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47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加厚层、第二加厚层;所述第一加厚层的两侧分别设置N个第一凹槽、N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一一正对且相互匹配,其中N≥3;所述第二加厚层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凹槽、一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相互正对且匹配;所述第一加厚层、第二加厚层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位于板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位于板体的另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片无法灵活更换使用地点的问题,实现提高散热片的使用灵活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片领域,具体涉及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热水(或蒸汽)采暖系统中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件。热水在散热器内降温(或蒸汽在散热器内凝结)向室内供热,达到采暖的目的。散热器的金属耗量和造价在采暖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散热器的正确选用涉及系统的经济指标和运行效果。散热器中都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如电脑中CPU中央处理器要使用相当大的散热片,电视机中电源管,行管,功放器中的功放管都要使用散热片。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片大都密集的进行并列排布,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就根据长度需要将特定数量的散热片进行固定连接,以便于后期的直接安装使用。然而该种整体式的散热片只能适用于特定长度的发热装置使用,不能做到灵活替换,在更换使用地点后则很可能无法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片无法灵活更换使用地点的问题,实现提高散热片的使用灵活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加厚层、第二加厚层;所述第一加厚层的两侧分别设置N个第一凹槽、N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一一正对且相互匹配,其中N≥3;所述第二加厚层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凹槽、一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相互正对且匹配;所述第一加厚层、第二加厚层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位于板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位于板体的另一侧。针对现有技术中散热片无法灵活更换使用地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板体即为散热片的本体,采用铝合金、黄铜或青铜等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均可。在板体上的相对两端设置第一加厚层、第二加厚层,其中第一加厚层的两侧分别设置N个第一凹槽、N个第一凸起,第二加厚层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凹槽、一个第二凸起。其中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的数量都只有一个,而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的数量有至少三个,在使用时将第二加厚层所在方向作为散热片装入各种散热结构时的内端,使得仅需对准一组第二凹槽与第二凸起,即能够对不便操作、手部不便接触的内端进行连接,极大降低安装难度。而将板体设置有第一加厚层的一端作为散热片的外端,此端部朝外,手部能够接触,安装连接或拆卸都要方便很多,因此设置更多的相互匹配的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以此提高两块散热片单体之间连接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可以将若干块散热片进行拼接,拼接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块散热片的第二凸起插入至第二块散热片的第二凹槽中,再将第一块散热片的N个第一凸起插入至第二块散热片的N个第二凹槽中,即能够实现相邻两块散热片之间的连接,以此类推即能够将多块散热片进行拼接,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片无法灵活更换使用地点的问题,使得散热结构整体的散热片数量与厚度可调,以此适用于各种位置的使用,不再受到固定安装位的限制,极大的提高了散热片使用时的灵活性,实现了散热片的回收与重复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第一加厚层和第二加厚层的存在,使得相邻两块散热片拼接在一起后,两个板体之间还具有间隙,为空气对流预留出空间,避免相信两块散热片之间过于紧密导致空气流动不畅、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确保优良的散热效率。优选的,N个第一凹槽沿第一加厚层与第二加厚层的连线均匀分布。使得第一凹槽在第一加厚层上均匀分布,确保第一加厚层的应力分布均匀,避免第一加厚层受力不均容易受损的情况出现。同时第一凹槽的分布方向沿第一加厚层与第二加厚层的连线方向,使得本专利技术在拼接安装时仅需顺序将第一凸起置于第一凹槽中即可,进一步降低安装拼接的难度,提高安装拼接时的效率。优选的,相邻两个第一凹槽之间的间距为5~10mm。相邻两个第一凹槽之间的间距过窄,容易导致第一加厚层过于薄弱、强度较低,不利于本专利技术的长期使用。而间距过大,又会使得第一加厚层长度较长,影响板体的正常散热。因此本方案中优选该间距为5~10mm,能够在上述问题中取得最佳的优选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均设置为磨砂状的表面。以此提高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壁的摩擦阻力,使得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进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后,受到的静摩擦力更大、结构更加稳定,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更高的整体性。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厚层的长度为第二加厚层长度的2~3倍,所述长度为第一加厚层与第二加厚层连线方向的长度。使得第一加厚层的长度更长,便于在其上设置N个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从而解决设置出的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过窄导致安装拼接难度极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片无法灵活更换使用地点的问题,使得散热结构整体的散热片数量与厚度可调,以此适用于各种位置的使用,不再受到固定安装位的限制,极大的提高了散热片使用时的灵活性,实现了散热片的回收与重复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第一加厚层和第二加厚层的存在,使得相邻两块散热片拼接在一起后,两个板体之间还具有间隙,为空气对流预留出空间,避免相信两块散热片之间过于紧密导致空气流动不畅、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确保优良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板体,2-第一加厚层,3-第二加厚层,4-第一凹槽,5-第一凸起,6-第二凹槽,7-第二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加厚层2、第二加厚层3;所述第一加厚层2的两侧分别设置四个第一凹槽4、四个第一凸起5,所述第一凹槽4和第一凸起5一一正对且相互匹配;所述第二加厚层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凹槽6、一个第二凸起7,所述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起7相互正对且匹配;所述第一加厚层2、第二加厚层3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6位于板体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凸起5、第二凸起7位于板体的另一侧。四个第一凹槽4沿第一加厚层2与第二加厚层3的连线均匀分布。相邻两个第一凹槽4之间的间距为8mm。所述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6的内壁均设置为磨砂状的表面。所述第一加厚层2的长度为第二加厚层3长度的2.5倍,所述长度为第一加厚层2与第二加厚层3连线方向的长度。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加厚层(2)、第二加厚层(3);所述第一加厚层(2)的两侧分别设置N个第一凹槽(4)、N个第一凸起(5),所述第一凹槽(4)和第一凸起(5)一一正对且相互匹配,其中N≥3;所述第二加厚层(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凹槽(6)、一个第二凸起(7),所述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起(7)相互正对且匹配;所述第一加厚层(2)、第二加厚层(3)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6)位于板体(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凸起(5)、第二凸起(7)位于板体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拼装式散热片单体结构,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加厚层(2)、第二加厚层(3);所述第一加厚层(2)的两侧分别设置N个第一凹槽(4)、N个第一凸起(5),所述第一凹槽(4)和第一凸起(5)一一正对且相互匹配,其中N≥3;所述第二加厚层(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凹槽(6)、一个第二凸起(7),所述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起(7)相互正对且匹配;所述第一加厚层(2)、第二加厚层(3)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6)位于板体(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凸起(5)、第二凸起(7)位于板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河散热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