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鸽专利>正文

一种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487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栽培架,其包括基架、承载架和摆动装置。承载架包括多层承载部和立杆,承载部沿立杆等间距分布,承载部和立杆相铰接,任二层承载部和立杆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承载架的中部设置多个第二连接部,基架左右两边侧向上延伸的两支撑部的顶部设置多个第一连接部;承载架装配于基架上,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相铰接,基架、任一层承载部和立杆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摆动装置的摆动输出机构和设置在承载架上的摆动连接部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栽培架被操纵作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承载部依次错开和再次层叠,承载部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不变,置于其上的培植盆内的土或水不会洒落,不会造成土或水的浪费及种植场地的污脏。

A kind of cultivation fram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cultivation rack, which comprises a base frame, a bearing frame and a swing device. The bearing frame consists of multi-layer bearing section and vertical bar, the bearing part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vertical bar, the bearing part and the vertical rod are articulated, and the two layer bearing and vertical bars are parallel quadrilateral structures. A plurality of second connecting parts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earing frame, and the top of the two supporting part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as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connecting parts; the bearing frame is assembled on the base frame,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are articulated, and the base frame, any layer carrying part and the vertical bar constitute a flat row quadrangle. The swing output mechanism of the swinging devic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oscillating connect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frame. The culture frame of the invention is manipulated to swinging and tilting and vertical, and the bearing part is staggered and stacked again in turn. The spatial attitude of the bearing part remains unchanged, and the soil or water in the cultivated basin on it will not be sprinkled, and the waste of soil or water and the dirty dirty of the planting site are not ca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栽培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栽培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植物立体种植的栽培架,该栽培架在被摆动过程中其内置的用于放置培植盆的承载部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不变,属于农业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植物的栽培活动中,为了增加空间的有效利用,常把培植盆放置在具有多层结构的直立式栽培架上,使多个培植盆相互层叠,减小所占用的空间,提高单位空间的产出率,但造成部分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影响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于是产生了一种栽培架,该栽培架被倾斜设置,多个培植盆依次错开,植物能获得较充足的阳光,但在无阳光时,不能收起栽培架恢复其直立状态,增加了所占用的空间。近来又出现了一种无土水培蔬菜架,该蔬菜架下部设置转动调节装置,操作转动调节装置能使蔬菜架摆动倾斜,各层种植箱依次错开,植物均能获得较充足的阳光;根据需要,操作转动调节装置又能使蔬菜架摆动恢复原直立状态,各层种植箱再次相互层叠,节省了空间。但是,在摆动倾斜时,该蔬菜架易发生侧翻,同时种植箱也将随之产生倾斜;种植箱倾斜一方面易造成种植箱中的营养液洒落,另一方面导致种植箱中一侧的营养液位高于相对侧的,易造成植物吸收的养份不均匀,根系生长发育不同步,影响植物的同步生长,导致成品植物大小不一。为此,亟需开发一种栽培架,该栽培架在被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的过程中,栽培架内置的用于放置培植盆的承载部依次错开和再次相互层叠,承载部的空间姿态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栽培架,该栽培架在被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的过程中,栽培架不易发生侧翻,栽培架内置的承载部依次错开和再次层叠,承载部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不变,置于其上的培植盆内的土或水不会洒到外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栽培架,其设计要点在于,包括:基架10,为所述栽培架的支撑基础,包括基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及支撑部13,两支撑部13由基架本体11的左右两边侧向上延伸,呈相对分布,该两支撑部13的顶部分别被设置二个第一连接部12;承载架20,为所述栽培架的承载主体,其包括至少二层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承载部22相互平行或水平布置,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分别铰接,任二层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承载架20的四支立杆23上分别被设置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接部12到基架本体11顶部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部21到承载架20底部间的距离;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1相配合;所述承载架20和基架10装配,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铰接,所述铰接的铰接转动方向沿横向设置,所述基架10、任一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本专利技术栽培架的承载架20和基架10相铰接,承载架20包括多层承载部22和立杆23,承载部22和立杆23相铰接,任二层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形机构,立杆23相对基架10摆动倾斜,承载部22只作平动运动。承载架20被摆动倾斜及摆动直立,承载部22依次错开和再次层叠,承载部22的空间姿态不变,置于其上的培植盆内的土或水不会洒落到盆外,不会造成土或水的浪费以及对种植场地的污脏。栽培架被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时,承载架绕其中部的第二连接部旋转,稳定性强,不易发生侧翻。在应用中,本专利技术还有如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作为优选地,所述立杆23分布于承载部22的边侧,立杆23和承载部22的边侧部铰接。