention is strongly bonded with ABS, PC, POM, ASA, AS, SAN and other materials.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FDA food hygiene, and is non-toxic, tasteless, elastic, high in unit weight utilization, wide in hardness range and easy to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PU/TPE复合改性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材料,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电子产品的包装片材的复合改性材料,属于电子产品包装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产品的包装材料多种多样,大部分是用硬质高分子材料做成板材或者片材后,经过吸塑制成,在工厂内部周转或者市场销售运输途中,由于电子产品是放在硬质片材或者板材吸塑的保护盒里,难免会产生滑动或者碰撞,造成电子产品的损害,同时片材表面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减少在运输途中带来的静电危害,TPU与ABS的复合结构或TPU与PC的复合结构制成的包材能够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射出粘合包覆工程塑料ABS、PC、POM、ASA、AS、SAN等材料时单用TPE是射粘不上的,单用TPU也是射粘不上的;且目前这个复合结构所采用材料多数为复合材料,而这些复合材料的粘结力通常不是很强,且无法进行二次注塑,不能反复回收利用,在对于原材料来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浪费;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研究了本申请的复合改性材料,即本申请是针对目前待业内注塑粘合包覆局限的情况下,专门专利技术了以下配方,以解决这一特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粘结力比较强的复合改性材料;该材料能够实现高强度的粘结力,同时能够进行二次注塑,可实现材料的反复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PU/TPE复合改性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聚氨酯、相容剂、镭雕助剂、加工油;所述组分按照一定的重量份进行配比;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为50%~100%氢化苯乙烯或共轭二烯系列共聚物;所述聚氨酯包括TPU、MAH-G-SEBS、NH2-G-SEBS;相容剂包括有机硅酮、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进一步改进,上述复合改性材料具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EBS50%-100%、TPU50%-100%、加工油30%-50%、MAH-G-SEBS8%-15%、NH2-G-SEBS8%-15%、镭雕助剂0.5%-2%、抗氧化剂0.1%-0.5%、抗紫外线吸收剂0.1%-0.5%、抗菌剂0.5%-2%、有机硅酮0.5%-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与ABS、PC、POM、ASA、AS、SAN等材料粘结力强,可进行二次注塑,可反复回收再用,符合FDA食品卫生要求,且无毒无味,弹性佳,单位重量利用率高,硬度范围广,易加工;因此在汽车、建筑、医疗器械、包装、电子电器、电力通信、体育消费品等领域均极佳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TPU/TPE复合改性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聚氨酯、相容剂、镭雕助剂、加工油;所述组分按照一定的重量份进行配比;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为50%~100%氢化苯乙烯或共轭二烯系列共聚物;所述聚氨酯包括TPU、MAH-G-SEBS、NH2-G-SEBS;相容剂包括有机硅酮、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进一步的,上述复合改性材料具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EBS50%-100%、TPU50%-100%、加工油30%-50%、MAH-G-SEBS8%-15%、NH2-G-SEBS8%-15%、镭雕助剂0.5%-2%、抗氧化剂0.1%-0.5%、抗紫外线吸收剂0.1%-0.5%、抗菌剂0.5%-2%、有机硅酮0.5%-5%;具体实施例子一:选取SEBS50%、TPU50%、加工油30%、MAH-G-SEBS8%、NH2-G-SEBS8%、镭雕助剂0.5%、抗氧化剂0.1%、抗紫外线吸收剂0.1%、抗菌剂0.5%、有机硅酮0.5%;将这些材料混合后,通过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冷却切粒后干燥,即得所需的改性材料;具体实施例子二:选取SEBS100%、TPU100%、加工油50%、MAH-G-SEBS15%、NH2-G-SEBS15%、镭雕助剂2%、抗氧化剂0.5%、抗紫外线吸收剂0.5%、抗菌剂2%、有机硅酮5%;将这些材料混合后,通过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冷却切粒后干燥,即得所需的改性材料;具体实施例子三:选取SEBS70%、TPU70%、加工油40%、MAH-G-SEBS10%、NH2-G-SEBS10%、镭雕助剂1%、抗氧化剂0.3%、抗紫外线吸收剂0.3%、抗菌剂1%、有机硅酮3%;将这些材料混合后,通过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冷却切粒后干燥,即得所需的改性材料;本专利技术与ABS、PC、POM、ASA、AS、SAN等材料粘结力强,可进行二次注塑,可反复回收再用,符合FDA食品卫生要求,且无毒无味,弹性佳,单位重量利用率高,硬度范围广,易加工;因此在汽车、建筑、医疗器械、包装、电子电器、电力通信、体育消费品等领域均极佳应用;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TPU/TPE复合改性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聚氨酯、相容剂、镭雕助剂、加工油;所述组分按照一定的重量份进行配比;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为50%~100%氢化苯乙烯或共轭二烯系列共聚物;所述聚氨酯包括TPU、MAH‑G‑SEBS、NH2‑G‑SEBS;相容剂包括有机硅酮、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PU/TPE复合改性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聚氨酯、相容剂、镭雕助剂、加工油;所述组分按照一定的重量份进行配比;其特征在于:聚合物为50%~100%氢化苯乙烯或共轭二烯系列共聚物;所述聚氨酯包括TPU、MAH-G-SEBS、NH2-G-SEBS;相容剂包括有机硅酮、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P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静敏萧正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鼎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