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绪聪专利>正文

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80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包括暖气架体,该暖气架体包括外架体和竖暖气管,还包括暖气管组,所述暖气管组包括上横换热管、下横换热管、竖换热管和换热管进管。制造方法包括四个步骤,根据由外向内,由下到上的安装连接程序进行制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且设计合理,通过改进结构来可以解决暖气片之间缝隙大的问题,同时又可以不影响暖气片的规格大小,使得制造操作简单,且这种结构的设置方式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A compact he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act heating device, including a heating frame, which includes an outer frame and a vertical heating pipe, and also includes a heating pipe group. The heating pipe group comprises an upper horizontal heat transfer tube, a lower horizontal heat transfer tube, a vertical heat exchange tube and a heat exchange pipe inlet.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consists of four steps, which are manufactured from the bottom to top installation linker from the inside to outside. The utility model is novel and reasonable in design. B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the gap between the radiator can be sol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ize of the radiator is not affected, and the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the setting method of this structure can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供暖
,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传统的暖气装置的安装制造方法是在上下底面的横管暖气片上打孔,然后通过竖管暖气片对孔安装焊接,这种方式需要竖管暖气片必须为带有弧度的椭圆形暖气片,这就造成中间焊接缝隙较大,操作复杂,而且内部空间较小没办法在里面加换热器装置。另外,传统换热器是采用的U型结构,冷水沿着管道来回循环,中间会产生冷热水交替转换,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包括暖气架体,所述暖气架体包括一个“口”字形的外架体,该外架体包括上下两根横暖气管,两根所述横暖气管之间设置有多根竖暖气管;还包括暖气管组,所述暖气管组包括上横换热管和下横换热管,所述上横换热管设置在上方的所述横暖气管内,所述下横换热管设置在下方的所述横暖气管内,所述上横换热管和下横换热管之间通过多根竖换热管连通,且每根所述竖换热管对应设置在一根所述竖暖气管内,最左端的所述竖暖气管内设置有换热管进管,所述换热管进管的上端为进水口,下端连通到所述下横换热管内,所述上横换热管的右端设置有换热管出管,该换热管出管的上端为出水口。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外架体起到用来支撑和安装其他部件的作用。横暖气管用来罩住上横换热管和下横换热管,且上横换热管和下横换热管所辐散出来的热量通过横暖气管来向外辐射传递。上横换热管、下横换热管和竖换热管连接形成的暖气管组用来使得热水在里面流动,并作为热源直接向外辐散热量。同样,竖暖气管用来罩住竖换热管和换热管进管,并作为中间体向外辐散热量。换热管进管用来接入热水,并将热水引导进入到竖换热管、上横换热管和下横换热管进行流动散热。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所述下横换热管上设置有多个下连接支管,且所述下横换热管通过该下连接支管与所述竖换热管连通。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所述上横换热管上设置有多个上连接支管,且所述上横换热管通过该上连接支管与所述竖换热管连通。进一步,为了适应下连接支管和上连接支管与竖换热管的口径大小,且为了防止渗水,所述下连接支管和上连接支管与所述竖换热管之间通过连接螺母连接为一体,且该连接螺母上的螺纹孔为阶梯孔,并分别与所述下连接支管和上连接支管螺纹连接。进一步,为了便于添加装置且便于安装,所述横暖气管的横截面呈“U”字形,且上方的所述横暖气管张口向下,下方的所述横暖气管张口向上。进一步,为了便于挂放整个暖气装置,所述暖气架体上横向设置有两根挂杆。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设置,所述竖暖气管为方形管。有益效果:本技术构思新颖且设计合理,通过改进结构来可以解决暖气片之间缝隙大的问题,同时又可以不影响暖气片的规格大小,使得制造操作简单,且这种结构的设置方式能够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暖气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暖气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上横换热管和下横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竖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横暖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6所示的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包括暖气架体100,暖气架体100包括一个“口”字形的外架体110,该外架体110包括上下两根横暖气管111,两根横暖气管111之间设置有多根竖暖气管120,竖暖气管120为方形管。还包括暖气管组200,暖气管组200包括上横换热管210和下横换热管220,上横换热管210设置在上方的横暖气管111内,下横换热管220设置在下方的横暖气管111内,上横换热管210和下横换热管220之间通过多根竖换热管230连通,且每根竖换热管230对应设置在一根竖暖气管120内。具体地,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下横换热管220上设置有多个下连接支管221,且下横换热管220通过该下连接支管221与竖换热管230连通。上横换热管210上设置有多个上连接支管211,且上横换热管210通过该上连接支管211与竖换热管230连通。下连接支管221和上连接支管211与竖换热管230之间通过连接螺母300连接为一体,且该连接螺母300上的螺纹孔为阶梯孔,并分别与下连接支管221和上连接支管211螺纹连接。最左端的竖暖气管120内设置有换热管进管231,换热管进管231的上端为进水口,下端连通到下横换热管220内,上横换热管210的右端设置有换热管出管232,该换热管出管232的上端为出水口。横暖气管111的横截面呈“U”字形,且上方的横暖气管111张口向下,下方的横暖气管111张口向上。暖气架体100上横向设置有两根挂杆400。本技术以上技术方案中各部件的作用及原理如下:外架体110起到用来支撑和安装其他部件的作用。横暖气管111用来罩住上横换热管210和下横换热管220,且上横换热管210和下横换热管220所辐散出来的热量通过横暖气管111来向外辐射传递。上横换热管210、下横换热管220和竖换热管230连接形成的暖气管组用来使得热水在里面流动,并作为热源直接向外辐散热量。同样,竖暖气管120用来罩住竖换热管230和换热管进管231,并作为中间体向外辐散热量。换热管进管231用来接入热水,并将热水引导进入到竖换热管230、上横换热管210和下横换热管220进行流动散热。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包括暖气架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暖气架体(100)包括一个“口”字形的外架体(110),该外架体(110)包括上下两根横暖气管(111),两根所述横暖气管(111)之间设置有多根竖暖气管(120);还包括暖气管组(200),所述暖气管组(200)包括上横换热管(210)和下横换热管(220),所述上横换热管(210)设置在上方的所述横暖气管(111)内,所述下横换热管(220)设置在下方的所述横暖气管(111)内,所述上横换热管(210)和下横换热管(220)之间通过多根竖换热管(230)连通,且每根所述竖换热管(230)对应设置在一根所述竖暖气管(120)内,最左端的所述竖暖气管(120)内设置有换热管进管(231),所述换热管进管(231)的上端为进水口,下端连通到所述下横换热管(220)内,所述上横换热管(210)的右端设置有换热管出管(232),该换热管出管(232)的上端为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暖气装置,包括暖气架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暖气架体(100)包括一个“口”字形的外架体(110),该外架体(110)包括上下两根横暖气管(111),两根所述横暖气管(111)之间设置有多根竖暖气管(120);还包括暖气管组(200),所述暖气管组(200)包括上横换热管(210)和下横换热管(220),所述上横换热管(210)设置在上方的所述横暖气管(111)内,所述下横换热管(220)设置在下方的所述横暖气管(111)内,所述上横换热管(210)和下横换热管(220)之间通过多根竖换热管(230)连通,且每根所述竖换热管(230)对应设置在一根所述竖暖气管(120)内,最左端的所述竖暖气管(120)内设置有换热管进管(231),所述换热管进管(231)的上端为进水口,下端连通到所述下横换热管(220)内,所述上横换热管(210)的右端设置有换热管出管(232),该换热管出管(232)的上端为出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暖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换热管(220)上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绪聪高培栋
申请(专利权)人:高绪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