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坩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4413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5:52
公开了一种透气坩埚,包括:承载部件,包括底板以及在底板周边的侧板,形成承载物料的腔室,其中,底板包括第一通孔;耐火块,包括:进气口,位于耐火块的底面,与底板的第一通孔对应;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位于耐火块的侧面,与进气口连通。其中,耐火块位于底板上,第一通孔与进气口相对应,使得腔室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耐火块的进气口位于底面的中心位置。耐火块的至少一个出气口在耐火块的侧面均匀分布。耐火块为立方体或者是圆柱体。通过位于承载部件底板的耐火块,在确保气体与物料充分接触的前提下,不仅可以提高坩埚的装料量,而且可以防止多余物料的泄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A breathable crucible

A breathable crucible is disclosed, including a bearing part,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and a side plate around the floor to form a chamber with a bearing material, in which the floor includes a first pass, and a fireproof block, including the air intake, at the bottom of the refractory block,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through hole of the floor, and at least one air outlet, located at the resistance. The side of the fire block is connected to the intake port. Wherein, the fireproof block is positioned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corresponds to the air inlet, so that the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The air inlet of the refractory block is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surface. At least one outlet of the fireproof block i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side of the fireproof block. The fire-resistant block is a cube or a cylinder.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full contact between the gas and the material,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loading capacity of the crucible, but also prevent the leakage of the excess material,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坩埚
本技术涉及坩埚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透气坩埚。
技术介绍
材料加工领域中,许多材料需要经过推板窑对物料进行高温烧制,同时在炉内通入某类气体,在高温状态下与物料进行反应,其所用装料的坩埚材质多为耐火材料。为达到气体与材料的最佳接触,现有技术的坩埚四周及底部常会加工出通孔作为气体通道,如图1。然而位于坩埚底板的通孔,在提高气体与材料接触的同时,也影响了粉末类和颗粒类物料的装料,粉末类物料和颗粒类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多余的物料会从通孔中流出,降低的通入气体的气体流量以及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坩埚,通过位于承载部件底板的耐火块,在确保气体与物料充分接触的前提下,不仅可以提高坩埚的装料量,而且可以防止多余物料的泄漏。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透气坩埚,包括: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件,包括底板以及在所述底板周边的侧板,形成承载物料的腔室,其中,所述底板包括第一通孔;耐火块,包括:进气口,位于所述耐火块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第一通孔对应;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位于所述耐火块的侧面,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其中,所述耐火块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使得所述腔室与外界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耐火块的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底面的中心位置。优选地,所述耐火块的所述至少一个出气口在所述耐火块的侧面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耐火块为立方体。优选地,所述耐火块的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口位于所在侧面的中心位置。优选地,所述耐火块的所述至少一个出气口在所述耐火块的侧面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耐火块的边长为25毫米到35毫米。优选地,所述耐火块的进气口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口的直径为7毫米到9毫米。优选地,所述耐火块为圆柱体。优选地,所述承载部件的所述侧板包括第二通孔。根据本技术的透气坩埚用于推板窑中装料,使得在高温下通入的气体与坩埚中的物料发生反应。该透气坩埚包括承载部件以及耐火块,耐火块位于承载部件的第一通孔处,所发生反应的气体通过第一通孔进入耐火块的内部,在通过位于耐火块侧面的至少一个出气口进入坩埚内部,与物料充分接触而发生充分反应。耐火块通过设置连通进气口的放置,将气路更改为反应气体自下进入耐火块内部,再向侧面的至少一个出气口流出。由于更改后的气路,至少一个出气口高于承载部件地板的上表面,从而提高了坩埚内物料流出的最低位置,因此,在保证了物料与反应气体充分接触的情况下,提高其装料量。同时可以避免物料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从坩埚内泄漏,从而可以减少物料的浪费,提高反应效率。