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以及高浓丁酸梭菌芽孢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1787025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8:01
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其包括将丁酸梭菌的种子培养液接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用可溶性碱调节pH至6.0~7.5,于30~37℃下进行厌氧发酵。其通过对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的优化,使得从发酵液中获得高浓度丁酸梭菌芽孢,又由于发酵培养基成分中采用可溶性碱进行pH调节,整个发酵过程没有引入不溶性成分,便于后期对发酵液进行离心浓缩,总体上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制品,其由上述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制备得到,其所含由的丁酸梭菌芽孢的浓度高,可广泛应用在保健食品、饲料添加剂、整场药物、微生物菌肥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concentration Clostridium butyricum spores and Clostridium butyricum spore product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spores of Clostridium butyrate, which involves microbial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which includes the seed culture solution of Clostridium butyrate to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adjusting pH to 6 ~ 7.5 with soluble alkali, and anaerobic fermentation at 30~37. By optimizing the medium composition an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the spore of Clostridium butyrate was obtained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 and the soluble alkali was used for pH regulation in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The whole fermentation process was not insoluble in the whole fermentation process, and it was convenient for the later stage to concentrate the fermentation liquid by centrifugation. Production cost. The spores of Clostridium butyrate are prepared by the spore production method of Clostridium butyrate, which contains high concentration of Clostridium butyrate spore,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health food, feed additive, whole drug, microbial fertilizer and so on. It has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以及高浓丁酸梭菌芽孢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以及高浓丁酸梭菌芽孢制品。
技术介绍
丁酸梭菌是梭状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广泛存在奶酪、人和动物肠道与粪便中、土壤等自然环境中。丁酸梭菌是一种直的或弯曲的革兰氏阳性厌氧内生芽孢杆菌,端圆,单个或成对,短链,能运动,孢子卵圆,偏心或次端生,其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抗性,丁酸梭菌通过动物肠道时,能耐受胃酸及胆汁酸盐,具有极强的整场作用,抑制肠道内的致病菌,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这些都使得丁酸梭菌广泛应用在保健食品、饲料添加剂、整场药物、微生物菌肥等领域,是一种较理想的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微生态制剂。在丁酸梭菌芽孢生产过程中,培养基的配方及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发酵液中的芽孢数量。传统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中,发酵液中的丁酸梭菌芽孢浓度不高,用于丁酸梭菌生产的发酵培养基中常用玉米粉、豆饼粉来当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由于玉米粉、豆饼粉水溶性不好,一方面不利于微生物利用,另一方面发酵液残留的这些不溶性成分,会引起后处理困难,使得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其通过对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优化,使得从发酵液中获得高浓度丁酸梭菌芽孢,其操作更为简单方便,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制品,其由上述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制备得到,其所含的丁酸梭菌芽孢的浓度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其包括:将丁酸梭菌的种子培养液接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用可溶性碱调节pH至6.0~7.5,于30~37℃下进行厌氧发酵;其中,发酵培养基包括:麦芽糊精1~5wt%,酵母浸膏1~2.5wt%,酵母自溶粉1~3wt%,硫酸锰0.025~0.05wt%,氯化钙0.05~1wt%,硫酸亚铁0.03~0.1wt%,三水合乙酸钠0.5~1.0wt%,硫酸镁0.1~1wt%,磷酸氢二钾0.1~1wt%,吐温-800.1~1wt%,谷氨酸钠0.1~1wt%,以及硅油0.01~0.2wt%。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制品,其由上述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其包括将丁酸梭菌的种子培养液接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用可溶性碱调节pH至6.0~7.5,于30~37℃下进行厌氧发酵。