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硫化矿活化溶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528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含金硫化矿活化溶浸方法及设备属于湿法冶金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矿物与酸性或碱性溶液一起置于所设计的活化反应器中,通过圆筒体的转动或振动、或螺旋搅拌装置中螺杆式曲轴的转动,磨细和活化矿物,同时控制20~100℃的反应温度,在氧分压为0.02~0.1MPa的条件下,通入氧气进行反应1~5小时,卸料过滤后滤渣氰化浸金;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易于操作,金属回收率高,酸碱用量少,减少了后处理工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黄金提取方法和设备,尤其是从含金硫化矿中湿化提金的方法和设备。对于难处理的含金硫化矿,金通常以固溶体或次显微金的形态嵌布于矿物体或被包裹着,造成金的直接浸出率很低,即使将矿石磨得很细也难于使金解离。对于这类矿,通常是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包裹金的矿物,即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将含金硫化矿氧化解离。由于含金硫化矿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在生产实践中尚需采用高温、高压和强氧化剂等苛刻手段。如酸性氧压煮法,需在170~225℃的高温、2.5~3.2MPa的总压力、0.35~0.7MPa氧分压的条件下分解1~3小时方能达到解离目的;若用浓度高达4mol/L的强氧化剂作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艺条件,却仍需在80~100℃的温度和0.4~0.8MPa氧压的条件下进行解离。而碱性氧压煮法,亦需100℃的温度和0.28~0.8MPa氧压的条件下进行作业。上述处理工艺,是在于从外部因素着手,通过强化分解的外部条件实现矿物的分解,因而其处理流程冗长、复杂,且需较高的温度和压力。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拟从矿物内部因素着手,将机械活化与浸出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含金矿物的有效分离;同时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金硫化矿活化溶浸方法,包括物料的酸或碱富氧浸出、过滤,其特征是:按矿水比为1∶(1~10)、控制温度为20~100℃的条件下,在混合液中控制含0~0.5mol/L的NHO↓[3]与0.35~0.8mol/L的H↓[2]SO↓[4],或加入理论需要量0.4~0.7倍的NaOH,分别通入压力为0.02~0.1MPa的氧气,将其在活化反应器中反应1~5小时;或在物料中加入上述的酸或碱量,在活化反应器中反应1~2小时后再在搅拌器中通入上述压力量的氧进行氧化反应1~2小时,然后排料过滤,滤渣送往氰化工段进行氰化提取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伟李洪桂赵天从孙培梅李运姣苏鹏抟刘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