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无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9008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流无菌系统。包括主舱室和过滤系统,主舱室包括组装式支撑架和舱体,舱体由第一门禁和舱体膜构成,第一门禁以及舱体膜均与组装式支撑架可拆卸连接,舱体膜为不透气膜,第一门禁与舱体膜之间密封且为可拆卸连接;过滤系统与舱体连通,过滤系统用于向舱体中充入过滤杀菌后的干净的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层流无菌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意在提供层流无菌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无菌系统不便于批量运输和部署的问题。

Laminar aseptic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laminar flow aseptic system. Including the main cabin and filter system, the main cabin includes the assembly support frame and the hatch. The hatch is composed of the first entrance guard and the hatch film. The first entrance guard and the hatch film are detachable with the assembly support frame, the capsule is the air permeable membrane, the first entrance guard is sealed with the hatch membrane and is detachable connection; the filter system and the cabin are used. The filtration system is used to fill the cabin with filtered clean air after steriliz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laminar aseptic system, which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laminar aseptic system that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aseptic systems are not convenient for mass transport and deploy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流无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层流无菌系统。
技术介绍
在重大事故如地震、海啸、飓风、火山喷发、严重水灾等破坏性自然灾害、生化恐怖袭击、局部战争、烈性传染病等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若能将重伤员立即进行隔离,就地抢救,必将大大减少伤亡率,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时,就地抢救重伤员更为显得重要。由于伤员受到了较大创伤,为了防止伤员伤口感染威胁生命同时便于应急手术的开展,在抢救现场往往需要快速建立与外界隔离的无菌环境。公开号为CN10255196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流动急救应急层流的手术室,其在应急车辆的车厢或扩展车厢内构建手术室,并在手术室内分布装设手术台、小器械箱、无影灯、医用推车、急救式呼吸机、麻醉仪等医用设备。上述方案中,手术室通过应急车辆实现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对突发事件,但其移动范围受车辆所限,不适合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每个手术室均要一辆车进行搭载移动,不便于批量运输和部署,运输效率低,不能快速大量的投放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层流无菌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无菌系统不便于批量运输和部署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提供如下基础技术方案:层流无菌系统,包括:主舱室,所述主舱室包括组装式支撑架和舱体,所述舱体包括第一门禁和舱体膜,所述第一门禁以及舱体膜均与组装式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舱体膜为不透气膜,所述第一门禁与舱体膜之间密封且为可拆卸连接;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与舱体连通,所述过滤系统用于向舱体中充入过滤杀菌后的干净的空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第一门禁以及舱体膜可拆卸的安装在组装式支撑架上,使组装式支撑架为舱体提供支撑,过滤系统向舱体中充入干净的空气,由于第一门禁与舱体膜之间密封且舱体膜不透气,从而在舱体中形成正压气流,将舱体内的污染气体吹出,使主舱室内保持无菌的环境。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支撑架采用组装式的,在需要时进行组装,在运输时无需组装,可以减少运输或储藏占用的空间;舱体整体采用舱体膜来围成,而舱体膜可在运输时从组装式支撑架上卸下,卸下后的舱体膜可以折叠起来,进一步节省空间,第一门禁也可以从组装式支撑架上卸下,方便集中运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层理无菌系统整体采用可拆卸连接,仅仅在使用时才进行组装搭建,运输时可以拆分折叠,有效的减少运输时系统占用的空间,便于批量运输和部署,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批量地运往救援地,提高救援效率。进一步,所述第一门禁与舱体膜连接的位置设有连接槽,所述舱体膜与第一门禁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卡入连接槽中的弹性胶棒,所述舱体膜通过弹性胶棒以及连接槽与第一门禁连接。通过弹性胶棒和连接槽可以快速将第一门禁与舱体膜连接或分离,弹性胶棒也可以起到密封作用。进一步,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压力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和警报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来对主舱室的压力进行实时的监控,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用来将外界空气过滤杀菌后送入主舱室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根据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数据控制送风量,所述警报装置用于在检测到主舱室压力未达到设定值时进行报警。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实时检测主舱室内压力值,随时掌控设备耗材工作状况,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根据压力检测装置的数据控制送风量,保证主舱室压力保持在设定值,通过警报装置,在主舱室压力未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声光报警,安全性更高。