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性优良的铁素体类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921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耐腐蚀性优良的铁素体类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来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铁素体类不锈钢板为如下钢板:以质量%计,含有C:0.03%以下、Si:1.0%以下、Mn:0.5%以下、P:0.04%以下、S:0.02%以下、Al:0.1%以下、Cr:20.5%以上~22.5%以下、Cu:0.3%以上~0.8%以下、Ni:1.0%以下、Ti:4×(C%+N%)以上、0.35%以下、Nb:不足0.01%、N:0.03%以下、C+N:0.05%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满足240+35×(Cr%-20.5)+280×{Ti%-4×(C%+N%)}≥2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腐蚀性(corrosion resistance)优良的铁素体类 不锈钢板(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sheet)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不锈钢中,由于其优良的耐腐蚀性,广泛使用奥氏体类不锈钢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的SUS304 ( 18%Cr-8Q/oNi)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JISG 4305)。但是,由于该钢种大量含有Ni,因 而价格昂贵。另一方面,作为未大量添加Ni的铁素体类不锈钢,作为 具有相当于SUS304的优良的耐腐蚀性的钢种,有添加Mo的SUS436L (18%Cr-l%Mo) (JIS G 4305)。但是,由于Mo也为价格昂贵的元 素,因而即使是稍微添加P/。的Mo,也会导致成本大幅度上升。根据以上现状,要求不添加Mo而具有相当于SUS304或SUS436L 的耐腐蚀性的铁素体类不锈钢。作为不添加Mo的铁素体类不锈钢,有 SUS430J1L (19%Cr-0.5%Cu-0.4%Nb) (JIS G 4305),与SUS304、 SUS436L相比耐腐蚀性差。相对于此,在特公昭50-616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铁素体类不 锈钢,其特征在于,作为成分组成,Cr: 9 30%、 Cu: 0.1 0.6%、 Ti: 5xC% 15xC%、 Sb: 0.02 0.2%;在特公昭64-4576号公报(特开昭 60-4635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铁素体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作 为成分组成,Cr: 11 23%、 Cu: 0.5 2.0%、 Ti、 Nb、 Zr、 Ta中的至 少一种0.01 1.0%、 V: 0.05 2.0%;进而,在专利第3420371号公报 (特开平8-26010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其特征在于,作 为成分组成,Cr: 5 60%、 Cu: 0.15 3.0%、 Ti: 4x (C%+N%) 0.5%、但是,在特公昭50-6167号公报、特公昭64-4576号公报、专利第 3420371号公报中,并未表示出同时具备热轧板的连续退火(continuous annealing)禾口冷车L板的高速连续退火(high speed continuous annealing) 带来的高效的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相当于SUS304或SUS436L的优良的耐腐蚀性。为了廉价地进行制造,需要不添加价格昂贵的Mo和能够高效进 行大量生产。增加Cr添加量时,虽然提高耐腐蚀性,但热轧板的韧性 降低。高Cr铁素体类不锈钢的热轧板,虽然需要在进行冷轧之前在连续 退火-酸洗生产线(continuous annealing and pickling line)进行退火禾口 酸洗,但也有热轧板的韧性较低时不能通过连续退火-酸洗生产线的情 况。并且,从高效的生产率的观点出发,还需要在与普通钢(carbon steel)兼用的冷轧板的高速连续退火生产线中进行有效的冷轧板的退火。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行廉价且 高效的生产的耐腐蚀性优良的铁素体类不锈钢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得到不含价格昂贵的Ni、 Mo, 耐腐蚀性优良的不锈钢板的方法进行了锐意研究。