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破除内支撑梁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85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破除内支撑梁的结构,属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搭设满堂脚手架操作平台;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内侧之间采用混凝土分层回填;支撑主梁拆除前,先将主梁与格构柱两侧设置隔振缝;破除砼前先采用钻杆对混凝土梁进行钻孔,采用混凝土扩力器对混凝土梁进行扩张;对内支撑梁进行人工拆除,拆除的顺序为从梁两端向中部拆除、从远离基坑壁的梁向靠近基坑壁的梁依次拆除、从基坑底向上依次拆除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成本较金钢绳锯的低,剔除下来的混凝土建渣清运方便,不受场地限制,同时自身操作及震动对结构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小。

A structure for artificially breaking the internal support bea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for artificially breaking an internal support bea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full hall scaffolding operation platform is set up, and a concrete layered backfilling is adopted between the exterior wall of the basement and the inside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the main beam is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grid column before the support of the main beam is removed. Before removing concrete, the concrete beam is bored with drill rod before breaking the concrete, the concrete beam is expanded by concrete extender, and the internal support beam is demolished artificially. The order of dismantling is to dismantle the beams from both ends of the beam to the beam near the wall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from the bottom to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Dismantle the beam.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lower cost than the gold steel wire saw, which is convenient to remove the concrete from the concrete, and is not restricted by the site. At the same time, the safety risk of the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mall by its own operation and vib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工破除内支撑梁的结构
本技术属于房屋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混凝土内支撑梁的拆除主要有金钢绳锯切割、静力爆破、挖掘机进行破除的方法。采用金钢绳锯的方式施工成本相对较高,切割时自身操作及对结构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大,腰梁部分因一面靠近基坑护壁桩,绳锯无法操作,其它切割下来的混凝土结构吊运及运输较为困难。静力爆破对施工专业队伍要求较高,操作专业度高,对周边环境及结构安全有影响。挖掘机破除噪音污染严重,震动较大,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人工破除内支撑梁的结构,采用该结构进行人工破除内支撑梁,成本较金钢绳锯的低,剔除下来的混凝土建渣清运方便,不受场地限制,同时自身操作及震动对结构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小。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人工破除内支撑梁的结构,包括基坑内由内支撑梁和格构柱共同构成的内支撑,还包括操作平台、混凝土层、隔震缝和扩张孔,操作平台布置于楼板和内支撑梁之间,混凝土层填充于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内侧之间,隔震缝设于内支撑梁与格构柱两侧,每一内支撑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扩张孔。作为选择,操作平台包括扣件式钢管搭设的满堂脚手架,在满堂脚手架的操作面上沿内支撑梁铺设的木架板,以及沿木架板外侧搭设的栏杆。作为进一步选择,满堂脚手架的立杆纵横间距为1.5m、步距2m,栏杆高度为1.1m。作为选择,隔振缝设置于内支撑梁上位于格构柱两侧1±0.2m处,隔震缝切入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深度5±1cm。作为选择,混凝土层由上下若干混凝土分层构成,每层混凝土分层厚度不超过1m。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混凝土层使整个地下室挡墙与护壁形成整体结构,确保拆除过程中基坑侧壁不坍塌,隔震缝的设置以及钻孔扩张有利于混凝土松散,提高人工工效。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进行人工破除内支撑梁,施工成本较金低,剔除下来的混凝土建渣清运方便,不受场地限制。自身操作及震动对结构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支撑梁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操作平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操作平台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支撑梁断开节点标识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隔震缝施工位置示意图;其中1为基坑、2为内支撑梁、3为格构柱、4为满堂脚手架、5为木架板、6为栏杆、7为隔振缝、8为楼板、9为断开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参考图2、3、5所示,一种用于人工破除内支撑梁的结构,包括基坑1内由内支撑梁2和格构柱3共同构成的内支撑,还包括操作平台、混凝土层、隔震缝7和扩张孔,操作平台布置于楼板8和内支撑梁2之间,混凝土层填充于地下室外墙与基坑1内侧之间,隔震缝7设于内支撑梁2与格构柱3两侧,每一内支撑梁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扩张孔。操作平台包括扣件式钢管搭设的满堂脚手架4,在满堂脚手架4的操作面上沿内支撑梁2铺设的木架板5,以及沿木架板5外侧搭设的栏杆6。满堂脚手架4的立杆纵横间距优选为1.5m、步距2m,栏杆6高度优选为1.1m。隔振缝7优选设置于内支撑梁2上位于格构柱3两侧1±0.2m处,隔震缝7切入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深度5±1cm。混凝土层由上下若干混凝土分层构成,每层混凝土分层厚度不超过1m。作为示例,采用前述结构进行人工破除内支撑梁如下:参考图1所示,某工程场地周边情况复杂,施工场地有限。根据周边建筑物分布以及场地施工要求,并结合地质工程条件,采用锚拉桩+内支撑支护两种方式。基坑1采用钻孔桩加锚索并结合内撑的联合支护,采取垂直支护形式。钻孔桩直径为1200mm、15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lmna段采用C35)。内支撑由内支撑梁2加钢格构柱3共同支撑,内支撑梁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下室内支撑梁尺寸及标号具体采用以下步骤进行人工拆除:1、如图2、3所示,需拆除的内支撑梁2与楼板8存在一定高差,需搭设操作平台。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4操作平台,立杆纵横间距为1.5m、步距2m。应在操作面上沿内支撑梁铺设木架板5,严禁工人直接站在钢管上作业。沿木架板5外侧搭设高度为1.1m的栏杆6,作业人员必须悬挂安全绳,挂在栏杆6上。2、本工程换撑采用“C15砼回填”方式。在需拆除的内支撑梁2的下层主体结构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地下室外墙与基坑1内侧之间采用C15混凝土分层回填。每次回填厚度不得超过1m。回填的混凝土终凝后,换撑完成,即达到内支撑拆除条件。3、如图5所示,支撑主梁拆除前,先将内支撑梁2与格构柱3两侧1m处设置隔振缝7(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切割5cm的隔震缝7)。4、破除砼前先采用20钻杆对混凝土梁进行钻孔,采用混凝土扩力器对混凝土梁进行扩张。5、进行人工破除内支撑梁:如图4所示,按照“对称卸荷、应力释放、逐层过度”的原则,严控拆除顺序,图中黑粗线为内支撑梁2断开位置9的标识。拆除的顺序为从梁两端向中部拆除、从远离基坑壁的梁向靠近基坑壁的梁依次拆除、从基坑底向上依次拆除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人工破除内支撑梁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人工破除内支撑梁的结构,包括基坑内由内支撑梁和格构柱共同构成的内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平台、混凝土层、隔震缝和扩张孔,操作平台布置于楼板和内支撑梁之间,混凝土层填充于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内侧之间,隔震缝设于内支撑梁与格构柱两侧,每一内支撑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扩张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工破除内支撑梁的结构,包括基坑内由内支撑梁和格构柱共同构成的内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平台、混凝土层、隔震缝和扩张孔,操作平台布置于楼板和内支撑梁之间,混凝土层填充于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内侧之间,隔震缝设于内支撑梁与格构柱两侧,每一内支撑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扩张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工破除内支撑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操作平台包括扣件式钢管搭设的满堂脚手架,在满堂脚手架的操作面上沿内支撑梁铺设的木架板,以及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