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小宝专利>正文

双燃双热蓄热式炉罐一体化还原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692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燃双热蓄热式节能高效炉罐一体化还原炉系统,包括炉体部分和加热部分。炉体部分包括:一还原罐,在还原罐内设有中心燃烧室和装料室,在装料室内设有排烟高温辐射热管;一进料口,该进料口与装料室连接;一镁结晶收集器;一排渣管;一燃烧器,该燃烧器连接在中心燃烧室的顶部;一保温外壳和外烟室,该保温外壳设置在还原罐外面,在保温外壳顶面设置外加热燃烧器;该燃烧器的空气经蓄热体和燃料预热预混后经电高压点火喷射入中心燃烧室并在中心燃烧室内燃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最大创点是内外燃两种兼容兼备,效率更高,效益更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还原炉,主要是指一种用于提炼金属镁的双燃双热蓄热式 节能高效炉罐一体化还原炉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炼镁工艺为皮江法(pidgeon),该法使用的是一种卧式炉,在炉内横置 分布有若干还原罐,在还原罐内装填有反应物料球团,由还原罐外反射炉辐射 热先加热还原罐,再由还原罐将热量辐射传递给反应物料球团,再由球团互相 接力式传递热量,是一种外围式加热(见图5)。据实践证明这种加热方式还原罐 内热量传递率小、温梯度大、温度均匀性不好、热辐射传递半径大,使罐内料 体达到工艺要求还原温度1150—1200度,时间太长,需10-12小时一个周期, 加上受还原罐装料容积太小,每次每罐只能装几百公斤的料体,造成要投资多 炉、多罐来达到产能需要。所以皮江法存在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能耗大、 镁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燃双热蓄热式节能高效炉罐一体化还原炉系 统,该系统中的还原罐采用中心内燃和多回程内热蓄热方式及结构,本专利技术实 现炉罐一体化内加热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一炉多罐外围辐射式加热形 式,高温区由内向外热辐射热传导,热辐射的传递半径小,让罐内温度场趋于 均匀,縮小罐内温梯温度差,加快料体受热升温速度,提高还原率,并采用高 温烟气余热蓄热回收加热常温助燃空气和燃料。实践经验证明,"还原炉内料 体温度传递速率决定生产效率",采用本专利技术专利使热效率大大提高和升温时间大大縮短,较好地克服了现有镁还原炉存在的不足。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双燃双热蓄热式节能高效炉罐一体化还原 炉系统包括炉体部分和加热部分,其中所述炉体部分包括一还原罐,该还原罐包括罐体、中心燃烧室、排烟高温辐射热管,其中在 还原罐内设有中心燃烧室作为内加热,在中心燃烧室与罐体之间是装料室,在 装料室内设有排烟高温辐射热管,该排烟高温辐射热管的下端与中心燃烧室的 下端连通,其上端与烟气室连通;一进料口,该进料口与装料室连接;一镁结晶收集器,该镁结晶收集器内设有结晶套,该结晶套与装料室连通, 在结晶套外面还设有水循环冷凝器;一排渣管,该排渣管上端连接装料室,其下端设有卸渣门,卸渣门上端排渣 管上有水散热隔套;一保温外壳,该保温外壳设置在还原罐外面,在保温外壳顶部设有辅助燃 烧器,对罐体进行外部加热,在还原罐的罐体与保温外壳之间是外烟室,在外 烟室下部设有A、 B两个蓄热体,该两个蓄热体交替进行蓄热和换热;所述加热部分包括燃烧器,该燃烧器连接在中心燃烧室的顶部,该燃烧器 将燃料和空气预混电高压点火后喷射入中心燃烧室并在中心燃烧室内燃烧。该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还原罐的上端通过上支承架和钢球安装在保温外壳上,所述保温外壳 底面安装在支承基础上。所述还原罐的排渣管上还设有振捣器,该振捣器带动还原罐振动。 所述外烟室经蓄热体、换向阀和风机将预热后的助燃空气送到燃烧器。所述还原罐排烟高温辐射热管设置两层或多层时,内层排烟高温辐射热管 的下端与中心燃烧室的下端连通,外层排烟高温辐射热管的上端与烟气室相通, 其下端与外烟室相通。所述保温外壳的顶部设有燃烧器,该燃烧器与外烟室连通。本专利技术具有显益经济效益该专利技术集炉和还原罐一体化,机械化智能化, 通过PLC编程控制各个工况要点,CRT显示,监视监控。