其结果,发现如下 通过从耐腐蚀性和制造性(productibity)的观点出发,将Cr限定在 20.5% 22.5%的范围,并且减少作为杂质元素的碳、氮,并添加适量 的Ti,可得到具有相当于SUS304或SUS436L的优良的耐腐蚀性的不 锈钢板,并且在热轧板的连续退火和冷轧板的高速连续退火生产线中 进行冷轧板的退火中可进行高效的生产。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以上发现作出的,其要旨如下(1) 一种耐腐蚀性优良的铁素体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 0.03%以下、Si: 1.0%以下、Mn: 0.5%以下、P: 0.04% 以下、S: 0.02%以下、Al: 0.1%以下、Cr: 20.5%以上 22.5%以下、 Cu: 0.3%以上 0.8%以下、Ni: 1.0%以下、Ti: 4x (C°/o+N%)以上、 0.35%以下、Nb:不足0.01%、 N: 0.03%以下、C+N: 0.05%以下,余 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满足下述式(1):240+35x(Cro/o-20.5)+280x{Tio/o-4x(C%+N0/o)}》280 ( 1 ) 在此,C%、 N%、 Cr%、 Ti。/。分别表示C、 N、 Cr、 Ti的含量(质 量%)。(2) —种耐腐蚀性优良的铁素体类不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将如下组成的不锈钢板作为原材以质量%计,含有C: 0.03% 以下、Si: 1.0%以下、Mn: 0.5%以下、P: 0.04%以下、S: 0.02%以下、 Al: 0.1%以下、Cr: 20.5%以上 22.5%以下、Cu: 0.3%以上 0.8%以 下、Ni: 1.0%以下、Ti: 4x (C%+N%)以上、0.35%以下、Nb:不足 0.01%、 N: 0.03%以下、C+N: 0.05%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 质构成,并满足下述式(1);对该原材进行热轧,以800 100(TC的 温度进行热轧板的连续退火后进行酸洗,然后经由冷轧、最终退火、 冷却、酸洗工序而制成冷轧退火板,240+35x(Cr%-20.5)+280x{Ti%-4x(C%+N%)}》280 ( 1 ) 在此,C%、 N%、 Cr%、 Ti。/。分别表示C、 N、 Cr、 Ti的含量(质 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表示钢的成分的%全部为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不添加价格昂贵的Mo等就能够得到具有相当于 SUS304或SUS436L的耐腐蚀性良好的铁素体类不锈钢板。并且,本 专利技术的不锈钢板,由于可进行高效的生产,并且不添加价格昂贵的Ni、 Mo,因而能够廉价地进行制造。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不锈钢板,由于添加作为降低杂质元素、使钢中的C、 N固定的稳定化元素(stabilizing elements)的Ti,因而焊接性 (welda磁y)、焊接部加工性(workability of welding area)、焊接部 而f腐蚀性(corrosion resistance of welding area)者卩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Cr。/。和Ti。/。-4x(C。/。+N。/。)之间的中性盐雾循环试验 (neutral salt spray cycle testing )结果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成分组成进行 说明。■ C: 0.03%以下、N: 0.03%以下、C+N: 0.05%以下 由于C和N使热轧板的韧性(toughness)降低,因而优选使其较 少,分别限定为0.03%以下,合计(C+N)也限定在0.05%。进而优选 为C: 015%以下、N: 0.015%以下、C+N: 0.03%以下。,Si: 1.0%以下Si是作为脱氧剂(deoxidizing agent)而必需的元素。为了得到该 效果,优选在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腐蚀性优良的铁素体类不锈钢板,其中,以质量%计,含有C:0.03%以下、Si:1.0%以下、Mn:0.5%以下、P:0.04%以下、S:0.02%以下、Al:0.1%以下、Cr:20.5%以上~22.5%以下、Cu:0.3%以上~0.8%以下、Ni:1.0%以下、Ti:4×(C%+N%)以上、0.35%以下、Nb:不足0.01%、N:0.03%以下、C+N:0.05%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满足下述式(1):240+35×(Cr%-20.5)+28 0×{Ti%-4×(C%+N%)}≥280(1)在此,C%、N%、Cr%、Ti%分别表示C、N、Cr、Ti的含量(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和秀石井知洋古君修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