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lyurethane polymeric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to a kind of inducible luminescent polyurethan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aforementioned luminescent polyurethane. The polyurethane is a structural unit with hydroxyl, carboxyl or amino terminated polymers, polyisocyanates and thiazolidic two ring extender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enables hydroxyl, carboxyl or amino terminated polymers, polyisocyanates, and chain extenders as shown in formula (II) to react to prepare polyurethane which is capable of inducing luminescence. The inducible luminescent polyurethane, including the second ring repeating unit of thiazolidic pyridine, can induce luminesc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thiazolidazolidic double ring repeating unit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can be metabolized by th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诱导发光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聚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诱导发光的聚氨酯以及一种上述可诱导发光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Polyurethane,PU)是一类富含氨基甲酸酯键(–NHCOO–),由软化温度较低的软段和软化温度较高的硬段组成的多嵌段的聚合物。因此其分子结构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选择不同结构的软段、硬段和不同比例的软、硬段,可以设计合成不同性能的聚氨酯材料,从而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电子、建筑、汽车、航空、纺织、医疗等各个领域。当软段区域为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等可生物降解材料时,可合成可生物降解聚氨酯。同时,因为聚氨酯中软、硬段区域的微相分离和氨基甲酸酯键的存在,从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生物可降解聚氨酯被广泛的应用于人工心脏及辅助器、人工皮肤、人工血管、骨修复材料等。近年来,可视化因其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迅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荧光生物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细胞成像、生物传感、免疫学、药物控释和组织工程等,而材料本体可视化却鲜有研究,因此聚氨酯材料本体的可视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诱导发光的聚氨酯,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将羟基、羧基或氨基封端的聚合物、多异氰酸酯和式(II)所示扩链剂作为结构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诱导发光的聚氨酯,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将羟基、羧基或氨基封端的聚合物、多异氰酸酯和式(II)所示扩链剂作为结构单元,式(II)中,X1表示羟基、羧基或氨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诱导发光的聚氨酯,其特征在于,羟基、羧基或氨基封端的聚合物包括聚氧化烯二醇、聚氧化烯二酯、聚氧化烯二胺、聚酯二醇、聚酯二酯、聚酯二胺、聚醚二醇、聚醚二酯、聚醚二胺、聚丁二烯二醇、聚丁二烯二酯、聚丁二烯二胺、多元醇、多元胺或多元酸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诱导发光的聚氨酯,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通过式(I)所示的第一聚合物、多异氰酸酯物质和式(II)所示的扩链剂反应而得到,X1—Y—X1(I)式(I)中,X1表示羟基、羧基或氨基,Y表示聚酯或聚醚成分;式(II)中,X1表示羟基、羧基或氨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诱导发光的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包括羟基封端聚乳酸,羟基封端聚已内酯,羟基封端聚乙交酯,羟基封端的乳酸和ε-己内酯共聚物,羟基封端的乳酸和羟基乙酸共聚物,羟基封端的ε-己内酯和羟基乙酸共聚物,羟基封端的乳酸、ε-己内酯和羟基乙酸共聚物,羧基封端的聚乳酸,羧基封端的聚乙交酯,羧基封端的乳酸和ε-己内酯共聚物,聚四氢呋喃,聚乙二醇或氨基封端的聚乙二醇、多元醇、多元胺或多元酸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诱导发光的聚氨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异氰酸酯物质包括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或L-赖氨酸三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6.一种可诱导发光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羟基、羧基或氨基封端的聚合物、多异氰酸酯和式(II)所示的扩链剂反应制备可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长顺,刘娟,马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