以传统每个炉配五十个不锈钢还原罐,其不锈钢耗材达35T相比,釆用本专利技术炉罐一体化在产 能相等或超过情况下可节省卯%不锈钢还原罐材料,减少2/3人工,节省(油、 煤、气)能耗60%,比传统12个小时一炉还原周期提高3倍(约4小时一个还原 周期),彻底改变了传统热法提炼金属镁炉和还原罐分体式外加热,解决了热效 率低,产效率低,无自动化、机械化,工人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等各方面落 后状况,达到热法提炼金属镁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节能、高效、高产的效 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传统还原罐加热示意图,表示还原罐在反射炉内120(TC由外向内辐 射传热半径大。图5是图1的还原罐加热示意图,表示内外加热式由内外辐射加热料体, 辐射半径小升温快。图6是蓄热预热助燃空气与节约燃料比率表,其中数字10—70表示燃烧节能率%,数字200—1400表示蓄热回收节能预热助燃空气温度r:,图中曲线表示未蓄热回收排出的烟气温度曲线。图中l燃烧器、2二级抽真空接口、 3水循环冷凝器、4进水口、 5出7iC口、 6镁结晶收集器、7进料口、 8上支承架、9进料管、IO烟气室、ll一级抽真空 接口及电磁阀、12中心燃烧室、13排烟高温辐射热管、14装料室、15还原罐、 16水套、17a/17b蓄热室、18a/18b换向阀、19振捣器、20排渣管、21卸渣门、 29电磁阀、30支承基础、31外烟室、32保温外壳、33物料、34结晶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l:(制作立式炼镁炉)本炉包括还原罐15、燃烧器l、镁结晶收集器6、进料口7、保温外壳32。 其中还原罐15结构包括金属制作的波纹罐体,在罐体的中心是中心燃烧室(炉 胆)12,在罐体内壁与中心燃烧室12之间的空腔为装料室14,在中心燃烧室 12周围的装料室14内均部有排烟高温辐射热管13,该排烟高温辐射热管13为 两层(根据还原罐的大小,也可以是多层),在排烟高温辐射热管13周围的装 料室14内装入镁料球团,在排烟高温辐射热管13的上方是烟气室10,两层排 烟高温辐射热管13的内层管的下端与中心燃烧室12下端相通,该内层管的上 端与烟气室10相通,两层排烟高温辐射热管13的外层管的下端与外烟室31相 通,该外层管的上端与烟气室10相通,当排烟高温辐射热管13为两层时,两 层的排列方式为管与管之间相互错开,即热烟经最里层管的下端进入,由上端 排入到烟气室10后,再由外层管的下端进入外烟室31,如此循环,这样有利于 排烟高温辐射热管13在装料室14内的均匀散热,为了提高排烟高温辐射热管 13的散热效率,还可以在排烟高温辐射热管13的圆周表面错位分布着金属导热片,错位分布既有利于均匀散热,也有利于镁料球团的均匀分布。在中心燃烧室12的顶端连接燃烧器1,该燃烧器1可以燃烧液体(柴油等),也可以燃烧气体(液化气、天然气等),燃烧器1直接将可燃气体喷入燃烧室12 内燃烧,直接加热燃烧室12。在还原罐15的下端有排渣管20,排渣管20的下端有卸渣门21,用于排放 镁提炼后的废渣。在罐体的顶部有进料管9,该进料管9上端接进料口7,进料管9下端接装 料室14。在罐体的顶部还有与装料室14连接的镁结晶收集器6,该收集器(结晶套 34) 6内设水循环冷凝器3,在收集器6上还有二级抽真空接口 2、进水口 4和 出水口5,抽真空接口2连接真空泵,进水口4连接冷却水,当镁料球团被加热 到1100 — 1200度时,气体镁在真空泵作用下进入镁结晶收集器6,经水循环冷 凝器3冷却后,在结晶套内结晶成为镁结晶体,在收集器6与还原罐15的连接 管上设有一级抽真空接口及电磁阀11。在保温外壳32的下面有支承基础30用于固定和支承保温外壳32。此外, 在保温外壳32的顶部设有燃烧器1,该燃烧器1与外烟室31连通,根据需要, 燃烧器l的安装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燃双热蓄热式节能高效炉罐一体化还原炉系统,包括炉体部分和加热部分,其特征是所述炉罐一体化部分包括: 一还原罐,该还原罐包括罐体、中心燃烧室、排烟高温辐射热管,其中在还原罐内设有中心燃烧室作为内加热,在中心燃烧室与罐体之间是装料室,在装料室内设有排烟高温辐射热管,该排烟高温辐射热管的下端与中心燃烧室的下端连通,其上端与烟气室连通; 一进料口,该进料口与装料室连接; 一镁结晶收集器,该镁结晶收集器内设有结晶套,该结晶套与装料室连通,在结晶套外面还设有水循环冷凝器; 一排渣管,该排渣管上端连接装料室,其下端设有卸渣门,卸渣门上端排渣管上有水散热隔套; 一保温外壳,该保温外壳设置在还原罐外面,在保温外壳顶部设有辅助燃烧器,对罐体进行外部加热,在还原罐的罐体与保温外壳之间是外烟室,在外烟室下部设有A、B两个蓄热体,该两个蓄热体交替进行蓄热和换热; 所述加热部分包括燃烧器,该燃烧器连接在中心燃烧室的顶部,该燃烧器将燃料和空气预混电高压点火后喷射入中心燃烧室并在中心燃烧室内燃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宝李启明李恒杰邓华
申请(专利权)人:邓小宝李启明李恒杰邓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