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与金属剥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8116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与金属剥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为:将二氯甲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丁醚按重量配比8-12∶0.5-1.5∶0.5-1.5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度为65%-75%的溶液;将包裹橡胶的金属件淹没在溶液中,等到溶涨到饱和程度即可达到橡胶与金属件剥离,在金属表面轻轻一抹,橡胶的余屑也全部清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工艺简单又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环保节能

技术介绍
在生产中,每天都有不少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合格的零件,大量的金属材料可 以回收利用,其中很多金属材料外包裹着橡胶,目前都是采用火烧法,把包裹在 金属件上的橡胶烧掉,这种方法既不环保又十分落后,不仅容易造成金属件变形, 金属机构发生破坏,并且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这种方法使空气中弥漫着难闻 气味,还有乌黑的飞灰四处飞散, 一旦粘在身上难以洗净。用刀割费时费力,又 往往会损伤金属表面,并且其速度太慢,造成金属表面毛糙而白费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又不污染环境的橡胶与金属剥离的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其 特征在于,其方法为第一步,将二氯甲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丁醚按重量配比8—12: 0.5一1.5: 0.5 — 1.5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度为65 %—75%的溶液; 第二步,将包裹橡胶的金属件淹没在溶液中,等到溶涨到饱和程度即可达到橡胶 与金属件剥离,在金属表面轻轻一抹,橡胶的余屑也全部清除。 本专利技术把二氯甲烷同乙二醇丁醚和在一起,掺入十二垸基苯磺酸钠,融化 在水中,等到溶涨到饱和程度即可达到橡胶与金属件剥离,在金属表面轻轻一抹, 橡胶的余屑也全部清除。还金属件的本来面目,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工艺简单又不污染环境。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为 第一步,将二氯甲烷、十二垸基苯磺酸钠、乙二醇丁醚按重量配比10: 1: l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度为70 %的溶液; 第二步,将包裹橡胶的金属件淹没在溶液中,等到溶涨到饱和程度即可达到橡胶 与金属件剥离,在金属表面轻轻一抹,橡胶的余屑也全部清除。 本专利技术的水剂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成效明显。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其方法为第一步,将二氯甲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丁醚按重量配比8-12∶0.5-1.5∶0.5-1.5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度为65%-75%的溶液;第二步,将包裹橡胶的金属件淹没在溶液中,等到溶涨到饱和程度即可达到橡胶与金属件剥离,在金属表面轻轻一抹,橡胶的余屑也全部清除。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其特征在于,其方法为将二氯甲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丁醚按重量配比8-12∶0.5-1.5∶0.5-1.5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度为65%-75%的溶液;将包裹橡胶的金属件淹没在溶液中,等到溶涨到饱和程度即可达到橡胶与金属件剥离,在金属表面轻轻一抹,橡胶的余屑也全部清除。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工艺简单又不污染环境。文档编号C22C1/00GK101285133SQ200810038418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张永凯 申请人:上海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胶与金属剥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为:第一步,将二氯甲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丁醚按重量配比8-12∶0.5-1.5∶0.5-1.5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度为65%-75%的溶液;第二步,将包裹橡胶的金属件淹没在溶液中,等到溶涨到饱和程度即可达到橡胶与金属件剥离,在金属表面轻轻一抹,橡胶的余屑也全部清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