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焊式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箔材料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8679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钎焊式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箔材料及生产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表示,成份中含有Si0.50~1.00、Fe≤0.60、Cu0.05~0.10、Mn1.00~1.60、Mg≤0.05、Zn1.60~2.20、Zr0.10~0.20、Ti0.01~0.05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余量为Al。生产时经过熔炼、静置炉精炼、晶粒细化、在线除气、过滤、连续铸轧、冷轧、精轧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铝合金箔厚度较薄,可达0.05mm;抗拉强度大于250N/mm↑[2],改善了钎焊性;同时工艺简化,生产成本和热轧法相比至少降低50%以上。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铝合金箔将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箔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钎焊式热 交换器用铝合金箔材料及生产方法。二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空调器、中冷器、暖风机和水箱等换热器上所使用的铝合金箔,主要是3003或3A21号铝箔,前者由硅、铁、铜和锰等原料制成,后者由硅、铁、铜、锰和钛等原料制成。由于这两种铝箔没有阳极保护作用,在钎焊时会增加铝箔的点蚀;另一方面,3003和3A21两种牌号铝箔中锰含量较低,锰含 量的降低,引起固相线温度降低。因此,这两种牌号铝箔的固相线温度都较低, 钎焊时容易产生变形和塌陷情况。虽然可通过增加厚度来克服变形和塌陷,但 是增大厚度会带来用户生产成本的增加。上述两种牌号的铝箔厚度都在0.15mm 以上,当前铝箔的厚度正向着越来越薄的方向发展。因此,上述两种牌号铝箔 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关于钎焊式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箔,我国已发布了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即 《YS/T496-2005钎焊式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箔》,在该标准中列举了三种材料牌 号,即3003合金、3003 + 1.0%Zn、 3003 + 1.5%Zn,其坯料全部为热轧坯料,生 产时采用热轧、再冷轧的方法,工艺较为复杂。公开号为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钎焊式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箔,其特征是:以重量百分比表示,成份中含有Si0.50~1.00、Fe≤0.60、Cu0.05~0.10、Mn1.00~1.60、Mg≤0.05、Zn1.60~2.20、Zr0.10~0.20、Ti0.01~0.05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余量为A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镭张清莫振海朱应离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顺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