作为优选地,所述承载部22呈方形,所述立杆23分布于承载部22的两相对边侧,立杆23和承载部22的两相对边侧部分别铰接。作为优选地,所述四支立杆23中的两支立杆23a、23b分布于左边侧,和承载部22的左边侧部铰接,另两支立杆23c、23d分布于右边侧,和承载部22的右边侧部铰接。作为优选地,所述承载部22沿立杆23等间距分布。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21被设置于承载架20的立杆23的中部。作为优选地,所述栽培架还包括摆动装置30,用于操纵承载架20作纵向摆动;所述摆动装置30的摆动输出机构37和设置在承载架20上的摆动连接部25相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摆动装置3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1和摆动输出机构37;所述摆动输出机构37主要由第一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构成,所述摆动连接部25为同轴装配并固定于第二连接部21上的摆转轴251;第一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和摆转轴251轴连接;或者,所述摆动输出机构37主要由基座36、滑块39、丝杆38及摆动连杆35构成,滑块39和基座36内置的滑槽滑动配合,丝杆38贯穿滑块39并和其构成丝杠副,摆动连杆35的一端和滑块39铰接,另一端和摆动连接部25铰接;第一驱动装置31的输出轴和丝杆轴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栽培架还包括伸缩腿装置40,伸缩腿装置40主要由固定部41、伸缩腿部42、伸缩机构和第二驱动装置43构成;两套伸缩腿部42相向平行设置,并和固定部41配合装配,伸缩机构和伸缩腿部42相连接,用于驱使伸缩腿部42作伸出和缩回移动,第二驱动装置43和伸缩机构相关联,用以驱动伸缩机构作伸缩运动。作为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为丝杠机构、气缸和油缸中的一种。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1为第一手摇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43为第二手摇驱动装置;或者,所述栽培架还包括用于测量承载架20摆动幅度的位移传感器、用于控制承载架20摆动的控制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1为第一电机,第二驱动装置43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位移传感器分别和控制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架为直立式结构,包括基架及承载架。承载架装配于基架上并相铰接,承载架内置多层承载部,各层承载部相互平行,沿立杆等间距分布,各层承载部分别和立杆相铰接,所述枢接的铰接转动轴沿横向布置。任两层承载部与立杆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以及基架、任一承载部与立杆也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该平行四边形机构使得栽培架具有一个运动自由度,栽培架在纵向具有“柔性”,适于栽培架沿着与所述铰接转动方向相垂直的纵向平面作摆动倾斜和恢复直立,以使多层承载部依次错开和再次层叠。由于基架、承载部和立杆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承载部与基架相平行,基架放置在地面上不动。栽培架被操纵作纵向摆动过程中,只有立杆发生转动倾斜,承载部只做平动运动,因而承载部的空间姿态保持不变,即承载部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当栽培架被放置地面上、承载部水平时,栽培架被操纵作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各层承载部依次错开和再次相互层叠,承载部的空间姿态不变,始终保持水平。在种植应用中,培植盆被置放在栽培架的承载部上,栽培架在被操纵作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各层培植盆依次错开和再次层叠,培植盆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不变,这样可确保培植盆内的土或水不会洒落,不会造成土或水的浪费,同时又利于保持种植场地的干净整洁。特别地对于无土栽培,培植盆被水平放置于栽培架上,培植盆始终保持水平,不会造成培植盆内的营养液洒落,更重要的是,可以确保培植盆内各处营养液液位的高度相同,有利于植物均衡吸收养份,根系同步发育,促进植物同步生长,做到同时种植、同时采摘。本专利技术把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承载架的中部,第一连接部设置在基架左右两边侧向上延伸的支撑部的顶部;该栽培架自身在纵向具有稳定性,是由于,承载架被操纵作摆动倾斜时,承载架的重心保持在承载架的中部处或其附近,该重心始终能正投影到由基架的支撑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栽培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0),为所述栽培架的支撑基础,包括基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及支撑部(13),两支撑部(13)由基架本体(11)的左右两边侧向上延伸,呈相对分布,该两支撑部(13)的顶部分别被设置二个第一连接部(12);承载架(20),为所述栽培架的承载主体,其包括至少二层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承载部(22)相互平行或水平布置,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分别铰接,任二层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承载架(20)的四支立杆(23)上分别被设置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接部(12)到基架本体(11)顶部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部(21)到承载架(20)底部间的距离;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1)相配合;所述承载架(20)和基架(10)装配,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铰接,所述铰接的铰接转动方向沿横向设置,所述基架(10)、任一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0),为所述栽培架的支撑基础,包括基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及支撑部(13),两支撑部(13)由基架本体(11)的左右两边侧向上延伸,呈相对分布,该两支撑部(13)的顶部分别被设置二个第一连接部(12);承载架(20),为所述栽培架的承载主体,其包括至少二层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承载部(22)相互平行或水平布置,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分别铰接,任二层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承载架(20)的四支立杆(23)上分别被设置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接部(12)到基架本体(11)顶部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部(21)到承载架(20)底部间的距离;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1)相配合;所述承载架(20)和基架(10)装配,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铰接,所述铰接的铰接转动方向沿横向设置,所述基架(10)、任一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3)分布于承载部(22)的边侧,立杆(23)和承载部(22)的边侧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2)呈方形,所述立杆(23)分布于承载部(22)的两相对边侧,立杆(23)和承载部(22)的两相对边侧部分别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支立杆(23)中的两支立杆(23a、23b)分布于左边侧,和承载部(22)的左边侧部铰接,另两支立杆(23c、23d)分布于右边侧,和承载部(22)的右边侧部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2)沿立杆(23)等间距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被设置于承载架(20)的立杆(23)的中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鸽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陈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