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透气坩埚立体图;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立体图;图3a、图3b和图3c分别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耐火块的立体图、主视图、仰视图;图4a、图4b和图4c分别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耐火块的立体图、主视图、仰视图。图5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耐火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在下文中描述了本技术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技术。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立体图。本技术的透气坩埚包括承载部件100以及耐火块200,其中,承载部件100由底板110和位于底板110周边的侧板120构成,使得承载部件100具有可以承载物料的腔室,承载部件100的底板110具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使得承载部件100的腔室与外界连通;承载部件100的侧板120设置多个第二通孔121,用于排除所发生反应的气体,同时可以保证透气坩埚内外的气压相当。该透气坩埚的耐火块200的底面设置有进气口210,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口220,至少一个出气口220在耐火块的侧面均匀分布,使得进气口210与至少一个出气口220相连通。同时耐火块200位于承载部件100底板110的第一通孔111处,通过第一通孔111与耐火块200,使得外界与承载部件100的腔体相连通。耐火块200可以是放置于底板110的第一通孔111处,也可以是固定在底板110的第一通孔111处。反应气体可以通过承载部件100底板110的第一通孔111以及耐火块200进入推板窑中,与推板窑中的物料进行高温反应。图3a、图3b和图3c分别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耐火块的立体图、主视图、仰视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耐火块200可以是立方体,进气口210可以位于底面的中心位置,两个相交侧面的至少一个出气口220分别位于各自所在侧面的中心位置,并且在耐火块的侧面均匀分布,至少一个出气口220可呈圆柱形。该耐火块200的边长可以是25毫米到35毫米,优选的为30毫米;位于底面的进气口210的直径以及位于侧面至少一个出气口220的直径分别为7毫米到9毫米,优选的为8毫米。透气坩埚外部的反应气体通过底板的第一通孔111进入耐火块200的进气口210,再通过位于侧面的至少一个出气口220将反应气体输送至透气坩埚内部。由于至少一个出气口220的位置高于承载部件100的底板110,提高了坩埚内物料流出的最低位置,因此,可以避免物料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从坩埚内泄漏,提高其装料量,从而可以减少物料的浪费。同时,由于进入透气坩埚的气体是从处于相对高的四个方向流入,因此,可以确保透气坩埚内部的物料可以与反应气体充分接触,从而发生充分的高温反应,提高反应效率。经过测定,粉末类和颗粒类物料的装料量可提高200%。如果所装物料粒径较大,可进一步提高装料量,而无需担心物料从承载部件的底板泄漏。图4a、图4b和图4c分别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耐火块的立体图、主视图、仰视图。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耐火块300与第一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耐火块200区别在于:位于相交侧面的至少一个出气口320分别在其所在侧面高于中心的位置。这样可以使至少一个出气口320与承载部件100底板110的距离增大,进一步地提高了坩埚内物料流出的最低位置,使得透气坩埚内部的物料量进一步增多,也可避免多余物料底面进气口310泄漏,同时也可保证透气坩埚内部的物料可以与反应气体充分接触,从而可以发生充分的高温反应,提高工作效率。图5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耐火块的立体图。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透气坩埚的耐火块400可以是圆柱体。进气口410可以位于底面的中心位置,至少一个出气口420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透气坩埚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气坩埚,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件,包括底板以及在所述底板周边的侧板,形成承载物料的腔室,其中,所述底板包括第一通孔;耐火块,包括:进气口,位于所述耐火块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第一通孔对应;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位于所述耐火块的侧面,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其中,所述耐火块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使得所述腔室与外界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坩埚,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件,包括底板以及在所述底板周边的侧板,形成承载物料的腔室,其中,所述底板包括第一通孔;耐火块,包括:进气口,位于所述耐火块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第一通孔对应;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位于所述耐火块的侧面,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其中,所述耐火块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应,使得所述腔室与外界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块的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底面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块的所述至少一个出气口在所述耐火块的侧面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坩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孙会丹徐佳伟王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晨祥丰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