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44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插销组件;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卡扣连接;所述插销组件包括容纳管、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容纳管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可沿着所述容纳管的轴向朝向所述容纳管内部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管内,所述容纳管内填充有水溶性固体反应物以将所述第一弹性件保持在拉伸状态。

Safety bel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afety bel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elt body, a second band body, a first connector, a second connector, and a pin assembly; one end of the first b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or, the first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a detachable clasp of the second connector, and the pin assembly includes a holding pipe and a third part. A connecting seat, a second connecting seat, and a first elastic piece;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and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at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at both ends of the accommodating tube.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at can slide along the axis of the accommodating pip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accommodating pipe, the first elastic. The two ends of the pie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at and are located in the accommodating pipe. The accommodating pipe is filled with water soluble solid reactants to keep the first elastic part in a stretch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拥有者越来越多,汽车驾驶安全越来越得到汽车设计厂家以及用户的重视。目前,经常发生汽车落水后,安全带无法解开导致驾驶人员淹死的情况发生,该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具有在汽车落水后自动断开安全带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插销组件;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卡扣连接;所述插销组件包括容纳管、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容纳管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可沿着所述容纳管的轴向朝向所述容纳管内部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管内,所述容纳管内填充有水溶性固体反应物以将所述第一弹性件保持在拉伸状态;所述第二带体与所述容纳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插孔,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两个插孔中,当所述水溶性固体反应物遇水反应之后,所述第一弹性件收缩使得所述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脱离所述插孔;所述容纳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以及多个竖直凹槽,所述容纳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一所述环形凹槽均沿着所述容纳管的周向开设,每一所述竖直凹槽均沿着所述容纳管的轴向开设,每一所述通孔均由所述所述容纳管的外侧壁贯穿至所述竖直凹槽或所述环形凹槽,每一所述竖直凹槽均分别与一所述环形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带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包覆在所述容纳管的外壁上,所述连接部为透水镂空结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全带中,所述容纳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全带中,所述容纳管的外侧壁上包覆有水溶性膜。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全带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本体以及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本体上的凸起部,所述两个插孔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凸起部的相对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全带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卡扣座,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卡扣插头。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安全带中,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均呈阶梯状,且均包括粗端和细端,粗端位于所述容纳管内,细端位于所述容纳管外;所述容纳管两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状的限位凸起,所述粗端和细端的交界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相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带的插销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带的插销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安全带结构示意图,该安全带包括:第一带体10、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30、第二带体40以及插销组件50。其中,该第一带体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0连接,第一连接件20与第二连接件30可拆卸的卡扣连接。该插销组件50与该第二连接件30连接,该第二带体与该插销组件50连接。具体体,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件20与该第二连接件30为可拆卸地卡扣连接,其与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的卡扣连接方式相同,故不赘述。其中,请同时参照图2,该插销组件40包括容纳管41、第一连接座42、第二连接座43以及第一弹性件44;第一连接座42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接座43的一端分别插接在容纳管41的两端,第一连接座42以及第二连接座43可沿着所述容纳管41的轴向朝向容纳管41内部滑动,第一弹性件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42以及第二连接座43连接并位于容纳管41内,容纳管41内填充有水溶性固体反应物45以将第一弹性件44保持在拉伸状态。其中,该第二带体40与容纳管41连接。第二连接件30包括第二连接件本体31以及两个相对设置于第二连接件本体31上的凸起部32,该两个凸起部32的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插孔,该两个插孔相对。该第一连接座42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连接座43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插孔中,当水溶性固体反应物45遇水反应之后,第一弹性件44收缩使得第一连接座42的以及第二连接座43脱离插孔,进而使得该插销组件40与该第二连接件30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管4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容纳管41的外侧壁上包覆有水溶性膜,该水溶性膜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该容纳管41内。容纳管4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以及多个竖直凹槽,每一所述环形凹槽均沿着所述容纳管41的周向开设,每一所述竖直凹槽均沿着所述容纳管的轴向开设,每一所述通孔均由所述所述容纳管的外侧壁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安全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插销组件;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卡扣连接;所述插销组件包括容纳管、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容纳管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可沿着所述容纳管的轴向朝向所述容纳管内部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管内,所述容纳管内填充有水溶性固体反应物以将所述第一弹性件保持在拉伸状态;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插孔,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两个插孔中,当所述水溶性固体反应物遇水反应之后,所述第一弹性件收缩使得所述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脱离所述插孔;所述容纳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带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包覆在所述容纳管的外壁上,所述连接部为透水镂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插销组件;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卡扣连接;所述插销组件包括容纳管、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容纳管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可沿着所述容纳管的轴向朝向所述容纳管内部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纳管内,所述容纳管内填充有水溶性固体反应物以将所述第一弹性件保持在拉伸状态;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插孔,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另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两个插孔中,当所述水溶性固体反应物遇水反应之后,所述第一弹性件收缩使得所述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脱离所述插孔;所述容纳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带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海科云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王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