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1709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包括:后端盖、缸体、活塞杆、前端盖、密封结构a和密封结构b,后端盖与缸体螺栓连接,后端盖与缸体由密封结构a密封,密封结构a为径向密封加端面密封组合形成2道静密封,活塞杆与前端盖由密封结构b密封,密封结构b由铜套、组合密封圈和压环组成,进油管、排油管与后端盖焊接成一整体,增加了密封效果的可靠性,解决了原接力器各处漏油的问题,且该接力器可拆卸,更换零件缩短了维护检修时间。

A non catheterization rela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n catheter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rear end cover, cylinder body, piston rod, front end cover, sealing structure a and seal structure B. The rear end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bolt, the rear end cover and the cylinder body are sealed by the sealing structure a, and the seal structure a is radial seal plus end seal combination to form 2 static seals, piston rod and the piston rod. The front cover is sealed by the seal structure B, and the sealing structure B is composed of copper sleeve, combined seal ring and pressure ring, and the inlet pipe, oil drain pipe and rear end cover are welded together, which increas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ealing effect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oil leakage at all parts of the original relay, and the relay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the replacement parts shorten the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尤其涉及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的密封结构,属于接力器密封

技术介绍
水轮机接力器是水电站导水机构的重要核心部件之一,制造工艺复杂,整体尺寸庞大。由于设计、制造、检修、运行等因素,主要是前端盖与缸体的密封只有径向密封,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单层密封圈密封可靠性不好,进油管、排油管与后缸盖之间螺栓连接和螺纹连接易漏油等问题,接力器经常出现活塞杆处动密封渗漏、接力器端盖静密封渗漏等问题,若不进行全面检修,会造成压油泵每几分钟启动一次。为避免密封圈进一步磨损后漏油量增大,采用临时措施将漏油收集、引流,进人漏油箱,同时协调调度,尽力不频繁调整负荷,保持接力器不动,勉强维持机组发电运行,造成油浪费且影响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对安全生产影响极大。若进行检修,一方面耽误生产周期,另一方面检修成本高。所以水轮机接力器漏油问题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接力器前端盖与缸体的密封,后端盖与缸体的密封均为径向密封加端面密封组合方式,接力器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的动密封为外部填入,压环压紧式组合密封,后腔的压力油管和排油管与后端盖焊接成一整体,彻底杜绝漏油问题。避免因漏油造成的浪费、影响安全生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包括:后端盖、缸体、活塞杆、前端盖、密封结构a和密封结构b,后端盖与缸体螺栓连接,活塞杆与前端盖由密封结构b密封,所述密封结构b由铜套、组合密封圈和压环组成,活塞杆从左往右依次套上铜套、组合密封圈和压环,压环与前端盖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后端盖与缸体由密封结构a密封,前端盖与缸体由密封结构a密封,密封结构a由径向密封圈和端面密封圈组成。优选的,所述活塞和活塞杆为无导管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油管、排油管与后端盖焊接成一整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的无导管型接力器,密封结构a使得前端盖与缸体的密封由径向密封加端面密封组合形成2道静密封,增加了密封效果的可靠性;密封结构b采用压环压紧式组合密封,密封圈由外部装入,增加压环,压紧密封,以解决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单层密封圈密封可靠性不好的问题,且本技术密封圈由外部装入,保证了不解体接力器的情况下就能更换密封圈,大大缩短了检修时间;本技术将压力油管和排油管与后端盖制造成一整体,以解决原来进油管、排油管与后缸盖之间螺栓连接和螺纹连接易漏油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密封结构b局部放大图;图中:1、后端盖,2、缸体,3、活塞,4、活塞杆,5、前端盖,6、进油管,7、排油管,8、锁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包括:后端盖1、缸体2、活塞杆4、前端盖6、密封结构a9和密封结构b10,后端盖1与缸体2螺栓连接,活塞杆4与前端盖6由密封结构b10密封,所述密封结构b10由铜套13、组合密封圈14和压环15组成,活塞杆4从左往右依次套上铜套13、组合密封圈14和压环15,压环15与前端盖6螺栓连接。组装方式是:在后端盖1上加装密封结构a9,用螺栓将后端盖1与缸体2连接,将活塞3旋入活塞杆4上,通过锁定块固定,活塞3上安装密封环后装入缸体2,在前端盖6上加装密封结构a9,用螺栓将前端盖6与缸体2连接,活塞杆4从左往右依次套上铜套13、组合密封圈14和压环15,通过螺栓压紧压环15与缸体2连接,安装锁锭装置7在前端盖6上,安装叉头在活塞杆4上并用锁定块固定,到此完成了整台接力器的组装。所述密封结构b10由铜套13、组合密封圈14和压环15组成,活塞杆4从左往右依次套上铜套13、组合密封圈14和压环15,压环15与前端盖6螺栓连接,组合密封圈14为多层密封圈,这样密封结构里面有铜套13支撑,通过前端盖6上的螺栓压紧压环15,便压紧了密封,形成活塞杆4与前端盖6之间的动密封。这样的密封结构,在不解体接力器的情况下,只要拆下活塞杆4前端叉头,便能更换铜套13、组合密封圈14、压环15。所述后端盖1与缸体2由密封结构a9密封,前端盖6与缸体2由密封结构a9密封,密封结构a9由径向密封圈11和端面密封圈12组成,径向密封加端面密封组合形成2道静密封,增加了密封的可靠性。所述活塞3和活塞杆4为无导管连接,活塞3与活塞杆4之间便不存在密封点,相比有导管型接力器连接处有多个密封点,彻底杜绝了此处的渗漏风险。所述进油管8、排油管5与后端盖1焊接成一整体,解决原来进油管8、排油管5与后端盖1之间螺栓连接和螺纹连接易漏油的问题,彻底杜绝了后腔渗漏需吊出接力器才能处理的风险。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包括:后端盖(1)、缸体(2)、活塞杆(4)、前端盖(6)、密封结构a(9)和密封结构b(10),后端盖(1)与缸体(2)螺栓连接,活塞杆(4)与前端盖(6)由密封结构b(10)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b(10)由铜套(13)、组合密封圈(14)和压环(15)组成,活塞杆(4)从左往右依次套上铜套(13)、组合密封圈(14)和压环(15),压环(15)与前端盖(6)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导管型接力器,包括:后端盖(1)、缸体(2)、活塞杆(4)、前端盖(6)、密封结构a(9)和密封结构b(10),后端盖(1)与缸体(2)螺栓连接,活塞杆(4)与前端盖(6)由密封结构b(10)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b(10)由铜套(13)、组合密封圈(14)和压环(15)组成,活塞杆(4)从左往右依次套上铜套(13)、组合密封圈(14)和压环(15),压环(15)与前端盖(6)螺栓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明光
申请(专利权)人:乌江渡发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