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72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位于基坑侧壁右侧的挡土板、支护桩和预应力锚索,所述挡土板与土体相接触;所述预应力锚索设置在所述支护桩内,所述预应力锚索分为预应力锚索张拉段和预应力锚索锚固段;所述支护桩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挡土板固定连接,且每两个支护桩之间的距离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给基坑侧壁土体提供水平推力,承受侧向土体压力,阻止土体朝挡土板方向变形,维持挡土板和支护桩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以达到基坑的使用要求;设计灵活,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无需使用锚杆挡土墙的方式,减少了对相邻已有建筑物桩基础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基坑支护类型中,桩锚支护的形式较为常见,一般情况下采用锚杆挡土墙的方式,锚杆是一种受拉构件,它的一端打入支护桩,与支护桩固定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的土体层中,通过施加预应力提供反力以承受土体的侧压力。但是,当基坑一侧的建筑物基础为桩基础时,由于桩基础对支撑建筑物起主要作用,就无法使用桩锚支护的形式,即无法将锚杆打入与基坑相邻建筑物的桩基础上,如果这样操作将会削弱桩基础的支撑强度,从而使锚杆挡土墙的施工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该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给土体提供水平推力,承受侧向土体压力,阻止土体朝挡土墙方向变形,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以达到基坑的使用要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位于基坑侧壁右侧的挡土板、支护桩和预应力锚索,所述挡土板与土体相接触;所述预应力锚索设置在所述支护桩内,所述预应力锚索分为预应力锚索张拉段和预应力锚索锚固段;所述支护桩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挡土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基坑侧壁右侧的挡土板、支护桩和预应力锚索,所述挡土板与土体相接触;所述预应力锚索设置在所述支护桩内,所述预应力锚索分为预应力锚索张拉段和预应力锚索锚固段;所述支护桩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挡土板固定连接,且每两个支护桩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支护桩分为上下两段,所述支护桩上段的长度与基坑的深度相同,所述支护桩下段设置在土体内;所述支护桩底部的直径大于支护桩其他部分的直径,形成底部扩大头;所述支护桩上段内设有用于放置预应力锚索的拱形套管,所述拱形套管朝向挡土板方向拱起;所述预应力锚索张拉段设置在所述支护桩上段的拱形套管内,且所述预应力锚索张拉段从所述支护桩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基坑侧壁右侧的挡土板、支护桩和预应力锚索,所述挡土板与土体相接触;所述预应力锚索设置在所述支护桩内,所述预应力锚索分为预应力锚索张拉段和预应力锚索锚固段;所述支护桩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挡土板固定连接,且每两个支护桩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支护桩分为上下两段,所述支护桩上段的长度与基坑的深度相同,所述支护桩下段设置在土体内;所述支护桩底部的直径大于支护桩其他部分的直径,形成底部扩大头;所述支护桩上段内设有用于放置预应力锚索的拱形套管,所述拱形套管朝向挡土板方向拱起;所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采杏梁仕华曾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