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209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轴。所述转轴包括呈一体设置的轴身、设于所述轴身两相对侧端部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沿所述第二轴体远离轴身依次设置的第二轴肩和轴尾,沿所述第一轴体远离轴身依次设置的第一轴肩和轴头,所述轴头包括贯通其的键槽,在所述键槽内安装有键体,所述键体包括本体和沿所述本体一端的两侧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与键体本体形成T字形结构,所述键槽朝向轴头的两侧转角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配合。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转轴将键体设计为T字形结构,一方面限制了键体在键槽中的位置,增加了键体与本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只需对凸起部位与键槽的预紧力即可,减少工艺流程,加工更简易更能保证。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tating shaft. The shaft comprises a shaft body arranged in one, a first axle body and a second axis body located at the two opposite side end of the shaft body, and the second axle shoulder and the shaft tail arranged along the second axis body far away from the shaft, and the first axle shoulder and the axle head arranged in turn along the shaft body along the first axis body, and the axle head comprises a keyway through which it is connected. A key body is installed in the keyway. The key body includes the body and the bulge extending along the two sides of the noumenon. The protruding and the key body form a T shaped structure, and the keyway has a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axle head, and the convex and the grooves are matched with the grooves. Compared with the related technology, the shaft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the key body as the T shaped structure. On one hand, it restricts the position of the key body in the key slot,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key body and the body, and on the other hand, only the pre tightening force of the protruding parts and key slots is only needed, the process flow is reduced, and the processing is easier and more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轴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类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转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轴类件的种类很多,其中大多数转轴上都设置有键槽,用于安装键并通过键来使安装在转轴上的零件如齿轮等与转轴间可以产生扭矩,而大多数通过键来安装固定零件时,由于需要保证零件在转动过程不发生滑动,这就要求键与零件间的间隙非常小,即零件与键间存在预紧力。现有的键为保证很好的预紧力,对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不仅给加工带来了难度,还往往难以达到工艺要求。很多实用的键因加工问题导致与零件配合的间隙过大,而发生脱落或滑动的现象,影响了转动扭矩的有效传递。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转轴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只对局部位置加工有高的要求、简化工艺方法、且连接稳定的转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包括呈一体设置的轴身、设于所述轴身两相对侧端部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沿所述第二轴体远离轴身依次设置的第二轴肩和轴尾,沿所述第一轴体远离轴身依次设置的第一轴肩和轴头,所述轴头包括贯通其的键槽,在所述键槽内安装有键体,所述键体包括本体和沿所述本体一端的两侧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与键体本体形成T字形结构,所述键槽朝向轴头的两侧转角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配合。优选的,单侧所述凸起的两对角设有45度倒角。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1mm,所述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键槽的宽度1.5~2mm。优选的,所述凸起与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角,所述键槽与凹槽对应位置处也设有相配合的圆弧角。优选的,所述圆弧角的半径小于凸起抵接于凹槽内的长度。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转轴具有以下有意效果:一、将键体设计为T字形结构,一方面限制了键体在键槽中的位置,增加了键体与本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只需对凸起部位与键槽的预紧力即可,减少工艺流程,加工更简易更能保证;二、凸起和键槽的直角倒角和圆角倒角可快速将键体安装于轴头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沿图1的A-A去掉键体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键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转轴包括呈一体设置的轴身1、设于所述轴身1两相对侧端部的第一轴体2和第二轴体3,沿所述第二轴体3远离轴身1依次设置的第二轴肩4和轴尾5,沿所述第一轴体2远离轴身1依次设置的第一轴肩6和轴头7,所述轴头7包括贯通轴头7的键槽71,在所述键槽71内安装有键体8。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2为沿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沿图1的A-A去掉键体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键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键体8包括本体81和沿所述本体81一端的两侧延伸的凸起82,所述凸起82与键体8的本体81形成T字形结构所述键槽71朝向轴头7的两侧转角设有凹槽72,所述凸起82与凹槽72配合。即通过凸起82与凹槽72的紧配合实现键体8的配合稳固性,也同样加工时只要精加工凸起82的位置即可,减少加工量,避免加工误差。工艺要求为:所述凹槽72的宽度大于所述凸起82的宽度1mm,所述本体81的宽度大于所述键槽71的宽度1.5~2mm。为了便于快速安装,单侧所述凸起82的两对角设有45度倒角。所述凸起82与本体81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角,所述键槽71与凹槽72对应位置处也设有相配合的圆弧角。所述圆弧角的半径小于凸起82抵接于凹槽72内的长度,不影响凸起82与凹槽72的抵接接触面。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转轴具有以下有意效果:一、将键体设计为T字形结构,一方面限制了键体在键槽中的位置,增加了键体与本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只需对凸起部位与键槽的预紧力即可,减少工艺流程,加工更简易更能保证;二、凸起和键槽的直角倒角和圆角倒角可快速将键体安装于轴头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转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一体设置的轴身、设于所述轴身两相对侧端部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沿所述第二轴体远离轴身依次设置的第二轴肩和轴尾,沿所述第一轴体远离轴身依次设置的第一轴肩和轴头,所述轴头包括贯通其的键槽,在所述键槽内安装有键体,所述键体包括本体和沿所述本体一端的两侧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与键体本体形成T字形结构,所述键槽朝向轴头的两侧转角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一体设置的轴身、设于所述轴身两相对侧端部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沿所述第二轴体远离轴身依次设置的第二轴肩和轴尾,沿所述第一轴体远离轴身依次设置的第一轴肩和轴头,所述轴头包括贯通其的键槽,在所述键槽内安装有键体,所述键体包括本体和沿所述本体一端的两侧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与键体本体形成T字形结构,所述键槽朝向轴头的两侧转角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裕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