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煜珵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式联合回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533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联合回热系统,包括汽轮机的高压缸,在所述高压缸上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以所述高压缸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为热源的换热器,以所述换热器的排汽为热源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设置在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上的可调式抽汽调节阀。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经过换热器加热锅炉热二次风或/与锅炉热一次风或/与锅炉送粉之后,再排至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进一步补充加热给水,不仅有效利用了该级抽汽的过热度,加热了锅炉热二次风或/与锅炉热一次风或/与锅炉送粉,实现制粉系统出力的提升、锅炉燃烧的稳定及燃烧效率的提升,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A kind of adjustable combined heat recover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adjustable combined heat recovery system, including a high-pressure cylinder of a steam turbine, an additional adjustable last stage exhaust port on the high pressure cylinder, a heat exchanger with an additional adjustable last stage extraction of steam as a heat source, and an additional adjustable end feed water supply with the exhaust of the heat exchanger as the heat source. An adjustable adjustable exhaust steam regulating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additional adjustable rear and last stage steam extraction pipeline. The additional adjustable last stage exhaust steam passes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 to heat the boiler heat two times or / and the boiler hot first wind or / and the boiler powder, then to the additional adjustable end feed water heater to further replenish the heating water supply, not only effectively uses the superheat of this grade extraction, heat the boiler hot two air or / and boiler heat once. Wind or / powdering with the boiler can improve the output of the pulverizing system, stabilize the combustion of the boiler and increase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further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联合回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联合回热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电力主要是由火力发电机组承担调峰,火力发电机组低负荷运行已成为常态。随着我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正式发布,“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已然成为火力发电机组的重任之一,这意味着对火力发电机组的深度调峰及系统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火力发电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是存在环保、安全、经济性等诸多难题,包括SCR脱硝装置需退出运行问题、锅炉水动力不稳定问题、锅炉燃烧不稳定、循环效率低问题等。对于上述低负荷产生的SCR脱硝需退出运行问题、锅炉水动力不稳定问题、循环热效率低问题,中国专利ZL201110459533.2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给水回热系统,即相对传统的汽轮发电机组来说,高压缸上设置的末级抽汽压力比高压缸最高抽汽压力要高;并在该末级抽汽管道上设置抽汽调节阀,然后通过给水加热器来回热给水。运行过程中,通过该阀门可对末级抽汽进行调节,从而保持抽汽调节阀后的压力在机组变负荷时基本不变,并通过末级给水加热器维持锅炉的给水的温度基本不变。然而,该专利提供的系统及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机组在各负荷阶段,该级抽汽需进行节流维持抽汽调节阀的压力,尤其是在较低负荷时,其抽汽过热度会相对较大,导致增设的给水加热器换热温差较大,不可逆损失增加,换言之,增设的可调式末级抽汽并未得到非常有效的利用;另外一方面,由于该级抽汽温度较高,会导致相应的管材及给水加热器成本增加,尤其是随着机组参数的不断提高,例如700℃机组,由于对应的抽汽温度过高,会导致给水加热器在现有制造工艺下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综合解决上述低负荷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公开的可调式给水回热系统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联合回热系统。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联合回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的高压缸;在所述高压缸上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的抽汽压力高于所述高压缸非可调式末级抽汽压力(根据凝水、给水介质流向进行排序,相当于传统机组上不进行调节的末级抽汽);以所述高压缸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为热源的换热器;以所述换热器的排汽为热源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与末级给水加热器串联连接;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通过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将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换热器以及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串联连接;设置在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上的可调式抽汽调节阀,用于对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的抽汽进行调节,以控制所述可调式抽汽调节阀后的抽汽压力来控制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的出口温度,来满足所需要的最终给水温度。优选地,所述可调式抽汽调节阀设置于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上。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水侧调节阀,所述水侧调节阀与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并联连接。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可以是一个换热器,也可以是由多个换热器组成的换热器组。优选地,换热器组可以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换热器并联或串联组合,也可以是三个及三个以上换热器以串联和并联相结合的方式连接组成。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加热的工质为锅炉热二次风或锅炉热一次风或锅炉送粉或三者的组合或其中二者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增设旁路,所述换热器前后增设隔绝阀,以便运行过程中换热器出现泄漏等故障,可通过旁路进行切换运行。