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367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控制阀,包括有装配于安装座的阀体,安装座上开设有LS口和PIL口,阀体内设置有第一横腔和第二横腔,阀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横腔、第二横腔分别连通的第一竖腔和第二竖腔,第一竖腔向下延伸至阀体底部,第二竖腔向上延伸至阀体顶部,PIL口与所述第二横腔相连通;LS口通过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的阻尼孔与第二竖腔相通,阀体的下部在第一横腔和第二横腔之间设置有螺纹阻尼,第一竖腔内设置有第一阀口,第一竖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阀口相配合的单向阀,第二竖腔内设置有第二阀口,第二竖腔内设置与所述第二阀口相配合的溢流阀。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紧凑,能够有效缓冲负载敏感压力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阀制造
,尤其指一种阻尼控制阀,特别指的是一种用于轮式装载机、起重机、小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负载敏感系统中负载敏感压力控制的阻尼控制阀。
技术介绍
定量负载敏感系统因节能及成本低而广泛用于装载机,汽车起重机及小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负载敏感多路换向阀是该类负载敏感系统的核心元件,而定量负载敏感系统要实现执行元件流量按需分配,二通压力补偿阀是该类液压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元件。在实际应用工况中,由于负载压力是时刻波动的,会造成反馈阀芯开度忽大忽小,进而造成执行元件的抖动现有专利号为200910052739.6名称为“压力补偿阀”,它包括阀体、阀芯和梭阀,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孔、出油孔、回油孔、和控制孔,进油孔的底部入口与出油孔的底部入口非同轴设置,且进油孔的底部入口位于出油孔的底部入口的右方。梭阀固定安装在阀体的左端,阀体的两负载腔分别与梭阀的两进油口连通,阀体的主阀孔与梭阀的出油口连通。阀芯安装在阀体内,阀芯通过弹簧与梭阀连接。其在负载压力反馈腔增设了第一阻尼器来缓冲负载敏感压力波动,但由于阻尼过于简单,对于负载压力波动的缓冲并不理想,因此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阻尼控制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尼控制阀,包括有装配于安装座(1)的阀体(2),所述的安装座(1)上开设有LS口和PIL口,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2)内设置有第一横腔(21)和第二横腔(22),所述的阀体(2)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横腔(21)、第二横腔(22)分别连通的第一竖腔(23)和第二竖腔(24),所述的第一竖腔(23)向下延伸至阀体(2)底部,所述的第二竖腔(24)向上延伸至阀体(2)顶部,所述的PIL口与所述第二横腔(22)相连通;所述的LS口通过设置于所述阀体(2)上的阻尼孔(2a)与第二竖腔(24)相通,所述的阀体(2)的下部在第一横腔(21)和第二横腔(22)之间设置有螺纹阻尼(2b),所述的第一竖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控制阀,包括有装配于安装座(1)的阀体(2),所述的安装座(1)上开设有LS口和PIL口,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2)内设置有第一横腔(21)和第二横腔(22),所述的阀体(2)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横腔(21)、第二横腔(22)分别连通的第一竖腔(23)和第二竖腔(24),所述的第一竖腔(23)向下延伸至阀体(2)底部,所述的第二竖腔(24)向上延伸至阀体(2)顶部,所述的PIL口与所述第二横腔(22)相连通;所述的LS口通过设置于所述阀体(2)上的阻尼孔(2a)与第二竖腔(24)相通,所述的阀体(2)的下部在第一横腔(21)和第二横腔(22)之间设置有螺纹阻尼(2b),所述的第一竖腔(23)内设置有第一阀口(23a),所述的第一竖腔(23)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阀口(23a)相配合的单向阀(3),所述的第二竖腔(24)内设置有第二阀口(24a),所述的第二竖腔(24)内设置与所述第二阀口(24a)相配合的溢流阀(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阀(3)包括有圆盘形的阀座(31)和球形的阀头(32),所述的阀头(32)与所述第一阀口(23a)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文泽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