其通过对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的优化,使得从发酵液中获得高浓度丁酸梭菌芽孢,又由于发酵培养基成分中采用可溶性碱进行pH调节,整个发酵过程没有引入不溶性成分,便于后期对发酵液进行离心浓缩,总体上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制品,其由上述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制备得到,其所含由的丁酸梭菌芽孢的浓度高,可广泛应用在保健食品、饲料添加剂、整场药物、微生物菌肥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以及高浓丁酸梭菌芽孢制品进行具体说明。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其包括:将丁酸梭菌的种子培养液接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用可溶性碱调节pH至6.0~7.5,于30~37℃下进行厌氧发酵;其中,发酵培养基包括:麦芽糊精1~5wt%,酵母浸膏1~2.5wt%,酵母自溶粉1~3wt%,硫酸锰0.025~0.05wt%,氯化钙0.05~1wt%,硫酸亚铁0.03~0.1wt%,三水合乙酸钠0.5~1.0wt%,硫酸镁0.1~1wt%,磷酸氢二钾0.1~1wt%,吐温-800.1~1wt%,谷氨酸钠0.1~1wt%,以及硅油0.01~0.2wt%。优选地,发酵培养基包括:麦芽糊精2~4wt%,酵母浸膏1.5~2wt%,酵母自溶粉2~3wt%,硫酸锰0.035~0.045wt%,氯化钙0.06~0.08wt%,硫酸亚铁0.05~0.08wt%,三水合乙酸钠0.6~0.8wt%,硫酸镁0.3~0.8wt%,磷酸氢二钾0.3~0.8wt%,吐温-800.3~0.8wt%,谷氨酸钠0.3~0.8wt%,以及硅油0.05~0.15wt%。优选地,在进行厌氧发酵时,保持50~1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通过搅拌可以使发酵更为均匀。在进行发酵之前,可以先将发酵培养基加热至115~120℃,并保持30~60min进行灭菌,防止杂菌对发酵体系造成污染。进一步地,可溶性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氨水中的至少一种。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碳酸钙来调控发酵过程中的pH,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其在发酵过程中调控pH的能力较差。而选择可溶性碱则可以实现pH值的快速调控,调控效果好,还不会有固体残留,利于对发酵液进行后续的处理。同时,采用上述发酵体系再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培养基的表面不需添加其他物质进行液封,使得发酵结束后,对发酵罐的清洗更加容易,达到环保节约的效果。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还包括在厌氧发酵之前的扩大培养步骤:将初级种子培养液接入到扩大培养基中,用可溶性碱调节pH至6.0~7.5,再加入占扩大培养基0.5~1.5wt%的碱式碳酸镁和0.01~0.5wt%的泡敌,于30~37℃下静置培养。同样地,在扩大培养中,采用可溶性碱以实现pH值的快速调控,以对pH值进行精确的控制。同时,在扩大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碱式碳酸镁来稳定pH范围。碱式碳酸镁不溶于水,其能够缓慢的中和丁酸梭菌代谢产生的酸,解除丁酸梭菌生长过程中的酸抑制,并且,其在中和过程释放出了镁离子,镁离子作为菌体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能进一步促进菌体生长。优选地,扩大培养基包括:麦芽糊精1~3.5wt%,酵母浸膏1~2.5wt%,硫酸锰0.025~0.05wt%,氯化钙0.05~1wt%,硫酸亚铁0.03~0.1wt%,以及三水合乙酸钠0.5~1.0wt%。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还包括在扩大培养步骤之前的活化培养步骤:将丁酸梭菌的单菌落培养液接入到活化培养基中,用可溶性碱调节pH至6.0~7.5,再加入占活化培养基0.5~1.5wt%的碱式碳酸镁和0.01~0.5wt%的泡敌,于30~37℃下静置培养。优选地,活化培养基包括:麦芽糊精1~3.5wt%,酵母浸膏1~2.5wt%,硫酸锰0.025~0.05wt%,氯化钙0.05~1wt%,硫酸亚铁0.03~0.1wt%,以及三水合乙酸钠0.5~1.0wt%。进一步地,单菌落培养液是将分离得到的丁酸梭菌的单菌落与甘油混合,并于-80~-50℃下保藏得到;优选地,甘油的用量占单菌落培养液的10~30wt%。与之对应地,单菌落培养液在接入活化培养基之前,先于75~85℃下恒温处理10~20min。通过恒温处理可以使菌体生长保持一致性,并能有效防止杂菌的污染。可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丁酸梭菌的种子培养液接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用可溶性碱调节pH至6.0~7.5,于30~37℃下进行厌氧发酵;其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麦芽糊精1~5wt%,酵母浸膏1~2.5wt%,酵母自溶粉1~3wt%,硫酸锰0.025~0.05wt%,氯化钙0.05~1wt%,硫酸亚铁0.03~0.1wt%,三水合乙酸钠0.5~1.0wt%,硫酸镁0.1~1wt%,磷酸氢二钾0.1~1wt%,吐温‑80 0.1~1wt%,谷氨酸钠0.1~1wt%,以及硅油0.01~0.2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丁酸梭菌的种子培养液接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用可溶性碱调节pH至6.0~7.5,于30~37℃下进行厌氧发酵;其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麦芽糊精1~5wt%,酵母浸膏1~2.5wt%,酵母自溶粉1~3wt%,硫酸锰0.025~0.05wt%,氯化钙0.05~1wt%,硫酸亚铁0.03~0.1wt%,三水合乙酸钠0.5~1.0wt%,硫酸镁0.1~1wt%,磷酸氢二钾0.1~1wt%,吐温-800.1~1wt%,谷氨酸钠0.1~1wt%,以及硅油0.01~0.2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厌氧发酵时,保持50~1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氨水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厌氧发酵之前的扩大培养步骤:将初级种子培养液接入到扩大培养基中,用所述可溶性碱调节pH至6.0~7.5,再加入占所述扩大培养基0.5~1.5wt%的碱式碳酸镁和0.01~0.5wt%的泡敌,于30~37℃下静置培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浓丁酸梭菌芽孢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培养基包括:麦芽糊精1~3.5wt%,酵母浸膏1~2.5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振东张茜茜吴微李洋杨溢民谌颉周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