本技术的可调式给水及送风回热系统,具有如下优势及效果:1、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经过换热器换热后,其过热度可得到有效的利用,通过加热锅炉的热一次风或/与热二次风或/与锅炉送粉,将抽汽的热量通过热风或送粉,被携带至锅炉,使输入锅炉的热量成分发生变化,换言之,替代了部分燃料,因此可实现机组经济性的大幅提升。另外一方面,若加热热一次风,则由于热一次风温度的提高,在确保输送煤粉安全的基础上,可实现制粉系统干燥出力的提升及煤粉燃烧效果的提升;相应的,若加热热二次风,则由于热二次风温度的提高,可使得锅炉燃烧性能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热一次风、热二次风温本身就低,此时,热一次风温、热二次风温相对提高量就大,因此,该系统在低负荷下的效益相对更大。2、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经换热器后换热后,再进一步至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补充加热给水,相对而言,经换热器换热之后的抽汽温度要低,因此增加了回热蒸汽量,减少了冷源损失,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性;另外,换热器之后的管道材料以及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的成本可大幅度降低,尤其是对于未来高参数的机组,该方法也为解决高参数给水加热器难以制造的问题提供了出路。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1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2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3系统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4系统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5系统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6系统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7系统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8系统示意图。其中,0-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1-末级抽汽口;2-高压缸进汽;3-其它常规系统;4-高压缸;5-最终给水;6-水侧调节阀;10-末级抽汽管道;11-末级给水加热器;01-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调节阀;02-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03、03’、03”-换热器;04、04’、04”-换热器被加热工质通道;05-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系统示意图,本实施例在末级抽汽口1、末级抽汽10及末级给水加热器11基础上,增设了高压缸4上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0、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02、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05、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上的换热器03及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调节阀01。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05通过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02与换热器03及高压缸4上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0相连,并与末级给水加热器11串联。在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02上设置有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调节阀01,用于对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02的抽汽进行调节,通过控制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调节阀01后的压力来控制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05出口的给水温度,换热器03可为多个换热器,多个换热器之间可为串联或并联,换热器03以附加后末级抽汽为热源,加热锅炉送风或/与锅炉送粉,锅炉送风为热一次风或/与热二次风。以某电厂1000MW机组的实例来对本技术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汽轮机为超超临界单轴、一次再热、四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例如,增设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在机组额定工况(1000WM)下的抽汽参数为15.71MPa/512℃。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通过调整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调节阀,控制进入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的压力在8.5MPa左右,以维持最终给水温度在300℃左右,直至机组负荷低到一定程度,到50%负荷及以下时,由于增设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压力随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调式联合回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联合回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的高压缸;在所述高压缸上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的抽汽压力高于所述高压缸非可调式末级抽汽压力;以所述高压缸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为热源的换热器;以所述换热器的排汽为热源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与末级给水加热器串联连接;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通过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将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换热器以及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串联连接;设置在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上的可调式抽汽调节阀,用于对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的抽汽进行调节,以控制所述可调式抽汽调节阀后的抽汽压力来控制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的出口温度,来满足所需要的最终给水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联合回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的高压缸;在所述高压缸上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的抽汽压力高于所述高压缸非可调式末级抽汽压力;以所述高压缸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为热源的换热器;以所述换热器的排汽为热源的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与末级给水加热器串联连接;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通过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将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口、换热器以及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串联连接;设置在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上的可调式抽汽调节阀,用于对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抽汽管道的抽汽进行调节,以控制所述可调式抽汽调节阀后的抽汽压力来控制所述附加可调式后末级给水加热器的出口温度,来满足所需要的最终给水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联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煜珵
申请(专利权)人:冯煜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