进一步,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箱体中沿着气流行进的方向依次设有初滤器、紫外线杀菌装置以及高效空气过滤器,所述初滤器、紫外线杀菌装置以及高效空气过滤器均与箱体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初滤器、紫外线杀菌装置以及高效空气过滤器均能够从箱体中滑出。通过初滤器可以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去除空气中较大的污染物如灰尘、雾霾颗粒等,通过紫外线杀菌装置可以对空气进行无菌化处理,通过高效空气过滤器能够对空气进一步进行过滤,主要滤除半径0.5u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初滤器、紫外线杀菌装置以及高效空气过滤器采用抽屉式设计可以很方便的从箱体中抽出,方便维护和更换。进一步,所述组装式支撑架包括支撑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底座,支撑杆与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支撑杆与底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底座和底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能够将底座进行相互连接,然后再将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底座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将支撑杆与支撑杆进行连接,构成整个支撑架为舱体膜提供支撑,设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可以方便的组装整个支撑架。进一步,所述舱体膜通过卡扣连接件与组装式支撑架连接,每个卡扣连接件均包括两个安装绳以及用来连接两个安装绳的卡扣。通过卡扣和安装绳可以将舱体膜绑在支撑杆上,通过卡扣可以快速安装或拆除舱体膜,从而实现层流无菌系统的快速部署和回收。进一步,还包括气闸室,所述气闸室包括第二门禁以及设置在第二门禁和第一门禁之间的气闸室膜构成,第一门禁与第二门禁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连接,气闸室膜与第一门禁以及第二门禁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通过气闸室作为外界与主舱室的缓冲,防止外界与主舱室直接连通,防止外界的气流直接进入主舱室污染主舱室环境。进一步,还包括人员进出感应装置,所述人员进出感应装置设置在气闸室以及主舱室内,用于检测有人进出主舱室和气闸室。通过人员进出感应装置可以检测人员进出,方便系统进行自动化处理,以确保主舱室环境不受污染。进一步,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在人员进出感应装置检测到人员进出主舱室时,增大对主舱室的送风量。在检测到人员进出主舱室时,通过增加送风量,增大主舱室气压,防止气闸室或外界气体进入主舱室。进一步,所述舱体膜为透明膜。通过使舱体膜透明,可以方便外部人员观察和了解主舱室内部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层流无菌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层流无菌系统实施例中第一门禁与舱体膜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标记说明:舱体膜1、第一门禁2、组装式支撑架3、支撑杆4、第二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6、卡扣连接件7、底座8、安装绳9、卡扣10、弹性胶棒11、连接槽12、第二门禁13、连接杆14、过滤系统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层流无菌系统包括主舱室和过滤系统15,其中:主舱室包括组装式支撑架3和舱体,舱体由第一门禁2和舱体膜1构成,组装式支撑架3包括支撑杆4、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5和底座8,第一连接件6用来连接支撑杆4与支撑杆4,第二连接件5用来连接支撑杆4与底座8,第二连接件5还用来连接底座8和底座8,本实施例中,组装式支撑架3整体采用轻量级铝合金制成,为了进一步降低质量,支撑柱为管状,底座8为空心长方体,第二连接件5与底座8之间、第一连接件6与支撑杆4之间以及第二连接件5与支撑杆4之间均采用套接的方式连接,为了使整个支撑架更加稳固且同时便于拆卸,还可以在第一连接件6与支撑杆4之间以及第二连接件5与支撑杆4之间设置螺纹,通过螺纹进行固定;在第二连接件5与底座8之间设置卡扣10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舱体膜1采用高透明度的防静电塑胶不透气薄膜,舱体膜1上设置多个卡扣连接件7,舱体膜1通过卡扣连接件7绑在组装式支撑架3上,每个卡扣连接件7均包括两个安装绳9以及用来连接两个安装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层流无菌系统

【技术保护点】
层流无菌系统,包括主舱室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室包括组装式支撑架和舱体,所述舱体包括第一门禁和舱体膜,所述第一门禁以及舱体膜均与组装式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舱体膜为不透气膜,所述第一门禁与舱体膜之间密封且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系统与舱体连通,所述过滤系统用于向舱体中充入过滤杀菌后的干净的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层流无菌系统,包括主舱室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室包括组装式支撑架和舱体,所述舱体包括第一门禁和舱体膜,所述第一门禁以及舱体膜均与组装式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舱体膜为不透气膜,所述第一门禁与舱体膜之间密封且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系统与舱体连通,所述过滤系统用于向舱体中充入过滤杀菌后的干净的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无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禁与舱体膜连接的位置设有连接槽,所述舱体膜与第一门禁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卡入连接槽中的弹性胶棒,所述舱体膜通过弹性胶棒以及连接槽与第一门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无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压力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和警报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来对主舱室的压力进行实时的监控,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用来将外界空气过滤杀菌后送入主舱室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根据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数据控制送风量,所述警报装置用于在检测到主舱室压力未达到设定值时进行报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无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箱体中沿着气流行进的方向依次设有初滤器、紫外线杀菌装置以及高效空气过滤器,所述初滤器、紫外线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民潘高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